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13年高考宁夏卷历史题

2013年高考宁夏卷历史题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先看看2013年高考宁夏卷历史第40题。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联系1919年这个时间来看历史背景,不难发现这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表现。由此思考“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作出评析。评析的要害在于指出历史现象产生的根源,否则,无法解释历史现象。

2013年高考宁夏卷历史题

我们先看看2013年高考宁夏卷历史第40题。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爱因斯坦传》

材料二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保佑你哩。”

——《梁启超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参考答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8分)

(2)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有两种。

态度一: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

态度二: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其与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1分)

面对这道题目,我一直在想,命题意图是什么?题目本身传递了什么信息?为什么这道题目能发人深省?

(1)命题意图。

这道题由“爱因斯坦热”这个现象入手,切入口很小,能力要求很高,力图通过这道题目考查考生分析、概括历史材料的能力,考查运用所学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同时目的也在于考查考生对于历史大背景的把握,在于深化考生对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的认识,在于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困惑。这些问题具有深刻的潜在的价值观要求:学习西方过程中的取舍、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特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等。

(2)题目新在何处?

分析这道题目,不难发现,题目紧扣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困惑,即是热点,又有新意。(www.daowen.com)

第一,材料的选择独具匠心。

材料一介绍爱因斯坦热,特别是中国出现爱因斯坦热的情况,由此引出问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

把这个问题分解开来看,一是爱因斯坦热在西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二是相对论在中国传播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开篇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就是有效信息,却容易被忽视。战前怀疑,战后轰动,从探索原因的角度来看,这本身就暗示了大战结束,和平恢复,大战中先进科技手段的运用,也是爱因斯坦热的社会因素。同时,爱因斯坦的理论得到科学实验的验证,理论的科学性得到证实,也是重要因素。而更重要的大背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高度重视。

联系1919年这个时间来看历史背景,不难发现这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表现。中国人出于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状态的强烈爱国热情,对最新的科学技术高度重视,是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科学救国思潮兴起,知识分子对先进科学技术的热情高涨。其次看欧美出现爱因斯坦热的原因。

材料二介绍梁启超的态度,给出的背景是“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直接将文化类型的不同摆在考生面前。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中,梁启超的态度如何?顺理成章。由此思考“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作出评析。1920年梁启超的态度显然与前一年的态度形成对比,显然态度发生了变化,但是由梁启超的态度,放大到“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需要整体感知和概括。这样的材料需要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才能更有利于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第二,题目的设置煞费苦心。

题目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这当然是体现高考卷的选拔功能。特别是第二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

解答题目的技术要求是“评析”。评析能力是一种高层次能力要求,就此题目看,第一步是比较,发现态度的不同,第二步是阐释,即阐述观点,解释历史现象,“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引导考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评析的要害在于指出历史现象产生的根源,否则,无法解释历史现象。结合所学进行评析,是建立新材料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本质上是知识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这对于国人了解现代科学技术,解放思想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提高民主科学素养,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没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弘扬科学精神,便不会有知识界普遍关注世界科技最新成果的现象。五四运动及其后中国社会出现关注世界科技进步的新气象,读之令人振奋,中国虽然落后,但是进步知识分子在奋力探索、开阔视野、活跃思想,对西方科学的认识也逐步加深。

第三,题目的立意有新意。

1919年中国出现爱因斯坦热,是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这是引导考生把具体历史现象放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观察。材料二梁启超的看法是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反映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两个问题的思考,即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今天仍困扰着人们。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人们太多的思考。西方人在思考,中国人也在思考。西方人在思考他们的社会出了什么问题?中国人在思考到底学西方什么?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是提取有效信息。提取有效信息需要考生在阅读过程中保持一种必要的敏感,即敏锐地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性词句。材料第一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就是在讲背景,却容易被忽视。对一种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地深刻地评析,要求考生不仅要对材料做仔细的分析,而且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整体感知很重要,读完材料,想一想,梁启超对西方科技的态度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一方面认识到西方科技对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同时,敏锐地认识到西方重视科学技术,忽视人文道德建设,缺乏制止暴力的社会机制的缺陷,正所谓“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科学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带来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也被运用于战争,这正是我们一直探究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问题。这必然促使人们反思来路,寻找出路。

(3)题目传递的高考信息。

第一,题量减少,分值增大。2012年的第40题三问,分值分别为6分、9分、10分,今年的40题两道小题,分值为8分、17分。解答此类题目时必须注意对题目进行分解,如对“态度”进行评析,必须先弄清“态度”,然后评析。

第二,给考生的思考空间更加广阔。“爱因斯坦热”涉及的知识点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等,背景广阔,要求考生能够联系小现象的大背景进行思考。涉及东西方文化问题上的论战,即对西方文化的再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的再认识等层面,对历史观的运用水平要求更高。

第三,题目切入口虽小,但能力考查功能更加强大。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的解释、历史原因的分析、观点的概括和评价等。特别是第二问,有利于测查考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这给我们教学以启迪: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观点分析具体历史现象的能力。必须注重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质。

第四,必须关注学生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40题的第二问要求把两则材料中蕴含的态度都提炼出来,比较不同,然后分别加以评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