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经济学的理论,消费是牵引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如何才能使出口、投资和消费这“三驾马车”各得其所地发挥作用,一直是各国政府、企业界、学者们思索的问题。一般认为,这三驾马车各有千秋,要因时、因事、因地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就当前中国的情形来讲,挖掘消费潜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扩大的压力很大,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能乐观地指望中国出口奏效,而中国的投资占GDP比重已经很高,继续扩大投资比重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也有限。因此,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还要靠国内消费。
在经济复苏的众多因素中,中国超过13亿人口的巨大、稳定而又持久的消费市场成为无可比拟的经济动力。从全局来看,消费已经成为中国中长期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抓手。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中国出口数据持续不振;基建的逐步完善和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令投资驱动的潜力也在下降。在传统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正显现出勃勃生机。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全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比上年提高3%,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32]。
这里需要明确的问题是,我们需要的“消费”是什么样的消费?就消费而言,有两方面的含义需要我们去理解:一方面,由于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促进消费的增长是十分重要的;而另一方面,消费的增长模式必须是“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是与“低碳”、“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等词语密切相关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居民的消费是基于工业化的成果,即产品的生产主要建立在高碳能源消耗的基础上,产品的消费又带来CO2的大量排放,以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在国内不断升级。目前国内大众的消费观念还处在消费越多、越贵越光荣的阶段。根据财富品质研究院发表的《中国奢侈品报告》称[33],2014年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额达1060亿美元,占世界的46%,毫无悬念地成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国。实际上,消费越多伴随的是资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CO2排放量就越多。对于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以单纯追求物质来提升生活质量的错误消费方式,亟待以“低碳”理念来矫正,使其回归到理性、适度、节俭和清洁的轨道上来。这也应成为当前普及低碳消费理念的首要任务。
因此,要实现低碳转型,实现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就需要引导大众的消费观念往低碳消费上转移,就需要构建一种新的低碳消费模式,需要政府、市场、行业协会、企业、居民共同努力,发挥宏观调控机制、自发调节机制、协会自律机制、低碳消费品生产机制和低碳消费文化引导机制的积极作用。这是一个巨大的复杂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而非常紧迫的重大任务。
(一)低碳消费的概念和内容
1.低碳消费的概念
低碳消费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是指以消费低能耗产品(劳务)和低排放(主要是CO2)、低污染为特征的消费行为。它是继绿色消费、生态消费、可持续消费之后提出的新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是人类消费方式的高级形态,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最佳形式,也是应付全球气候变暖的迫切要求。
关于低碳消费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的理解与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等概念等同,有的认为低碳消费的内涵与外延比“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要大(张浩、王永贵,2010[3]),有的认为低碳消费的内涵与外延在三者中最小(孟艾红、李娜,2012[4])。陈晓春(2009)等提出低碳消费方式包括五个层次:一是“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二是“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三是“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四是“可持续消费”,即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五是“新领域消费”,即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5]。吴文盛、吕建珍(2011)认为,狭义的低碳消费是指低碳生活消费,广义的低碳消费包括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生活消费[6]。刘敏、刘焕新(2010)认为,低碳消费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浪费、低排放为特征,以降低碳排放、推行绿色消费为手段,以满足消费的经济需求、社会需求、生态需求与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一种经济活动[7]。
“低碳消费”的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
2.低碳消费的内容
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来看,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也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人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对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大力推动低碳消费,对实现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最终消费包括居民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性消费,而居民的消费包括衣、食、住、行、用、娱乐等基本形式,因此,低碳消费包括居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家用、娱乐休闲和办公低碳化等多方面的内容[6]。
