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人了解自己每时每刻的想法开始

生人了解自己每时每刻的想法开始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用户每天都会主动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心理状态、交友休闲、读书笔记、所见所闻,张贴到博客和社交网站上,让好友或者陌生人了解自己每时每刻的想法与状态。在网络上主动公开个人隐私有多种原因。自由民所共有的公共领域和每个人所特有的私人领域之间泾渭分明。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

生人了解自己每时每刻的想法开始

(一)隐私的自我披露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中国大众传播领域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人们能够通过大众媒介谈论隐私世界[75]一些在传统社会被千方百计隐藏的私事被通过情感连线节目或者口述实录的形式搬上了荧屏和纸质媒介,成为观众消费的小食。比如,中国大陆各大卫视频道会在夜间播放心灵访谈节目,普通人开始主动走向公开的舞台,向观众展露自己的情感状态和家庭生活。家庭内部问题、弱势群体成员的个体遭遇和困境、个人的经历和命运、人生迷惑、情感话题[76]等,都成为主持人与嘉宾沟通的话题。除了通过倾诉来缓解郁积心底的压力之外,通常这样的节目还会让冲突的双方同时站上舞台试图通过主持人的调节来化解矛盾,不孝敬父母的孩子、一方出轨的夫妻、因财产分割而反目的兄弟姐妹等全部在观众的注视之下指责、争吵、哭泣,或者不计前嫌,重修于好。在这样的情境下,“家丑不可外扬”这一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隐私观念已经不复存在。

这种公开私人事务的倾向不只存在于中国,欧美国家也是如此。“奥普拉访谈”是美国一个很有影响的下午播出的日间谈话节目,由著名黑人女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里(Oprah Winfrey)主持,嘉宾基本上是普通人,来自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背景。在主持人的耐心倾听和启发带动下,这些普通人向现场观众谈出了他们真实的生活感受,表露他们个人心中的秘密。[77]

如果说,在电视传统媒体上,个人主动公开私事还不那么容易,至少需要经过节目负责人的筛选和权衡的话,那么,新的互联网环境为私人信息的公开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个人公开私事已经成为分分秒秒可以实现的事情。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散布能力。诸如MySpace、Twitter、Youtube、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的兴起带来了传播技术和信息发布方式的重大革命。散布信息给众多的人听到、看到、知道早已不是那些拥有经济资本和政治资本的人才享有的专利和特权,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互联网对普通个人的“赋权”(empowerment)。这种赋权为每个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布信息的机会和权力,它至少降低了每个人践行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经济成本。

新技术的更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隐私的方式,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在网络上曝光隐私。每个网络用户都是一个内容生产者。截止到2011 年,Facebook 上的活跃用户超过5 亿,这些用户平均每天生成3条内容(链接、故事、博客、公告、注解、照片);每个月,超过300 亿条内容在用户之间共享。另一社交网站Twitter,每天有46 万新账户注册,每天发布1 亿4000 万条微博信息。[78]“鉴于博客和社交网站之故,个人信息以惊人的速度被张贴在网上。”[79]而且,“社交媒体上的交流经常发生在公开或半公开的场合,”[80]这也正是个人愿意把私密信息发布至上面的最主要因素。网络用户每天都会主动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心理状态、交友休闲、读书笔记、所见所闻,张贴到博客和社交网站上,让好友或者陌生人了解自己每时每刻的想法与状态。木子美的情感日记大胆披露与其有过暧昧关系男性与性经历;“芙蓉姐姐”、“凤姐”等在网络上通过恶搞走红;时尚男女热衷于通过微信、微博、QQ 空间散播自拍、休闲生活、美食照,供他人欣赏、消费、吐槽、点赞、评论已然成为一种流行文化。这些都冲击着传统的隐私观念。

