理论教育 中国农村经济:从超常规增长转向常规增长,持乐观态度

中国农村经济:从超常规增长转向常规增长,持乐观态度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归纳起来,差别较大的主要有这样两类:一是认为中国的农村经济在改革的推动下,经过连续六七年的高速增长,已使困扰我们多年的温饱问题在总体上得到基本解决。因此,农村经济在改革全面展开阶段的那种超常规增长局面已经结束,而常规增长阶段则已来临。本文对中国农村经济当前的形势和今后一个阶段内的趋势持第一种意见。

中国农村经济:从超常规增长转向常规增长,持乐观态度

(1987年)

自1985年中国的粮食生产出现较大波折以来,人们对中国农村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判断。归纳起来,差别较大的主要有这样两类:

一是认为中国的农村经济在改革的推动下,经过连续六七年的高速增长,已使困扰我们多年的温饱问题在总体上得到基本解决。随着这一转折的发生,一方面,农村经济增长的宏观环境必然产生新的变化;另一方面,改革进一步深入所提出的变革社会经济利益结构的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农村经济在改革全面展开阶段的那种超常规增长局面已经结束,而常规增长阶段则已来临。对农村经济在下一阶段内的增长速度不应不切实际地过高期望,而必须更认真扎实地做好农村经济长期发展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以保持农村经济常规增长的态势。[2]

二是认为中国农村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缺乏相应的配套和后续政策,而政府一方面对农村的民间投资采取软弱无力甚至起抑制和消极作用的政策,另一方面却大幅度削减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致使农业增长后劲不足;更由于对1979—1984年的粮食增长形势及对1984年以后的居民消费水平作出了盲目乐观的错误判断,导致在缺乏对策储备的情况下作出改革粮食统派购制度的决策,铸成了实际起抑制粮食增长作用的具体政策的失误。而1985年实行的紧缩银根的金融政策尤其使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因此,农村经济在1985年后呈现的增长跌势和陷入迟滞的困境,实际上是前一时期经济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上某些方面失误的结果。但可以把前一时期出台的改革措施当成一个“试错”的过程。因此,只要通过政策的有效输入和采取综合性措施,完全可以使农村经济重新走上高速增长的轨道[3]。(www.daowen.com)

产生上述不同的看法,应该说是正常的,因为人们共同面临的毕竟是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这样一个事实。面对这个事实,多几种关于形势问题的判断,对于更全面地把握农村经济深入改革和继续增长中的问题、难点,从而以更有效的行为去促进改革、推动增长是大有益处的。

本文对中国农村经济当前的形势和今后一个阶段内的趋势持第一种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