(1)穿衣低碳化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购买服装的数量增加,而且服装制作加工的工序也在增加,从而使生产服装伴随的CO2排放也随之增加。首先,从服装的面料来看,棉、麻等天然织物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相对较少,而化纤面料的服装因需从原油中裂解、提炼、加工而成,耗能较多;其次,从生产过程到使用过程来看,一件衣服从原材料的生产到制作、运输、使用再到废弃后的处理,都在排放CO2。因此,实现穿衣低碳化,可以多穿天然面料少穿化纤面料的服装或者多穿可循环利用的服装。
(2)饮食低碳化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鼓励吃五谷杂粮,多吃果蔬、豆腐,辅之肉蛋的饮食结构,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饮食的低碳化。但是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出现了粗粮越吃越少,动物性蛋白和油的摄入量越来越多的趋势。这种饮食结构的变化,蕴含着饮食的高碳化发展趋势。因此,在饮食结构上,应提倡多吃素食少吃荤食。另外,应提倡吃粗加工或不加工的食品,如多吃新鲜水果,少吃果汁和碳酸饮料。
(3)居住低碳化
从茅草屋到土坯房再到现代大都市高楼大厦的变迁,折射出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和居住条件的极大改善,但同时也伴随着CO2排放量的增加。与国外建筑相比,我国建筑的保温能力较差,造成大量能量损失。实现居住低碳化,应从住房的设计开始,按生态住宅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
(4)出行低碳化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交通的大发展和人们出行的极大方便,但是,交通工具尤其是汽车消耗大量液体燃料,不仅加剧了宝贵石油资源的快速消耗,而且带来了CO2的大量排放。因此,出行低碳化的方向是大力发展铁路和水路交通,城市要大力发展公交和轻轨,严格限制燃油小汽车的发展规模。
(5)家用低碳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的普及到升级换代到个人电脑、手机的普及,家用电器消费出现了电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趋势,但这一趋势的背后伴随着用电量和能源消耗、CO2排放的大幅增加。据统计,家庭中75%的用电都耗在电视、电脑和音响等保持待机状态上。如果一台电脑每天使用4小时,其他时间关闭,那么每年能节省约500元人民币,且能减少83%的CO2排放量;因为电器关机不拔插头而导致全国每年待机电量浪费高达180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大亚湾核电站的年发电量;在同等条件下,节能灯的发光效率大约是普通白炽灯的3.5~4倍,假如全国都不使用白炽灯,改为使用高效照明产品,一年可节电600多亿千瓦时,接近三峡电站现在一年的发电量。由此可见,家庭节能有很大的潜能,家庭消费品低碳化势在必行。
(6)娱乐低碳化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娱乐休闲的需求也不断地增加。但许多娱乐休闲项目都是高耗能的,如网吧、KTV、酒吧、迪吧等都是高耗能的场所,洗浴、足疗等则是高耗水的场所,因此,开发低碳娱乐休闲项目,是娱乐低碳化的发展方向。
(7)办公低碳化
从普通的办公到办公自动化,从油印、铅印公文到针式打印机再到个人电脑、激光打印机的普及,从办公用纸少量消耗到大量消耗,从全国各地进京开会到电视电话会议再到互联网办公,应该说,随着科技的进步,办公条件不断改善,办公效率不断提高,但同时办公用纸和用电也在不断攀升。因此,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将这些电器的CO2排放量减少1/3。夏天空调设定温度为26℃,可以节省不少电;用过的打印纸背面重复使用,可以减少树木和草的砍伐(割)量,进而可以吸收更多的CO2。办公低碳化要从点滴做起。
(二)低碳、可持续消费模式构建的重要性
1.低碳消费模式及其相关概念
消费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而消费模式是指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消费者与消费资料相结合以实现需要满足的方法和形式,是消费的自然形式与消费的社会形式的有机统一,是消费方式、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三者的有机结合,是指消费开支在主要商品及劳务类别间的分配,它表现为在一定消费理念指导下的消费方式的总体定位,反映了社会消费的整体特征。
从原始社会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态消费,到农业社会的传统消费,再到工业社会的高碳消费,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内容不断丰富,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但在工业社会,人们更注重物质形态的消费和消费的便捷性。这种消费方式,一方面造成了化石能源的加速消耗和CO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另一方面,大量消费工业品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进而对人类自身造成伤害,使消费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理念应运而生。
关于现代社会中人类消费模式的类别,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消费模式与可持续消费模式。而低碳消费模式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模式。因为低碳发展的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与可持续消费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因为高碳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才要实行低碳转型。低碳消费与绿色消费、循环消费等,都与可持续消费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本质上讲,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都是强调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都是高级的消费形式。不过,低碳消费是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理念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消费理念。它不仅要求消费上实现代际之间和代内之间的公平,而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关键是提出了减少有限的化石能源消耗和CO2的排放,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1)传统消费模式
传统消费模式是线性消费模式,其特点是:经济系统致力把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以满足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用过的物品则被当作垃圾抛弃,形成了所谓“用过即扔”的模式。这种消费是资源耗竭型和环境污染型的消费,其结果是造成地球资源迅速耗竭、环境严重破坏。这种观点隐含了一个前提,即认为人类的资源没有受到自然的约束,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没有将消费模式与资源与环境联系起来。
