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宏观视角下的CO2排放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宏观视角下的CO2排放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究竟中国CO2排放是由什么原因决定的这一问题。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CO2排放至少与能源、经济和人口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说明包括节能技术在内的技术进步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从而减少了CO2排放,但由于GDP规模的急剧扩大和人口增加步伐的放缓,大大推动了人均CO2排放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从图2-15可以看出,中国单位GDP的CO2排放量(碳强度)在逐渐下降。

宏观视角下的CO2排放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究竟中国CO2排放是由什么原因决定的这一问题。

宏观的角度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CO2排放可以用以下的恒等式来表示:

CO2排放=(CO2/能源)×(能源/GDP)×(GDP/人口)×人口

这一恒等式隐含的意思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CO2排放量,受到能源种类、节能效率、生活水平和人口等因素的制约。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CO2排放至少与能源、经济和人口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2-10表示的是1980—2012年中国CO2排放量与人口、能源消费、GDP的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这四个指标都是随时间而增加的,只不过各自增加的趋势不同而已。增加幅度最大的是GDP(增加了近20倍),人口的增加比较缓慢(仅增加了37%),而能源消费则与CO2排放量的增加趋势高度重合,呈现大体相同并一直推移至今,以致在图中很难分清楚二者的差别(两者同样都增加了5倍)。图中显示的意思是,对于同样的CO2排放量而言,虽然做到了产生出较多的GDP,但是没有实现较少的能源消费,人均CO2排放量的减少也没有能够实现。

图2-10 CO2排放量与人口、能源消费、GDP的变化(指数)

资料来源:人口和GDP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年版(下同),CO2排放量来自笔者的推算。

图2-11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从单位GDP的CO2排放量(称为碳强度)来看,2012年减少到1980年的三成以下(相当于1980年的28.9%),而人均CO2排放量则增加到1980年的4倍以上。这说明包括节能技术在内的技术进步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从而减少了CO2排放,但由于GDP规模的急剧扩大和人口增加步伐的放缓,大大推动了人均CO2排放量的增加。

另外,单位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这里称为能碳强度)虽然也有变化,但总体来看变化十分微小(整个期间的变化幅度在0.94和1.02之间)。末期的2012年与初期的1980年相比,能碳强度几乎相同。正如前面所说,这一指标是与能源消费结构相联系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煤炭依存的能源消费结构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向CO2排放量较少的能源的转换几乎没有进展。

图2-11 单位指标CO2排放量的变化(指数)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一)CO2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的关系

CO2排放量和能源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在一定的能源利用结构下,能源消费越多CO2排放量也越多;二是改变能源利用结构,尽可能地多利用CO2排放量相对较少的能源,即使能源消费增加,也可以做到CO2排放量的减少。从图2-12可以看出,中国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图2-12 中国能源消费与CO2排放的相关图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从单位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的各年变化(图2-13)可以看出,能碳强度呈现波浪起伏的状态。期间有四个峰值:从1980年到80年代后期一直是上升趋势,并达到33年期间的最大值;此后曾一度下降,但到90年代中期后又开始上升,90年代中后期出现第二次峰值;进入21世纪以来开始又减少,但其后又开始逐渐增加,2006年回到了1990年代中期的水平;2007年以后又有所下降,曾一度达到最低点,但2010—2012年又出现回升,反弹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通观整个期间,单位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的变化由初期的2.33 t-co2/tce到末期的2.34 t-co2/tce,不降反升。

图2-13 单位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的变化(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二)CO2排放量与GDP的关系

CO2排放量与GDP的关系同样也是在其他因素一定的前提下,GDP规模越大,CO2排放量就越多,随着GDP规模的增大,CO2排放量也会相应增加。不过,包括节能在内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或者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例如,由高耗能产业转向低耗能产业、由工业转向服务业等),即使GDP的规模扩大,也可能做到CO2排放量的不增加甚至减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致倒U字形的库兹涅茨曲线的出现。但从图2-14的中国CO2排放量与GDP的相关图来看,两者有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我国的CO2排放量尚未达到峰值,离减少倾向的出现还很遥远。

图2-14 CO2排放量与GDP的相关图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图2-15 单位GDP的CO2排放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另一方面,从图2-15可以看出,中国单位GDP的CO2排放量(碳强度)在逐渐下降。特别是最初的20多年是连续下降的,从1980到2002年,由7.92 t-CO2/万元下降到2.59 t-CO2/万元,下降幅度达67.3%;但进入2003年以后,其下降趋势有所逆转,2003—2005年出现若干上升趋势,反弹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水平;从2006年以后又开始走向逐年下降的正轨。通观整个期间,碳强度的下降率为71.1%,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三)CO2排放量与人口的关系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CO2排放量与人口的关系。不言而喻,在其他因素一定的前提下,人口越多CO2排放量也就越多(图2-16),人均CO2排放量是由人口和CO2排放量的规模来决定的。

图2-16 CO2排放量与人口的相关图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在中国,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CO2排放量的快速增加,而另一方面,由于人口控制政策使得人口数量的增加受到抑制,其结果是人均CO2排放量从1980年的1.42 t-CO2/人增到2012年的6.25 t-CO2/人(图2-17),年平均增加率为4.35%。虽然也出现过减少的时期,但2002年后大幅增加,年平均增加率高达12.18%。

图2-17 人均CO2排放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笔者作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