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与融合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中国历史上有算盘,最后算盘不是被生产算盘的公司之间的竞争给淘汰,而是被电子计算机打败了;再比如胶片,也不是被同类的光化学产品打败了,而是被数码相机打败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单一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企业必须懂得“顺势则生”的道理,不断地寻求突破与合作,以获得新的发展。
当前,中国产业的跨界和融合表现为五大趋势:一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服务业开始制造业化(如服务业中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产品、旅游产品、医疗服务产品等,将各种服务模式标准化,并加以复制和推广,“产品”已经成了服务业的时髦名词),制造业也开始服务业化(如汽车制造商开始从汽车制造延伸到汽车服务、汽车金融等领域);二是金融投资与实业投资相融合,金融投资是建立在产业发展基础上的,是为产业发展服务的,如果没有产业基础,金融本身也就不会有任何价值。国有资产资本化价值化的管理改革方向,本质上体现了运用金融投资理念来运营和管理国有资产;三是以互联网为纽带的产业跨界融合。从产业内部看,互联网产业链正在进行更广泛的垂直整合,电信运营商、内容服务商、设备制造商等加速将自身业务向产业上下游延伸,打造硬件、软件、应用服务一体化的产业模式,抢夺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入口”。从产业外部看,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正在加速;四是技术革命引领行业融合。制造、电子、仪器仪表、材料和动力等领域都在产生重大创新,引领着工业领域内各行业的融合和革命;五是新的市场需求推动产业跨界。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正在催生一系列新的重大市场需求,这种市场需求需要一系列产业的共同进步和整合。
在跨界融合趋势下,企业要想顺势而生,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培养跨界思维,顺时而动以变制变。跨界思维的本质是通过资源重组来打破市场供给与分配的固有关系,重构消费市场的价值体系,改变原有商业生态关系。企业如果不求新求变,勇敢跨出被传统定义的界限,即便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求得生机,故步自封下也难逃最终没落的结果。所以,企业要做的是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思维模式,大胆地用未来的眼光评估当下,以创新开放的心态寻求发展新思路。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就一直推崇跨界思维,并盛赞其为“普世智慧”。他将跨界思维誉为“锤子”,将创新研究比作“钉子”,他认为“对于一个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所有的问题看起来像一个钉子”,形象地诠释了“大”与“小”的辩证。“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跨界思维首先是思维模式的转变,唯思维跨越没有界限,创新才能成为解决任何问题的“钉子”。跨行界、跨业界、跨时界、跨空界,社会大融合的乐曲早已奏响。拆除心界的篱笆,才能让跨界创造无限可能。(www.daowen.com)
跨界营销是对传统思维模式的一次颠覆性创新。微信类通讯服务、淘宝等电子商务企业的成功都归功于跨界思维。此外,2015年太阳雨集团通过与林志玲、《我是歌手》、西甲等娱乐和体育领域的一系列跨界营销举措,加速了企业旧有营销体系的新陈代谢,逐步打破了行业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净水器品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可的转变。跨领域的融合不仅使得企业从传统制造业的束缚中脱离出来,而且也将企业品牌带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二是回归“产品+服务”,以不变应万变。行业竞争的本质是围绕着满足消费、改善消费体验的竞争,归根到底却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在跨界融合的大潮中,即便把资源整合玩得再风生水起,也要遵循最根本的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精益求精做产品和服务。尽管企业进行营销的渠道和模式可以变革,但最根本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绝不能马虎。
不管是价格战,或是品牌之争,还是跨界营销,这些都将会在行业发展的滚滚浪潮中被淹没,最终石沉大海,能够历久弥新的必定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回归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才是市场发展的最根本逻辑。因此,企业还是要把产品和服务作为一切竞争的核心,打造自己的企业优势,方能立足于行业前沿。
总之,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企业要因势而变,也要以不变应万变。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变与不变的方向、分寸与节奏,只有这样,才能顺势发展,有所作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