在网络上主动公开个人隐私有多种原因。一方面,传播者希望通过隐私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引起大家注意或者希望被肯定与欣赏,获得自我认同。[81]除了这一心理动因之外,还有现实的原因。即,传播者对自己的相貌或者生活状态感到满意,炫耀幸福为更多的人所知;或者因为压力过大,渴望得到他人的安慰;或者是为增加“社会资本”和关系维系而出卖必要的私人细节。这是文化多元背景下,人们对表达自由、生活方式的选择自由的践行。

一方面,人们感觉到需要保护的隐私信息越来越多了,但另一方面,有些人也越来越愿意将明显处于传统隐私概念下的私人信息通过各种媒介予以公开,供他人消费。这反映了在新技术环境下,人们对隐私观念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有时候“敞开”或者“遮蔽”只是一种相对的状态,它随情境而变。

(二)自我披露隐私行为与公私边界

自我披露隐私行为似乎造成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边界的消解,公与私的边界已经模糊。事实是这样吗?

1.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

西方隐私观念的基础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自由民所共有的公共领域和每个人所特有的私人领域之间泾渭分明。[82]公共领域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83]哈贝马斯最为推崇的作为公共领域的典型传媒是18 世纪三位英国作家创办的杂志。[84]这种报刊融新闻、随感、学术、娱乐等内容为一炉,构成了在政治上抗衡宫廷文化的文学公共领域,文学公共领域又衍生出政治公共领域。[85]

1964 年,哈贝马斯给出了对公共领域的全面定义:

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那时,他们既不是作为商业或专业人士来处理私人行为,也不是作为合法团体接受国家官僚机构的法律规章的规约。当他们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公民们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动;因此,这种行动具有这样的保障,即他们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当这个公众达到较大规模时,这种交往需要一定的传播和影响的手段;今天,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当公共讨论涉及与国家活动相关的问题时,我们称之为政治的公共领域(以之区别于例如文学的公共领域)。[86]

因此,所谓“公共领域”,首先意指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当这个公众达到较大规模时,这种交往需要一定的传播和影响的手段;今天,报纸和期刊、广播、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87]公共领域因其公共性特征而区别于私人领域。

所谓私人领域是指狭义上的市民社会,亦即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家庭以及其中的私人生活也包括在其中;[88]以个体独立人格为基础的私人活动与私人交往的空间。在这一空间内,私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承诺或者生活习惯等非行政因素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和交往。[89]汉娜·阿伦特更在乎私人领域,“从私人领域而非国家的角度来看,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区分相当于应该显示出来的东西与应该隐藏起来的东西之间的区分。”[90]私人领域使人有些羞涩。[91](www.daowen.com)

对每一个个体来说,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都很重要。公共领域概念是以如下要素为基础:(1)对尽可能众多的人开放,是一个可以在其间表达和交流多种多样的社会经验的公共论坛。(2)在公共领域中,各种论点和意见可以通过理性的讨论来展开交锋。这意味着,只有在公共领域首先对于一个人可能作出的各种选择方案有一种明察的情况下,“理性的”政治选择才有可能。(3)系统地和批判性地检验政府的政策是这种公众领域的首要任务。[92]

因此,对参与公共领域的人来说,其间的讨论与争辩可以培育公民身份认同、提高政治参与的频率与效果,进而提升个人的政治素养和理性精神。在公共领域中,个人要尽可能多地展现出自己理性、智慧、质疑、严肃的一面,就具有公共性的问题与他人展开讨论、争辩。但显然,参与公共生活不是一个个体的全部面向,其“前台”行为与“后台”行为[93]自然应该有着严格的分殊,这样才能保证个体不会永远处于紧绷状态。对个人来说,在参与公共事务过程中的理性和个性表现是前台,而在私人领域的自我意愿就是后台行为。

私人领域对个人的作用自由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赋予个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行事的空间。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尊严,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如果每个个体的所有活动都处于公共领域中,任由其他个体或者组织窥视、曝光、揭露,那么个人就被剥夺了自己的个性,他也丧失了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这样的个体将丝毫没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可言,他将与芸芸众生中的任何一个其他的个体无异。

