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

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基础选修课程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在通识教育中,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五大模块。

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教学又由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组成,实践教学由实验(践)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组成。各类课程又有必修与选修两种方式。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由通识基础必修课程、通识基础选修课程、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共同组成。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人才培养方案将通识教育分成必修与选修两种方式,通识基础必修课又分为“固定”和“动态”两个模块。其中“固定模块”课程是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规定的,全校统一设置,如“两课”、大学体育、大学信息技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动态模块”课程是根据专业要求设置的,如数学类、物理类、计算机类等。

通识基础选修课程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在通识教育中,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五大模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鼓励学生从难、从严、从自己实际出发自主选课,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养。

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在40学分左右,其中选修课程8学分。

(二)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主要教育形式,教学方式有理论有实验(践),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个层次,其中的专业选修课学生可根据专业方向和个人兴趣与特长进行自主选择。

1.学科基础必修课

学科基础课是与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课程,它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即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一般为必修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不同的专业都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学科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课的学科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程一般在20学分左右。(www.daowen.com)

2.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是指某一专业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此类课程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应以能力为核心,面向行业职业需求,逆向重构与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按照专业或专业方向要求、发展趋势进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必修课中的理论教学环节一般都是专业核心课程,即为学位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为主。

专业必修课程学分一般在80学分左右,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约占35学分。

3.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指与专业相关的一类选修课程的统称。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一般反映本专业的发展趋势,或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或与其他专业(交叉学科)相关,由学校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和兴趣选定。学分制下的专业选修课不对课程名称作要求,只要求学生修足规定的学分,并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平台、跨校际选修,以进一步培养复合型人才。

专业选修课程一般在32学分左右。

(三)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提出的概念,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要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而且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从本质上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用教育,倡导的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常熟理工学院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总学分不少于9学分[1],除分布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外,还安排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其中通识基础必修课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课程2学分;每个专业开设创新(实践)课程2~4学分(其中至少2学分为必修);创新创业教育实践5学分(根据《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分认定办法》认定);另外,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修公共选修课中的创新创业模块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