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两位贫困大学生讲述感恩的故事

两位贫困大学生讲述感恩的故事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前阅读将爱心传递下去——两位贫困大学生讲述感恩的故事9月,秋风送爽,这几天正是高校陆续开学,新生报到的时间,大学的校门又迎来一批莘莘学子。他,贫困大学生农村支教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倪康宽心中有种百感交集的激动。贫困大学生:一直有颗感恩的心来自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三学生倪康宽今年19岁,来自鹰潭市的农村,在校是一名贫困大学生。

两位贫困大学生讲述感恩的故事

课前阅读

爱心传递下去——两位贫困大学生讲述感恩的故事

9月,秋风送爽,这几天正是高校陆续开学,新生报到的时间,大学的校门又迎来一批莘莘学子。在他们当中,有两名学子,都出身贫寒,一个步入了校门,一个走出了校门;一个正感受社会的温暖,一个正将自己得到的温暖传播给更多人。而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人,组成了一个永不停止的链条,将爱心不断传递延续。连日来,记者走进了他们的世界,体会他们人生之路的开始。

他,背负30万元债务走进高校

19岁的李俊鹏是南昌大学大一新生,来自山区的他经历了高考父亲病故、母亲患病、家中负债累累的沉重现实。刚入学的他基本奔波在获取更多奖、助学金的路上。“因为母亲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我才能顺利走入大学,我希望我以后能有能力和机会回报他们。”

高考前半月父亲病故

李俊鹏出生在陕西商洛的一个偏远山村,虽然家中并不富裕,但一家人过得还算和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李俊鹏刚步入高三的那一年,父亲被检查出患有白血病,巨额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和乐融融的家庭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一家人苦苦支撑到今年5月,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在离高考还有半个月的时候,父亲走了,给这个家庭留下近30万元的债务。

而更让李俊鹏担心的是母亲的情况。“母亲在一次手术后,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做不了重活。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对未来其实挺担心的。”在采访中,李俊鹏说出了心中的压抑,声音低沉、无奈。

大学第一份作业:给想感谢的人一封信

李俊鹏以557分考上南昌大学,“当时了解了一下,来南昌大学理学院可以获得更多的助学金,奖学金也多,就决定来这里了。”李俊鹏告诉记者,有一位学长一年就拿了上万元奖学金,这让自己非常心动和受到了激励。

“刚来的时候获得了学校的爱心礼包,生活用品齐全了,接下来要办理助学贷款的手续,还要了解一下学校的助学金该如何申请。”在接下来近3个月的时间里,他的业余时间有很大一部分要用于申请各类助学金和办理各种手续。从最初的大学选择开始,李俊鹏就已经决定通过更为优异的成绩获得尽可能多的奖励,帮助自己完成学业。(www.daowen.com)

新生入学第一课上,辅导员老师布置了第一份作业——给帮助过自己、自己最感谢的人写一封信,在中秋节之前寄出去。李俊鹏准备把信寄给母亲:“感谢妈妈含辛茹苦养育我19年,感谢她这一年多来细心地照顾爸爸,自己身体不好还顽强支撑起这个家。”李俊鹏还告诉记者:“经历过,就会知道艰辛意味着什么。现在有这么多人关心我帮助我,以后有能力也必须回报大家。”

他,贫困大学生农村支教

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倪康宽心中有种百感交集的激动。他的眼前大多都是和他一样来自农村的留守孩子。在许许多多人的帮助下,一路走了过来,心中充满力量。他希望能将这些力量传递给这些孩子们,让他们也能实现梦想。

贫困大学生:一直有颗感恩的心

来自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三学生倪康宽今年19岁,来自鹰潭市的农村,在校是一名贫困大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本来这个学年他可以去实习,也可以去打工,但他却选择来安义县新民乡乌溪小学支教。小倪告诉记者:“在学校里,我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所以我希望尽我所能去帮助别人。”他告诉记者,在大学里,他拿到过几次国家助学金,这对他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他一直有颗感恩的心。

新学期刚开始,小倪和家人聊起他想去贫困小学支教的想法,没想到家人不但不反对,而且还给予大力支持。“这是一种锻炼,也是让你懂得如何学会感恩。”小倪的家人告诉他。这些话,更加坚定了他支教的决心。

支教日记记录每份感动

4日,经过2个多小时的长途班车,小倪和同伴来到了安义县新民乡乌溪小学,开始了他们的支教生活。“刚来乌溪小学的时候,心情还是有点忐忑的,但是看到同学们一张张的笑脸后,我对自己有信心了,我知道这就是我来的目的。校长很热情,使我们很快融入了团体生活。”在小倪的支教日记中,记者看到这样的描述。

小倪告诉记者,第一节课,上课时有点紧张,提前备的课几乎都忘记了,但是在班上的同学们自我介绍的时候,同学们可爱的表述让他不再紧张。“过去的几天里,我对自己所上的课都非常满意,因为我的付出能帮助这些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我感到很自豪。”

小倪告诉记者:“这样一次宝贵的经历,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我必须实现我当初的承诺,将我收获的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回报社会,而这只是第一步,以后我有能力了,还会做更多更多的事情,去帮助更多更多的人。”

(大江网—信息日报,2013年9月9日,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