(2)可持续消费模式
可持续消费模式,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34]联合国环境署在1994年于内罗毕发表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高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消费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家庭、企业和公共部门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所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环境损害和资源消耗[5]。
由此可以看出,可持续消费模式是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消费模式,它是在人们对世界环境问题反省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特点是强调满足人类基本的消费需要,注重对人类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生和再利用,目的是减少对资源的使用和对环境的污染。它强调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要求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消费行为应适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以便缓解稀缺性资源压力,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3)低碳消费模式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即发展低碳经济要“两条腿”走路,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缺一不可。低碳产业有赖于低碳消费,而如何引导消费者树立低碳消费方式,成为当前消费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低碳消费模式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和必然选择,它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模式致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它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2.低碳消费模式构建刻不容缓
(1)传统消费模式存在明显弊端
传统消费模式是建立在能源和资源高消费基础之上的,需要以巨大的资源投入为保证。这种消费模式同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违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长足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步入以享受为目的的闲暇消费时代,我国的消费模式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但应该看到,我国目前的消费模式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之上的。它与最近流行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新名词之间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后者不再将经济建设作为单一的“中心”,它标志着中国即将步入多元中心、协调发展的时代。在此种情况下,我国传统的单一中心模式必然表现出许多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就现状而言,我国的消费模式表现为线性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并存,以线性消费为主。一方面,居民合理、有效的消费需求不足,政府不断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鼓励消费,以引导、拉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过度消费情况严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人们目前普遍对可持续消费还缺乏必要的认识。
传统消费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实物消费为主,把数量作为消费水平的标准,忽视消费质量;以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为支撑,消费的资源成本过高;追求近期目标和当代人消费的满足,忽视未来人的消费需要;消费过程中的污染严重,加剧环境与生态的不平衡;忽视消费的社会效益,愚昧消费、野蛮消费、非理性消费的普遍化,造成了社会关系的不协调,制约了社会正常发展[8]。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费方式仍停留在过去的延长线上,没有及时地向可持续消费模式转变,结果引发了经济发展与资源之间的深刻矛盾,由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2)低碳消费模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要求
①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高级消费理念的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模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及推进产业结构的改变,有利于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美德消费理念的消费方式。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历来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说,低碳消费是一种节约型消费,是一种美德。当然,低碳消费提倡适度、节俭和清洁的消费,反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并不是说要降低生活质量和水平,而是要通过改变消费结构来提高生活质量。
③低碳消费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有一种观点认为,低碳消费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其实这种看法存在误解。全面实现低碳生活与保持或提高市民生活水平之间并不冲突,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其中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结合点,探索一种低碳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不单是物质上的满足,还应包括环境质量的改善。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最终也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才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更优选择。
