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指能源转换部门为发电和供热两个部门,能源部门CO2排放量变化的因素分解基于前述的Kaya模型。
如果我们用C表示能源消费部门的CO2排放,E表示其能源消费,G表示其增加值,则可以得到下式:
此处:
C/E:单位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
E/G:单位GDP的能源消费量;
G:增加值。
如果取上述因子的变化率(增量),可以有下式:
从上式可以将能源转换CO2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为能源转换因素、能源效率因素和产业规模因素。
第一项的能源转换因素可以按下式来计算:
第二项的能源效率因素的计算式为:
第三项的产业规模因素的计算式为:
(二)分析结果
1.全期间的分析结果(www.daowen.com)
从对象期整体来看(图3-55),产业规模因素是我国能源转换部门CO2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1991—2010年累计增排44.55亿t-CO2;能源效率因素则是其减排的主要因素,同期累计减排16.59亿t-CO2;而能源转换因素作用极微,仅减排为0.46亿t-CO2。数项相抵,实际增长27.50亿t-CO2。
图3-55 中国能源转换部门CO2排放量变化的因素分解(1995—2010年)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从逐年分解的情况(图3-56)可以较为清晰地明确其变化过程。在大多数年份,产业规模因素为增排驱动,能源效率因素为减排驱动,但也有少数年份例外,驱动力大小也各有不同。如2002—2003年的能源效率因素就是增排驱动,而且增排驱动力高达1.92亿t-CO2。此外,还有2004—2005年、1992—1993年、1995—1996年以及1999—2000年都曾出现过增排驱动的情况。能源转换因素虽然一直影响甚微,但2009—2010年的减排驱动相当大,达到0.54亿t-CO2。
图3-56 中国能源转换部门CO2排放量变化的因素分解(逐年分解)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再从各年累积的情况来看(图3-57),产业规模因素一直是能源转换部门CO2增排的主导因素,能源效率因素一直是减排因素,能源转换因素一直影响较小的这种总的变化趋势在短期内还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图3-57 中国能源转换部门CO2排放量变化的因素分解(累积计算)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2.分阶段的分析结果
将研究期间分为四个阶段来看(图3-58),上述基本态势没有什么变化,但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个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源转换部门的CO2排放增量越来越大,与此相对,产业规模因素和能源效率因素的驱动力也相应地越来越大,并未出现收敛的迹象,而能源转换因素的驱动力也并未出现明显增强的现象。
图3-58 中国能源转换部门CO2排放量变化的因素分解(分阶段)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