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2排放总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从整个期间(图5-55)来看,各省经济规模因素的CO2排放增加作用都非常突出,最高的河南增排驱动力达5亿t-CO2以上,最低的江西也在1.6亿t-CO2以上,而能源效率因素则是减排作用比较突出,减排驱动力在0.6~1.8 t-CO2之间;其他两个因素的驱动力很小,特别是人口规模因素,虽然大都是增排驱动,但其驱动力只有数十至数百万t-CO2之间,而能源转换因素虽然大多为减排驱动,但其驱动力也只在数百至数千万t-CO2之间。
图5-55 中部南方地域CO2排放量变化的因素分解(1995—2012)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分阶段(图5-56)来看,前后期(2005—2012年)的基本格局改变不大,即经济规模因素的增排驱动和能源效率因素的减排驱动没有变化,但能源结构因素有逆转现象,说明在能源结构转换方面的改善不够稳定。
图5-56 中部南方地域CO2排放量变化的因素分解(分阶段)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二)CO2排放强度的因素分解
1.全产业的分析结果
从整个期间(图5-57)来看,各省份能源效率因素都是减排驱动,而产业结构因素都是增排驱动,区别只在于驱动力的大小;能源转换因素则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河南、湖北和湖南为减排驱动,而安徽和江西为增排驱动。
图5-57 1995—2012年全产业碳排放量强度因素分解(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分阶段(图5-58)来看,前期和后期的改变也都不大,只有能源转换因素变动频繁,前期的情况和整个时期基本重合,但后期则变成湖北和江西为减排驱动,河南、湖南和安徽为增排驱动。
图5-58 分阶段来看的全产业碳排放强度因素分解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2.各产业的分解结果
如图5-59所示,各省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因素均为CO2排放强度的下降驱动,能源效率因素除了湖北以外,各省也都是下降驱动,但能源效率因素中只有河南、湖南和江西是下降驱动,湖北和安徽则为上升驱动。
第二产业中能源效率因素的CO2排放强度的下降驱动力比较突出,各省不仅全部是下降驱动,而且驱动力较大,成为导致排放强度下降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结构因素与第一产业正好相反,所有省份都是上升驱动;只有能源转换因素差别较大,其中湖北和湖南是下降驱动,安徽、江西和河南为上升驱动。
图5-59 1995—2012年各产业碳排放强度因素分解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各省第三产业CO2排放强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别是最大的。首先,排放强度的实际变化中,湖北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0.11 t-CO2/万元,湖南也几乎没有下降;其次,能源效率因素只有河南和安徽是下降驱动,湖北、湖南和江西则是上升驱动,特别是湖北的上升驱动力达到0.1 t-CO2/万元,成为该省第三产业CO2排放强度上升的主要推手;能源转换因素除了湖北以外,其余各省均为下降驱动,且下降驱动力较大。总体而言,各省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中,只有河南和安徽三个因素均为下降驱动,湖北则是三个因素均为上升驱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