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代社会中的隐私观念是怎么产生的?

古代社会中的隐私观念是怎么产生的?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社会隐私的哲学基础能被追溯到古代。但是,在古代社会,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这种隐藏难以实现。在这样的环境中,隐私意识很难产生。[6]这种“独居和匿名”隐私观念在古代社会的不可能性可以从当时的建筑结构的特点中略窥一二。在古代社会中,房屋承载着多种功能,既是休息场所,又是劳动、工作的现场。[9]在古老的原初社会中,所谓的“独居、独处”的隐私观念并不是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求。

西方社会隐私的哲学基础能被追溯到古代。有学者指出,亚当和夏娃被驱逐出伊甸园能被解读为是关于个人隐私的故事。[2]中国法学家也主张,隐私意识的诞生是一件很久远的事情。“实际上,隐私观念在人类将自己的阴私部位用树叶等遮挡起来的时候,就产生了。以后随着社会的进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隐私的概念不断发展。在现代,隐私概念有了严格的界定。”[3]我国首位详细介绍隐私权的法学家张新宝对这种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在人类社会的较早阶段,先民们使用兽皮、树皮、麻片等制作成“衣服”,将身体的某些部位包裹或遮掩起来。这种行为,既是为了美观、御寒,也是为了遮掩身体的某些部位。说明他们已经有了避免在公共场合公开展示自己的身体的羞耻心,而这可以看成是隐私的最早期形态。他说,“据《圣经》记载,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后发现自己赤身裸体,便用无花果树的叶子编成裙子用以遮羞。”[4]这种将隐私意识推至人类诞生之始的观点故事性强,而且符合为保护隐私建构合法性的预期,因此很具说服力。但是这种将隐私视为人之天然需求的主张有值得商榷之处。

根据阿伦特的观点,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区分相当于应该显现出来的东西与应该隐藏起来的东西之间的区分。[5]因此,隐藏是隐私基本所在。但是,在古代社会,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这种隐藏难以实现。在这样的环境中,隐私意识很难产生。比如,在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为了取暖,家庭成员和寄宿者经常都是睡在同一张床上。为了给每个房间都点上蜡烛,家庭成员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大家都是沿着小镇绿林搭建自己的房子,小镇的整个格局是一种线性网状的状况。所以,每个居民对小镇其他居民家发生的事都很熟悉。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时候的人所享有的“独居和匿名”权利是受到很大限制的。[6]这种“独居和匿名”隐私观念在古代社会的不可能性可以从当时的建筑结构的特点中略窥一二。

在古代社会中,房屋承载着多种功能,既是休息场所,又是劳动、工作的现场。住宅还不是一个与劳动很清晰划分开的生活区域,虽然在农民的住户里已经有了人畜分开的征兆,但在手工业的作坊里,厨房和手工工厂还都在一个空间,总的来看,居住的区域和工作的区域还是不可分的,两者之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居住的空间内到处可以看见劳动的痕迹。[7]而且,早期的住房建筑不仅没有区分住宅和手工作坊,而且没有单独的卧室;住宅朝外的一面没有遮护起来,不论是临街的还是朝向邻居的一面,都是敞开的。在住房之内,年龄、性别没有严格地划分开,男女老少都在一个共同的空间内劳动、休息、就餐、庆祝。住宅的开放性使得邻居、陌生人都可以随时走进住户里,参与交际或劳动。在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空间中,人人都知道他人在白天做什么,或者经历了什么,完全没有像我们今天意义的私密性。确切地说,独处的想法是完全不可信的。[8]

因此,古代社会的生活环境拥挤不堪,普通民众对个人空间的需要是奢侈的,甚至是不敢期待的。在古老的熟人社会中,村庄之内邻里之间距离颇近。邻里对别家的家事基本都了如指掌。在现代之前,人们当然几乎没有隐私;许多人在从未获得独处的情况下生活。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处于家人、部落成员和社区的注视之下……曾经,我们生活在一个被邻居包围的地方,他们能像我们的家人一样近距离地观察我们。他们知道我们怎样穿衣、我们怎样购物、我们与谁约会,还有从我们房间传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的含义。[9](www.daowen.com)

在古老的原初社会中,所谓的“独居、独处”的隐私观念并不是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求。而只有当城市生活模式成形之后,隐私的问题才会凸显其重要性。隐私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关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这点也可以从我国农村邻里关系现状中得到验证。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已婚夫妇和七八岁以下的孩子合睡一张床。孩子长大以后,他或她先在父母屋里单独睡一张床,再大一些的未婚男孩就搬到堂屋里睡,像那些雇工一样。女孩出嫁前一直睡在父母屋里,也可以搬到祖父母屋里去。”[10]基于隐私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基础的紧密联系,经济学家视隐私为高级物品(superior good)。这是说对它的需求会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大幅增长。当人们变得越来越富裕时,他们便越希望有更多的私人空间。[11]与中国农村地区相比,在城市生活中的人们显然有更加清晰和明确的隐私意识。孩子长到几岁就会与父母分住,而且,城镇居民不会刻意打听别人家的私事,邻里之间保持一种客气的适当距离。

作为一种高级物品,隐私意识的萌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难脱干系。19 世纪末期,内战结束之后,美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尤其是到1880年之后,来自欧洲的移民和农村的人口同时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增长进入鼎盛期,仅在1880 年代,城市人口就增长了约800 万,[12]此前,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数量仅有2500 多人。1840 年,美国只有12 个城市的人口达到25,000 人以上;到1890 年,这样的城市有124 个。[13]

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是人口密度大,极度拥挤。许多在这些新工业城市的人居住在“拥挤的公寓房……和塞满人的贫民窟中。”[14]生活空间的密集和拥挤,导致每个人的私密空间都在缩小,人们对隐私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在拥挤的城市生活中,个人拥有了更多的匿名性,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在与陌生人互动的过程中进行。邻里之间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亲密,而更多的是点个头的交情,个人对别人的私事也不再那么感兴趣,“财产的扩张、独栋住宅家庭、机动车、电视电脑的发明都使得我们能够过上一种前人无法想象的隐秘生活。我们不再与邻居亲昵地生活在一起,我们无需挤公共汽车火车就能移动;我们可以一对一地享受消遣;我们无需去剧院或者与我们的邻居分享我们的口味。”[15]在现代社会,人们对隐私的合理期待也就变成可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