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和机构设立,是推行低碳转型的两个轮子,也是低碳转型的基础,只有这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最初形成低碳转型的基本架构。
(一)积极开展理论探索
理论和舆论是行动的先导,有目的地做任何事情,总是以舆论为先行、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的。从2007年伊始,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召开的“低碳经济和中国能源与环境政策”研讨会,到首届“中国和谐城市论坛”以及“中国企业与低碳经济论坛”,再到“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以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首次圆桌会议,表明我国的低碳转型吹响了冲锋号。再加上我国第一个低碳互联网等重要平台的建立,表明我国已经形成推动低碳转型的基本态势。与此同时,从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于2008年专门就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进行的集中学习,到2010年两会代表召开的“论低碳之路”座谈会,再到将“低碳发展”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无一不显示了中国走低碳转型道路的潮流已不可逆转。
1.成立了各种低碳研究咨询机构
从清华大学率先成立低碳能源实验室和低碳经济研究院开始,国家各部委以及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纷纷设立了开展跨学科理论探索的低碳研究或咨询机构,以强化决策支撑。例如,国家发改委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要为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政策研究支撑;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和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组建成立了环境与气候变化中心和生态保护与气候变化响应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成立了华东、中南、西北三个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以及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网站中心,负责开展全国森林、湿地、荒漠生态定位观测研究;中国民航总局成立了中国民航大学节能减排研究与推广中心,作为行业节能减排专门研究机构,研究并推广节能减排工作。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立了23家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搭建能源计量数据公共平台、能源计量检测技术服务平台、能源计量技术研究平台、能源计量检测人才培养平台,为服务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计量技术支撑。各类省级层面的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专业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如天津市成立了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合作中心,北京市在市属高校建立了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增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
2.形成了从基础研究、科技研究到战略和政策研究的多领域理论探索局面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研究,加强基础研究、科技研究和政策研究的力度,为低碳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1)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组织编制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系统总结中国气候变化科研成果,开展气候变化与环境质量关系、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协同控制、气候变化与水循环机理、气候变化与林业响应对策等研究,建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数据集,发布亚洲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实施了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科技专项,着力研究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固碳潜力、温度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温升期生态与环境的响应等科学问题;更新发布了“中国区域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优化了国家基准气候站网布局,推进大气温室气体成分卫星遥感能力建设,为我国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开展了森林碳汇潜力研究、计量与监测,建立了中国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对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碳储量以及碳源汇格局和碳汇功能等进行了初步观测和研究;启动了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中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和低碳排放地质矿产能源调查等工作;组建了若干个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开展了中国近海及沿海区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海底碳封存、海洋生物固碳等研究,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
各部委也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基础应用方面的研究。科技部通过973计划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和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支持气候变化领域基础研究工作;水利部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对水利影响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水利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性对策措施研究;卫生部启动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适应机制研究;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调查和研究工作;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钢铁、水泥、交通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政策与示范研究;国家林业局初步完成中国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与林业适应对策研究,进一步推进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和减排经营技术研究;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展了多模式超级集合、动力与统计集成等客观化气候预测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完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为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提供了模式结果。
(2)加强统计核算研究,建设统计监测和信息系统
如前所述,统计数据是了解我国低碳发展国情的基本要素,没有准确、详实的基础数据,就不可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因此,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统计核算的研究,逐步建立起了温室气体统计的核算体系。
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领域,所以首先就是要完善能源等相关统计制度。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印发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能耗核算制度,新建了10项能源统计制度,基本涵盖了全社会各领域的能源消费。各地方完善能源统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强能源统计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成立了能源统计机构,重点用能单位也加强了能源统计和计量工作。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规范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送工作。制定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指南,推进了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2008年,国家统计局加强了能源统计工作,新设立了能源统计司,负责组织实施能源统计调查、搜集、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数据,组织实施对全国及各地区主要耗能行业节能和重点耗能企业能源使用、节约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状况的统计监测。在全国开展了能源统计指标体系、调查体系和监测体系的建设,对能源消费统计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和补充,增加和细化了能源品种,使之基本与国际能源统计品种分类一致,增加了可再生能源电力产量和国际燃料舱等统计内容。加强对能源供应、消费的统计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核算,及时进行节能监测和节能分析,进一步完善了单位GDP能耗核算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能源统计、评估和考核体系,为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全国各地方也完善了能源统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强了能源统计工作。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了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工业和通信领域的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的意见》,国家统计局研究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方案》,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指标体系和应对气候变化部门统计报表制度,并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的通知》,组织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职责分工,确保数据质量。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建立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送制度,2014年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报告主体、内容、程序及相关保障措施;正式发布化工、水泥、钢铁、有色、电力、航空、陶瓷等10个行业的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推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逐步完善核算核查制度,完成企业碳排放核算工作,规范第三方核查工作。国家林业局初步建成了全国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具备了运用调查实测成果科学测算中国森林碳汇量的能力。