低碳生活不是一个落后的生活模式,搞低碳经济并不一定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在低碳经济状态下,交通便利、房屋舒适宽敞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可以采取低碳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城市中可以利用中水浇灌绿地,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照明和日常使用,利用煤层气等清洁能源作为汽车的燃料,利用污水源、浅层水源、深层高温地下水源、土壤源等可再生能源热泵技术解决建筑的供热等。
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由于低碳程度不同,涉及的具体内容也各异。在目前我国社会条件下,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含义包括五个层次:一是“恒温消费”,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二是“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三是“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四是“可持续消费”,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五是“新领域消费”,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更重要的是推动经济转型,形成生产力发展新趋势,将扩大生产者的就业渠道、提高生产工具的能源效益、增加生产对象的新价值标准。
3.构建低碳、可持续消费模式刻不容缓
(1)构建低碳、可持续消费模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根据一般的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超过1 000美元时,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会变得更加尖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资源约束、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社会稳定等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将面临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抓住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有利时机,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另一种可能则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甚至会引发社会性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影响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构建低碳、可持续消费模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构建低碳、可持续消费模式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趋势十分明显,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也已经开始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转变,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这预示着消费结构升级开始进入了转折点和加速期,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引起的物质消费和服务消费的扩大,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压力也会增大,如果再继续维持旧的消费模式,必将引发新的矛盾甚至危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是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特别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为此党中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国内学术界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问题,而对生活资料消费方式的转型关注较少;在对消费问题的研究中,关注点又主要集中在单个社会成员实行节约消费上,而对国家层面的消费模式则很少涉及,因此构建低碳可持续消费模式就显得更加重要。
(3)当前的低碳转型是构建低碳、可持续消费模式的重要契机
前已述及,扩大消费是使中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重要一环,而这种消费必须是可持续的。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好钢用到刀刃上”,那种看起来暂时可以拉动消费需求但不符合可持续消费的投资应该坚决砍掉,不符合可持续消费的现有存量没有必要再继续保留。
(三)我国低碳消费的动态及现状
鉴于我国低碳消费的资料数据比较缺乏的现状,这里基于商业和消费的密切关系,拟从我国商业统计资料入手,分析一下我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的情况,从中察知我国消费领域的低碳转型的进展。(www.daowen.com)
1.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的动态及现状
(1)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总量的动态及现状
图6-36表示的是将能源消费部门的排放量进行分配后的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量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1990—2012年我国商品消费部门的CO2排放量从0.31亿t-CO2增加到2.08亿t-CO2,且基本上是一直增加的,1990—2012年的年平均增加率为9.11%,比同期全国总体排放量年增加率的6.07%高出近3%。从分阶段的年增长率情况来看,前期的1990—2000年为8.90%,后期的2000—2012年为9.29%,两个时期均分别高于全国总排放量年增长率的3.45%和8.31%;且后期比前期有增长加快的趋势。如果以1990年为1来看,2012年到商品消费部门的CO2排放量增加了5.8倍,而同期全国的CO2排放总量只增加了2.7倍。可见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量的增加相对较快。
从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量占全国整体的比重来看,虽然总体上所占比重不高,但一直是增加的,由1990年的1.3%增加到2012年的2.5%。期间有一定的起伏,1991—1993年、1995—1996年、2010—2012年曾有大的增加,而1996—2010年的比重变化甚小。
(2)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强度的动态及现状
图6-36 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由笔者推算作成。
