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历史欠账多,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仍然薄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补上这块短板。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基本实现农村地区稳定可靠供电全覆盖。大力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4G网络覆盖步伐。2017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5.46万亿元,但只有3743亿元用于农业农村,其中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仅1041亿元,占比不到2%。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由于历史欠账多,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仍然薄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补上这块短板。关键是做好“钱往哪里投,钱从哪里来,如何花出效”的文章。

投资方向上瞄准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短板。这些年我国农村交通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弱、与外界连通性差等问题仍较突出,要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通村组硬化路建设,打通乡村“断头路”。我国农业用水方式粗放,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53,远低于发达国家0.8左右的水平,要加强末级渠系等小型农田水利和节水设施建设,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综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水质达标率,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目前全国还有42万个行政村没有污水处理设施、18.4万个行政村垃圾得不到处理,要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落实和完善“以奖促治”政策,梯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基本实现农村地区稳定可靠供电全覆盖。大力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4G网络覆盖步伐。

资金来源上重在创新机制。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各级政府应强化投入主体责任,把农业农村作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安排的重点,优先保障财政投入,确保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除一般预算投入外,还应统筹其他预算渠道。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农村建设。这是拓宽农村建设资金的一个新渠道,应用好用到位。2017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5.46万亿元,但只有3743亿元用于农业农村,其中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仅1041亿元,占比不到2%。建议调整土地出让收入使用结构,提高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比例,并将使用范围扩大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并加大区县两级土地出让金返还乡镇的力度。同时,调动多方投入积极性,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机制,通过财政奖补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管护的积极性。按照“共建共享”理念,鼓励村级组织筹资筹劳、农民投工投劳开展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现在很多从农村出来的成功人士,都有反哺家乡、回报家乡的热情和愿望,应打好“乡情牌”,搭平台、建渠道,鼓励支持他们出资捐物,助力农村建设和事业发展。(www.daowen.com)

资金使用上着力提高投资绩效。这些年,国家投入到农业农村上的项目和资金不少,但部门各管一摊、九龙治水的情况普遍,一些资金撒胡椒面,影响了投资绩效。建议深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加快改变支农项目“碎片化”状况。支持基层政府以规划为依据,因地制宜整合不同渠道下达但建设内容相近的资金,更好发挥资金合力。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农村基础设施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项目统筹实施,进行一体化开发和建设,实现相互促进、互利共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