其次就是要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工作。继2004年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后,我国政府组织完成了《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制工作(其中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年份为2005年),且第三次国家信息通报的项目申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拟在这个项目下编制2010年和2012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指标体系,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工作,逐步建立中国温室气体清单数据库;国家发改委还启动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组织编写了陕西、浙江、湖北、云南、辽宁、广东和天津7个省(市)2005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总报告,以及能源、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废弃物五个领域的温室气体清单分报告,并组织开展其他24省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研究开展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电力、航空等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规范,组织编制了化工、水泥、钢铁、有色、电力、航空、陶瓷等行业生产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若干省级温室气体试点监测站,选择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工业行业的若干典型企业开展二氧化碳自动监测试点,选择典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场开展甲烷在线监测试点。云南省等一些地方统计部门已启动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工作。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初步摸清了本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并进行了年度碳强度下降核算工作。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省市已经或正在开展企业碳排放核算工作,并正在建立第三方碳排放核查体系。
此外,一些与之相关的统计制度也在逐步制定和实施中。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了《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组织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和2011—2013年全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情况汇总分析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住房城乡建设部修订了《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国家林业局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国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以各省历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为基础,结合各类林业统计数据,完成了各省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变化的测算;国家统计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为建立健全服务业能源统计奠定坚实基础。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统计监测研究。
(3)加强科技研发,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中开展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重点行业工业节能技术与装备开发、建筑节能关键技术与材料开发、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和低碳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及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等节能技术研发,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重大成果;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开展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资源化利用及地下埋存、咸水层封存能力评价及安全性、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制备筛选等研发工作;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部署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的关键技术研究、典型脆弱区域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示范等项目专题,在碳排放监测方面组织开展嗅碳卫星研究;设立了主要农林生态系统固碳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林业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重大气候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研究等项目;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评估与应用研究”;研究制定《国家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清单》,促进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国土资源部深化在地热勘查开发、气候变化地质记录、地质碳汇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加快推进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技术攻关;林业局完成了森林缓解气候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开展了典型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和固碳过程研究;国管局组织完成了公共机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中央国家机关建筑节能共性问题、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课题研究;国家质检总局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有关标准的前期研究工作;林业局完成了森林缓解气候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开展了典型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和固碳过程研究;气象局首次完成华东、华南、华北、东北、华中、西南、西北和新疆8个区域气候变化评估工作;水利部组织开展了“气候变化对我国水安全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等10余项重大课题研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适应机制、气候变化人群健康风险评估预测等方面研究工作;海洋局组织开展了“中国近海海—气二氧化碳通量遥感监测评估系统研究示范”等重大项目;科技部印发《洁净煤技术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将发展洁净煤技术列为先进能源领域的重要技术方向,重点支持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先进煤转化技术、先进节能技术、污染物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4)加强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研究
在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研究方面,围绕“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重点任务,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长远战略,开展中国低碳发展战略、全国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碳排放交易机制、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等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组织开展了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研究项目,系统分析和研究中国2020、2030和2050年低碳发展的总体目标、阶段任务、实现途径和保障措施,为制定中国低碳发展路线图奠定基础。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在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适应目标、重点任务、区域格局和保障措施等。浙江、河南、辽宁等省开展了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工作。另外,还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等,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
3.形成了政府决策机构、团体研究机构和学者个人组成的多主体理论研究格局
除了上述政府机构的理论研究之外,与此同时,我国的学者、研究机构也都纷纷投入到低碳转型的研究中来。2011年1月,《人民日报》刊载的中国人民大学学者的文章称,2010年低碳经济首次进入中国经济研究热点前10位。[146]近几年来关于低碳转型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从前述的由相关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共同编撰的《低碳经济论》[39]到后来的《低碳发展论》[40]和《低碳创新论》[45]的相继出版,都对低碳转型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和总结。此外,各类研究报告、论著和论文更是不胜枚举。这里仅举数例,以此来说明我国对低碳转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1)《低碳经济蓝皮书》(www.daowen.com)
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亚洲核心项目、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共同编著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是中国第一本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系列研究报告。[147]该报告探讨世界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的现状,比较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政策,总结COP15以来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为研究人员、政府决策人员和一般读者提供参考资料。
2011年的首次报告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总报告,中国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第二部分是低碳经济的分析方法;第三部分是低碳经济在国外;第四部分是低碳经济在国内[46]。
2012年报告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回顾和评价“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成效,解读“十二五”规划的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并分解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指标,还特别分析了日本大地震和核泄漏事件对世界核能发展、能源战略和气候变化谈判的影响[47]。