一个被迫在其他人中间度过生命的每分每秒的人和每一个需求、想法、愿望、想象或感激都屈服于公共审视之下的人已经被剥夺了他的个性和尊严。这样的一个人融入大众之中。他的观点,被公开,永远不会倾向于有所不同;他的愿望,被知晓,总是倾向于是在传统上被接受的那种;他的感受,被公开展览,倾向于丧失唯一的个人温暖的特性并且变成每一个人的感受。这样的一个人,虽然有知觉,但是是可替代的;他不是一个个体。[94]

除此之外,私人领域一般是个人表达感情的领域,以认同感、友谊亲属关系为中心。[95]“有许多关系重大的事情都只能在私人领域里存在。例如,爱与友谊就有很大不同,一旦在公众面前展示它,它就会遭到扼杀或毁灭。”[96]

2.自我披露隐私行为是对公与私的消解?

时下风行的网络上自我披露隐私的行为也被称为“个人隐私在公共空间的自我呈现”、[97]“媒介文化的私人化”、[98]“私人话语向大众传媒的扩张”、[99]“作为公共领域的大众传媒中出现的私人领域的话语实践”[100]等等。不管如何称呼,这种自我披露行为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将传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个人表现呈现在网络上,用以公开。

这种行为似乎打破了传统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二元划分方法,使得二者的边界模糊不定。社交网站经常作为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消解作用最为明显的例证被提及。社交网络提供了获得空前大量的信息的途径和一种新的交流媒介,改变了社会成员与彼此互动的方式。通过智能手机黑莓手机或iPhone 手机,社交网站的用户能够主动公开他们的日常活动,与他们的朋友和粉丝共享个人信息、照片和评论。“互联网发起的社交网络允许全球传播恢复前工业化社会中的亲密文化(close-knit culture),这种文化中,几乎部落或农业村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知道邻居的每一件事。只是现在‘村民’跨越了地球。”[101]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边界之模糊来自于本属于私人领域的话题拿到公共领域诉说、展示,成为塑造个性或者释放情绪的方式。

对这一说法,阿姆斯特丹大学哲学教授贝亚特·勒斯勒尔(Beate Rössler)并不认同,他指出,媒介上的私人话题展示并不能说明二者边界之模糊。拿以隐私为话题的电视谈话节目为例:

人们在谈话节目中谈及他们的某些私密问题而其他人乐意观看和倾听他们如此谈论这一事实,绝不必然意味着这些人完全丧失了对私密与公开之间差异的意识。

更可能的是,他们完全有能力意识到那样的差异,而且不仅在做完节目后继续保持他们自己的“私下”中的利益,还会认为他们自己没有权利做诸如窥探他们的邻居卧房中发生了什么,或以电视节目中他们做或被看着做的方式在亲朋好友中他们的他们私密生活一类的事情。

(在电视谈话节目中)公众感兴趣的不是作为隐私问题的隐私,而是作为公共话题的隐私。[102]

与谈话节目的嘉宾类似,在网上自动披露私人生活的人并不是因为隐私意识薄弱才为之,这些自我披露者清楚地知道何时、怎样捍卫自己的隐私利益。已经由披露者自主转化为公共话题的隐私,实际上已经不具备经典意义上的隐私价值,故不存在披露者自身隐私意识薄弱的问题。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一界限会随着社会条件及隐私问题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也即,它一直处于流动之中。所谓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边界的模糊只是作为隐私范畴的主题在不断变化的结果,本质上来说,它反映的依然是人们对“究竟什么是隐私”这一观念问题的不同回答导致的结果。在新技术环境下,一方面,个人认为不那么敏感的信息是隐私,另一方面又将传统纯属私人化的隐私信息加以披露。人们所能接受的拿到公共领域诉说传统私人话题越来越多,公共领域一直在扩张,而私人领域则不断萎缩。这种看似矛盾的隐私观念造成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边界模糊的表象。这说明传统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严格分殊已经不能适应多变的新技术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