以单位GDP的CO2排放量为指标的CO2排放强度的变化(图6-38)总体上是下降的,但下降幅度不大,1990—2012年仅从0.63 t-CO2/万元下降到0.47 t-CO2/万元,下降了26.5%,而同期全国的CO2排放强度下降了56.4%。研究期内商品消费部门的CO2排放强度起伏也较大,1993年曾达到0.71 t-CO2/万元的一个小高峰,1996年达到最高的0.82 t-CO2/万元;之后连续下降到2002年的0.59 t-CO2/万元后,又开始微升到2004年的0.65 t-CO2/万元,比1990年稍高;之后又连续下降到2010年的0.44 t-CO2/万元,创历史新低;此后两年又有所上升。由此可见,我国商品消费部门的CO2排放强度效果不佳,任重而道远。
图6-37 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由笔者推算作成。
图6-38 中国商品消费部门单位GDP的CO2排放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由笔者推算作成。
(3)中国商品消费部门人均CO2排放量的动态及现状
按全国历年年末总人口计算的人均CO2排放量变化(图6-39)的情况来看,我国商品消费所导致的人均CO2排放量呈递增的态势,从1990年的26.7 kg/人增加到2012年的153.4 kg/人,增加了4.8倍,年均增加8.3%,但前期的1990—2000年年均增长7.8%,后期的2000—2012年则年均增长8.7%,后期的增长快于前期,其增长势头尚未看到减缓的征兆。如果仅从2010—2012年高达13.7%的年增长率来看,似乎近期增长势头更猛。
图6-39 中国商品消费部门人均CO2排放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由笔者推算作成。
2.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的影响因素
下面根据前述因素分解的方法,来分别探讨一下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总量、CO2排放强度和人均CO2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
(1)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总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分析结果可知(图6-40),部门规模因素一直是我国商品消费部门的CO2增排因素,1995—2012年累计增排量达1.70亿t-CO2(转换部门分配后,下同),是最大的增排因素,也是诸因素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其他三个因素在2005年以前驱动作用都不大,此后能源转换因素仍然没有大的作用,最终仅造成0.05亿t-CO2的增排量;而其余两个因素则分道扬镳,部门结构因素的增排驱动开始增大,累计增排0.30亿t-CO2;能源效率因素则开始增大减排作用,成为诸因素中唯一一个减排驱动的因素,累积减排0.45亿t-CO2。上述诸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造成我国商品消费部门的CO2排放量从0.48亿t-CO2增加到2.08亿t-CO2,净增加1.59亿t-CO2。
(2)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图6-40 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量变化的因素分解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从前述已知,中国商品部门CO2排放强度变化的实际情况在总体上下降幅度不大。从逐年的因素分解结果(图6-41)来看,诸影响因素与对总量变化的影响作用一样,在2005年以前基本上驱动力不大,只有能源效率因素经历了一次大的起伏;2006年以后三个影响因素中的部门结构因素与能源效率因素的驱动力开始增大,前者呈现上升趋势,到2012年最终上升11.2 kg-CO2/万元,而后者则出现下降走势,到2012年累积下降18.1 kg-CO2/万元;能源转换因素始终未出现大的起伏,到2012年累积上升仅0.38 kg-CO2/万元。三项因素合计最终造成6.53 kg-CO2/万元的降低,与实际下降的6.59 kg-CO2/万元的误差(复合影响)为0.06 kg-CO2/万元,误差率为0.9%。
再从分阶段的因素分解结果(图6-42)来看,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强度的变化主要发生在2005—2010年“十一五”期间,驱动力最大的能源效率因素实现强度下降19.6 kg-CO2/万元,而部门结构因素则将CO2排放强度提升了9.1 kg-CO2/万元,再加上能源转换因素下降0.39 kg-CO2/万元的驱动,总体上这一期间实现了10.9 kg-CO2/万元的CO2排放强度的下降;而其他时期各因素的驱动力都比较小,特别是1995—2005年期间,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出现CO2排放强度上升的反弹势头,2010—2012年期间三个因素都成为强度上升的驱动,最终导致5.4 kg-CO2/万元的强度上升。可见,提升我国商品消费部门的CO2排放效率任重道远。
(四)构建我国低碳消费模式的思考
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会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也即是说,一个社会要推动一项经济模式的发展,必须以大众的消费模式为根基。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宏伟的战略规划,更需要引导大众的消费理念向低碳消费转变,为低碳经济这颗小苗未来长成参天大树,培育好根基。
图6-41 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逐年累积)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图6-42 中国商品消费部门CO2排放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分阶段累积)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构建低碳消费模式需要社会每一个机构、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消费者的作用尤为重要。
1.政府要建立宏观调控机制,引领低碳消费
由于环境资源的“外部不经济性”比较明显,市场机制本身有缺陷,低碳消费不能仅靠市场来解决;而低碳消费要想落到实处,政府责无旁贷,政府的引导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的经济手段、政策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运用,将成为推动消费模式转变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大力发展低碳消费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推动,在当前人们习惯于工业化时期高碳生产与高碳消费的条件下,推动低碳消费的主要动力和主要责任落在政府身上。
因此,政府部门要尽快建立健全一个系统完善、机制功能健全的低碳消费的宏观调控机制和制度体系,通过体制的力量保证低碳、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收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品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努力做到在消费的同时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
(1)制定低碳消费的扶持政策