2013年报告聚焦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分析了雾霾现象的危害及其成因,还解读了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十二五”规划中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分解各地区节能减排指标,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和落实措施[48]。
(2)《低碳发展蓝皮书》
由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编著的《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低碳发展报告》是中国首部综合性、专业性、原创性的低碳发展系列研究报告,由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核心成员、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等我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多位著名专家组成编辑委员会,经数十位资深学者深度审阅并修订而成的系列报告书。2011—2012年报告的主题是“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49],2013年报告的主题是“政策执行与制度创新”[50],2014年报告重点分析了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页岩气开发利用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等当前低碳发展面临的三个热点问题[51]。
(3)《中国低碳经济蓝皮书》
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课题组编著的《中国低碳经济蓝皮书》运用联合国倡导的绿色经济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在已有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中国目前低碳发展的状态和制约因素,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低碳化道路的目标选择及对策建议[52]。
(4)《中国低碳年鉴》
为全面记载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历程,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国务院相关部委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主管司局及各省(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编辑出版了我国大型低碳发展典籍《中国低碳年鉴》。《中国低碳年鉴2010》的基本内容以2009年中国低碳发展状况为重点,同时延伸到2005年以来的相关情况、内容,还编写和收入了国外低碳发展概况和特点、经验,选编了低碳基本知识,以资借鉴和宣传、普及[53]。《中国低碳年鉴2011》和《中国低碳年鉴2012》主要载述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国家各部委局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工作,以及有关数据资料、案例[54][55]。本年鉴系列虽然重点不在专门的理论研究方面,但提供了许多了解我国低碳转型现实的丰富而翔实的资料。
(5)《气候变化绿皮书》
《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以“聚焦低碳城镇化”为主题,在我国城乡一体的背景下,展示“新型城镇化”在低碳实践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本绿皮书由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分析以及直接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资深专家撰写,全面介绍多哈会议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成效与面临的挑战,紧紧围绕低碳城镇化这一国内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并配以大量的城市案例分析,力图为读者全景式地展示有关走低碳城镇化道路、打造低碳韧性城市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56]。
4.形成了从概念辨析、现状分析到前瞻规划的多方位的内容研究体系
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低碳转型的理论探索已经跨过了概念探讨的起步阶段,进入实质性的现状分析和战略与规划研究阶段。就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而言,主要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其本质、碳排放状况及其因素、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手段、碳权交易手段等进行了研究[57],并积极开展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编制工作。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3—2020年)》编制工作,在充分分析中国气候变化趋势及影响、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现状、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到202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对中国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另外,我国还制定了《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0—2015年)》,统筹规划和建设国家气候观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区域气象观测网和专业气象观测网,提升观测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水平,促进各种观测资源共享,建立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数据统一收集、处理和共享平台。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印发了《地方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加强对地方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组织开展了省级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规划的编制,江西、天津、四川、云南、广西、安徽、重庆、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辽宁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
(二)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有组织地开展工作的基础。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任何情况下都会是一盘散沙。我国在开展理论探索、舆论造势工作的同时,也非常重视通过组织机构的建立来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并完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地方各行业广泛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早在1990年,国务院就专门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1998年和2003年又进行过两次调整。2007年6月,中国政府成立了以国务院总理任组长、相关20个部门的部长为成员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和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并于2008年设置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统筹协调和归口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负责承担综合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形势,牵头拟订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牵头承担国家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相关工作等工作。为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科学性,还成立了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在支持政府决策、促进国际合作和开展民间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职能机构和工作机制,负责组织开展本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10年,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框架内设立协调联络办公室,加强了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调整、充实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提高了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科学性。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均已建立应对气候变化领导机构,同时,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设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构,具体承担拟订和实施各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及相关规划编制,组织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工作,进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指导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一些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也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等工作支持机构,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立了气候变化研究机构。
各省积极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专家队伍。依托省级发展规划研究机构、环境保护科研单位、农业林业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监测、影响评估及对策研究工作。天津市组织市科研单位和南开大学等高校开展了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低碳发展模式等研究。各地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研究机构,为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智力支撑。
不仅如此,我国政府还紧密结合形势,及时加强对低碳转型工作的领导。新一届中央政府产生以后,于2013年7月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和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的组成单位和人员进行了调整,李克强总理任组长,并增加了部分职能部门。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归口管理、有关部门和地方分工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成立了以政府行政首长为组长的应对气候变化领导机构,建立了部门分工协调机制,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职能机构,部分城市也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或低碳发展办公室。
此外,国家还于2010年1月设立了由国务院总理任主任、近20个中央各部委的一把手组成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从这些机构的级别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低碳转型的重视程度。为了加强领导,国家还于2013年7月对国家能源委员会进行了人员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