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互联网的初衷——数码指纹以及信息收集与隐私风险

互联网的初衷——数码指纹以及信息收集与隐私风险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互联网上,虽然数码指纹的数量很多,但是数码阴影的数量已经超越数码指纹。个人信息经常在个人的控制之外甚至未经得当事人同意而被收集和使用。(二)数码指纹“数码指纹”是指互联网上由用户自己创造的信息。博客和社交网站就是“数码指纹”的典型例子,用户每天都会主动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张贴到这两个网站上。人们主动留下的数码指纹数量大得惊人。[8]数码指纹和数码阴影都以某种方式威胁着个人的隐私。

互联网的初衷——数码指纹以及信息收集与隐私风险

互联网生产信息的数量是惊人的。通过互联网的每次互动,每一次信用卡交易,每一次银行取款,每一次杂志订阅都被数字化的记录并且与特定的个人联系起来。互联网收集用户信息的途径主要以下两种方式。数码指纹(digital footprints)和数码阴影(data shadows),数码指纹是用户自己生产的信息,数码阴影是其他人生产的关于某些人的信息。在互联网上,虽然数码指纹的数量很多,但是数码阴影的数量已经超越数码指纹。[2]

(一)数码阴影

公共和私营组织通过追踪他人的网上活动生产出个人信息,它们在数据库中收集和存储个人信息。网络用户有意或无意泄漏在网上的个人信息被公共或私营机构或者个人以盈利或其他目的被收集、整理。因此,网络用户时时感觉它们的个人信息超脱于自己的控制之外。个人信息经常在个人的控制之外甚至未经得当事人同意而被收集和使用。“我们的搜索历史、所处位置的信息、浏览习惯、阅读行为,很快甚至我们的情绪都能以我们未曾想象到的方式被收割和/或者使用。技术的革新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数据匹配、去匿名化和数据挖掘的形式,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广泛的‘数据档案库’。”[3]比如,谷歌存储了所有的个人搜索请求,而且能够详细勾勒网络用户:“谷歌对我们的了解比我们自己能够记住的还要多。”[4]Facebook 通过Cookies 收集大量的关于个人喜好的信息。移动电话持续地生成位置信息。不是所有这些信息都能是可以追踪可识别个人的个人信息,但是通过与其他信息的叠加,那些零散琐碎的信息就可能会变成个人信息。

除了这些公共或私营组织生成关于个人的信息外,其他个人也越来越积极地生产关于其他人的信息,比如通过博客和微博。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为照片贴标签:将一个人的名字添加到社交网站上的一个照片上,因此这张照片就能自动链接到那个人的主页。[5]因为每天有数百万张照片被上传和许多的Facebook 用户,因此人们很可能被认出来。

当用户在互联网上交流、沟通、浏览网页或者购物时,在其无意识状态下收集其遗留的数据痕迹,比如用户进入了淘宝网上的哪家商铺,在这个店里看了什么,买了什么。即使最终没有进行交易,用户也会在下次打开该网站之时看到为自己推荐的商品,其都与上次自己浏览的商品有关联。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互联网产生了数据追踪技术,能够陈述个人在互联网上做的每一个停顿。因此,用户的任何活动都不会逃离其视野之外。

(二)数码指纹(www.daowen.com)

“数码指纹”是指互联网上由用户自己创造的信息。博客和社交网站就是“数码指纹”的典型例子,用户每天都会主动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张贴到这两个网站上。可以说,如今每个用户都是一个内容生产者。人们主动留下的数码指纹数量大得惊人。而且,“社交媒体上的交流经常发生在公开或半公开的场合,这些信息能被其他人轻易获取。”[6]所以,“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一旦个人信息进入网络系统,当初披露它们的初衷就无所谓了。一旦被允许自由流动,信息就会完全脱离它们原始的语境被解释和使用(或者滥用)。”[7]

除此之外,个人为获取各种各样的在线服务,注册和披露关于自己的数据(比如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等)已经变得越来越平常。然后,在一段时期之内,这一信息被存储在企业的数据库中,而且有可能与其他的企业部门或有选择的第三方组织共享。例如,回想一次当你在亚马逊上的浏览和购物体验。如果你看重某件商品并有购买意向,首先要做的是就是用邮箱或手机号码注册一个亚马逊账号。亚马逊记录了每一个用户的邮箱地址,除了为方便用户购物发送的日常邮件之外,它还会经常发送本质上属于广告的邮件,其中推荐的与之前的购物体验相似的商品类目表明其显然也在记录着用户的购物习惯和偏好口味。亚马逊不会读心术,但是,一方面,他们会根据你自己的购物喜好继续向你推荐同一类别的商品;另一方面,他们会利用你浏览和购买物品的倾向来搜索在他们资料中其他有类似喜好的买家。如果他们定位到了一个人,他们就会把那个买家买过的其他产品推荐给你,因为他们假定你们买的共同的产品能反映出你们有共同的喜好。

购物者和消费者丧失了对自己的可接触途径,比如邮箱或手机号码的控制,同时也丧失了对自己的喜好偏向的控制。电子邮件地址和购物喜好都属于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大多数理性人都不喜欢毫无意识或意料之外地对自己的信息失去控制。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数据”的世界中,互联网上生成的信息不仅仅是个人主动生产的,其他人通过收集遗留痕迹也能生产关于个人的信息。而且第二种的数量已经超越了第一种。[8]数码指纹和数码阴影都以某种方式威胁着个人的隐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