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扶持作用,从舆论导向、政策扶持、用土用电、税收减免、资金融通、招商引资等方面支持发展低碳经济,在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改立项、用地用电等方面优先扶持发展低碳经济,制定和完善包括直接规制的行政命令与控制手段以及间接控制的经济刺激手段在内的激励低碳消费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尾部”等方面实施有效激励,鼓励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实行低碳消费,如制定奖励措施,对开发低碳产品、综合利用自然能源、投资低碳生产流程的企业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如对购买低碳消费品的消费者给予财政补贴,针对目前市场上低碳消费品比相同功能的普通消费品价格要高出许多的现实,政府应出台低碳消费品的补贴政策,使得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低碳消费品,?年6月,国家发布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就对中国汽车工业及市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还可以对生产低碳消费品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收政策优惠,并鼓励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低碳消费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使低碳消费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也可以通过建立低碳技术研发基金,支持企业开发低碳技术来突破低碳生产的瓶颈。
(2)实施惩罚性措施
政府要通过税收等政策手段,抑制消费主体的高碳消费方式。可以考虑采取绿色税费的方式对高碳消费品和消费行为采取类似“烟税”这样的惩罚性税费,而对低碳消费采用低税费优惠措施来进行鼓励。应尽早制定碳排放的相关税收法规,从法律上明确“碳税”的地位,制定高碳与低碳技术和产品目录,以明确绿色税费的收费对象,划定低碳税费体制的实验区,摸索可操作性措施。可以对排放CO2企业或个人征收碳排放税,碳排放税实行从量计征,多排放多交税;也可以实行差别化的能源税,对能耗大的企业征收较高的能源税,以降低能耗;或者是实行阶梯电价制度,对不同用电量实行不同的价格,用电量越多,价格越高。
(3)建立有序的低碳消费市场规则
尽快建立可持续的低碳消费政策评估改进体系,建立包括低碳消费品的国家标准和认证制度、高碳消费品的退市制度等,严禁高碳产品进入市场,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要在人均自然资源耗费量和环境可利用容量许可范围内,合理设计经济增长速度;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对绿色企业的生产在政策、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以优惠,对不符合环境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坚决予以取缔,引导企业提供有益于环境的产品,以减少消费对环境的侵害;要求消费品生产所需资源是可再生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消费品应能够循环利用。要通过绿色消费行动使消费者有意识地选择对环境有利的商品,在尊重和保护消费者个人主权的前提下,提倡和鼓励消费者多选择公共消费和集中消费方式。优先发展公共服务行业,对公共消费品尽可能地实行集中生产和供给,引导并督促公共服务行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方便地享受到便捷、高效、价廉的公共服务,并以价格和税收等经济手段,诱导公民多选择公共消费方式。
(4)构建良好的低碳消费环境
良好的消费环境有利于扩大低碳消费,为此,政府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件事:一是抓好生态环境治理,严控环境污染,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二是大力发展低碳物流,促进低碳消费;三是抓好低碳消费制度体系建设,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诚信的低碳消费氛围;四是抓好低碳基础设施建设[6]。
(5)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培育全民的低碳消费意识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强化以“文明、科学、责任”为主的低碳新消费观的宣传教育,切实发挥国民消费教育中心的作用,各成员单位要依据职能优势,针对不同群体,开辟多种渠道,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低碳消费的意义和方式,以“戒除传统陋习,力推低碳消费”为主要内容开展国民消费教育,大力培育民众的低碳消费意识;通过各种标识、徽章、口号来提醒民众的消费,营造低碳消费的良好文化氛围,并通过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促使公众接受新技术,做生态文明的使者,做低碳消费的实践者,自觉养成低碳消费的行为习惯。生活中的小事看似不起眼,却在不经意间浪费大量的能源,并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大量的CO2。因此,实现低碳消费,需自觉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从小事一点一滴做起。
(6)政府机构从自身做起,带头实行低碳消费
政府部门和单位通过早期采用、购买最新先进的技术与产品等措施,为其他部门树立榜样。如率先使用节能减排型设备和办公用品,尽可能将办公大楼建设或改造成节能型建筑,制定和实施政府机构能耗使用定额标准和用能支出标准,实施政府内部日常管理的节能细则,制定政府节能采购产品目录,推行政府节能采购。同时,政府机构对发展低碳经济审批项目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主动为低碳经济发展搞好服务。
2.企业致力发展环保绿色低碳消费产品,主导低碳消费
企业是低碳消费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低碳消费能否真正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生产并提供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低碳产品。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消费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由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是消费的基础,因此低碳消费必须建立在低碳生产的基础上。目前不可持续的高碳消费方式与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有直接关系,实现消费模式的转变,构建可持续的低碳消费模式,也必须以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前提。
