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各省低碳转型比较:中碳省市的努力方向

各省低碳转型比较:中碳省市的努力方向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碳省市①在中等碳排放省市中,虽然人均GDP较高,但碳排放效率也较高,所以CO2排放量也相应处于中等水平,这一类型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等东南部沿海省市,这些省市的努力方向是如何进一步加大低碳转型的力度。这两个省区应该将重点突出放在提高碳排放效率上。

各省低碳转型比较:中碳省市的努力方向

图4-8表示的是基于2012年数据来看的中国各省人均CO2排放量和人均GDP的关系。在这张图上表示的意思是越往上方,表明CO2排放量越多;越往右边,表示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人均GDP较高的有天津、北京、上海、江苏、内蒙古、浙江、辽宁、广东、福建、山东等省市,而人均CO2排放量较多的则是内蒙古、宁夏、山西、新疆、天津、辽宁、河北、山东、上海、吉林、江苏等省市。

图4-7 单位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变化的比较(1995—2012年)

图4-8 中国各省CO2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

资料来源:GDP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当年价格),CO2数据来源于笔者推算

另外,图4-9表示的是中国各省市人均CO2排放量与单位GDP的CO2排放量的相关关系。这里的纵轴表示人均CO2排放量指标,与图4-8相同,横轴表示的是单位GDP的CO2排放量。这张图表示的意思是越往图的上方,CO2排放量越多;越往图的右边,CO2排放的效率越差。从图中可以看出,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较低(排放效率较高)的有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天津、江苏、海南、江西、四川、湖南和重庆等沿海或南方省市,而排放强度较高(排放效率较低)的是宁夏、内蒙古、山西、新疆、贵州、甘肃、河北、青海、辽宁、吉林、云南等西部或北方省区。

图4-9 中国各省CO2排放量与排放效率的相关

资料来源:GDP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换算成2005年价格),CO2数据来源于笔者推算。

根据图4-8和图4-9的数据,我们可以从人均GDP、人均CO2排放量和单位GDP的CO2排放量这三个指标将各省区的作如下归纳(表4-1)。

表4-1 中国各省区CO2排放及经济指标比较(2012年)

续表

根据表4-1,我们可以将中国各省区的低碳经济类型作如下划分(表4-2)。从表中可以看出如下几点:

(1)低碳省市

①我国各省市中以北京和广东最为理想,即在低碳高效的前提下,实现了经济的高产出,可以说是我国低碳转型的领头羊和样板。(www.daowen.com)

②低碳省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中西部的南方地区,如湖南、海南、江西、四川、广西、云南等省,这些地区由于人均GDP属中低水平,虽然碳排放效率也处于中等水平,但CO2排放量相应较低,今后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面临着提高碳排放效率的压力

(2)中碳省市

①在中等碳排放省市中,虽然人均GDP较高,但碳排放效率也较高,所以CO2排放量也相应处于中等水平,这一类型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等东南部沿海省市,这些省市的努力方向是如何进一步加大低碳转型的力度。

②在中等碳排放省市中,由于人均GDP属中低水平,虽然碳排放效率也处于中等水平,但CO2排放量相应处于中等水平,这一类型包括吉林、黑龙江、湖北、河南、陕西、重庆和安徽等省市,这些省市多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今后在提高碳排放效率和发展经济方面面临着较大挑战。

③在中等碳排放区中,由于人均GDP和碳排放效率都处于中低水平,所以CO2排放量也处于中等水平,这一类的省区是甘肃、青海和贵州,其今后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着力提高碳排放效率。

(3)高碳省市

①在高碳省市中,天津市虽然碳排放效率居于全国前列,但由于人均GDP较高,且增长迅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效率提高带来的减排作用,故呈现出CO2排放持续增加的态势。今后的重点方向应该是坚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如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大力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来实现低碳转型。

②在高碳省区中,辽宁和内蒙古由于人均GDP较高,加之碳排放效率居中低水平,所以CO2排放较多,特别是内蒙古由于经济发展迅速,碳排放效率又极低,造成了CO2排放量居高不下。这两个省区应该将重点突出放在提高碳排放效率上。

③在高碳省区中,位于我国北方的山西、河北、宁夏、新疆等省区,人均GDP在我国属中下水平,但由于碳排放效率十分低下,故CO2排放量属较高水平,这些省区与前述高碳省区一样,提高碳排放效率应属当务之急。

表4-2 中国各省区低碳经济类型(2012年)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所谓高、中、低碳省区的划分,完全是出于各省区相对比较出发的角度进行的一种尝试,并不能说明是一个固定的称谓;划分的指标只是固定于2012年的时点,不同的时点会有不同的情况;且指标具有主观随意性,只能反映各省区的相对位置等。另外,这里关注的重点指标是人均CO2排放量,如果将其换为CO2排放总量或是单位面积的CO2排放量,其结果可能又是另一种情况。但无论如何,笔者认为这样的探讨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