低碳生产的实质是贯彻节能减排和循环再利用原则,从生产设计、原材料选用、工艺技术与设备维护管理等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低碳化控制,从生产源头减少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生产者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生产过程,要从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回收的全过程贯穿循环经济思想,注重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必须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阶段就注意到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3R原则)的循环经济思想,建立一个低耗、高效、少污染或无污染的生产体系,建立与低碳消费结构相适应的生产市场和产品结构。要从国情出发,合理确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尽可能减少生产中的实物消耗,特别是降低能源与资源的消耗,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企业低碳生产机制包括低碳设计、低碳工艺、低碳生产、低碳包装和资源回收利用五个方面。低碳产品设计是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从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生产时如何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如何做到节约能源和减少CO2排放,以及如何有利于产品使用后的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低碳工艺是在产品生产前预先设计好节能的工艺流程与设备,选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选用节能原材料,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CO2的排放;低碳生产是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声、强振动等;低碳包装是在保证商品安全和美观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包装材料或者使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资源回收利用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渣、废气及余热的回收利用和利用回收材料作为原材料,以节约资源投入。因此,通过实施生产全过程的低碳化控制,从生产源头和生产各环节减少能源消耗和CO2排放。
实现企业生产性消费的低碳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具有减排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企业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企业生产消费过程中能源结构趋向多元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改进生产方式,生产低能耗的产品,并争取不让价格成为低碳消费的“拦路虎”,争做低碳经济的引领者。
3.社会组织积极推进低碳消费
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属于中间组织,是除了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是现代多元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主体,它能够做政府不能做、做不好而企业又无能力做的事情,对弥补市场与政府双失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促进低碳消费方式的全民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分布广且深入社会各阶层,以其自身的布局优势比政府能更广泛、深入地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比如说环保组织本身就是一类很重要的社会组织,这说明社会组织会更易于接受低碳消费的理念,并且积极实践、热忱推广。
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表现在:一是制定行业规范。通过制定低碳行业公约、行业标准、行业规则或惯例等规范企业行为,实现低碳生产。二是进行行业监督。通过成立监督机构,及时进行行业性的检查、验收、认证、资质审查,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质量检查与抽查,督促企业节能减排,严厉打击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行为,限制企业生产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三是保护消费者利益。通过消费者协会来保护消费者低碳消费的合法权益。
4.公民消费者积极参与、自觉践行低碳消费
消费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生存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方式。低碳消费文化是只看不见的手,它通过建立低碳消费的价值观体系、低碳消费的行为规则和低碳消费物质文化(文化标识、口号等)来引导人们实现低碳消费。
任何消费模式的确定都是社会系统综合选择的结果。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消费看作是自己的事,采取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完全凭个人的需要与爱好,很少从社会角度,特别是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角度来考虑自己的消费行为。但事实上,个人消费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因为个人消费会对社会资源的供应产生影响。改变旧的消费模式,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同样也需要社会系统的整体配合,需要作为消费者的社会全体成员的配合。
当前,我国公民的资源、环境意识虽然日益高涨,不少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已经开始转变,从节约水电、降低能耗、减少具有污染性材料的使用等日常小事入手,不断培养文明、有责任的低碳消费方式,但仍有不少人对低碳消费观念还比较模糊,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在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离真正能够从自己日常消费行动中的小事做起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需要在日常的行动中逐渐培养起低碳、可持续消费的价值观。
低碳、可持续消费观作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人们不可能在传统观念基础上自发产生,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靠教育。这不仅包括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还应该包括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等大众传媒广泛宣传和普及文明、健康、新型的低碳消费模式的知识。同时要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低碳消费活动,推进消费示范活动,努力改变落后的消费习俗和消费模式,引导人们建立低碳消费的思维方式,树立低碳消费的价值观,从而使得广大消费者能够践行低碳消费,利用手中的货币“选票”,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推进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