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有关高考备考复习策略的思考

有关高考备考复习策略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察能力是命题者首要考虑的问题。高考是指挥棒,只要有高考存在,高考就是导向,这个导向有利于改革中学教学,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这一认识层次,就是指导学生进行“经济政策及其作用”专题研究的目的。可以有效克服2至3天一节课,间隔时间长,学习中断,遗忘率高,蜻蜓点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知识立意设计课堂教学,新课程要求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来组织教学活动,不妨称为素质立意的教学。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由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转向培养素质为主的教学,是教学领域的深刻革命。历史教师置身其中,不仅经受着冲击与考验,而且也必须参与探索与尝试。课堂教学设计思想的转变又是整个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近几年,高考本着有利于中学教学改革的原则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对中学教学改革产生了强烈的导向作用,这已经成为中学教学改革的动力。课程改革的大规模探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大大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适应教改趋势,怎样适应呢?先不妨看看高考命题思想的改革形势特点。

高考由“3+2”模式转向“3+x”模式,不单单是考试科目的增减,更重要的是对考生的要求改变了,是由注重知识水平向注重能力水平的彻底转变,在命题思想上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不再注重学科知识的覆盖面,大部分题目很难直接在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考察能力是命题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题目的能力考察功能日益全面,一道题目即可考察几个学科的多种能力,跨学科综合题正在迅速走向成熟。

第三,题目的取材空间无限广阔,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题目已占了相当重的比例,大大超出教材的知识范围和体系结构。

第四,专题化趋向十分明显。专题的设置几乎是信手拈来,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命题,引导考生用各种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第五,学科拼盘的痕迹正在消退,不少题目已分辨不出学科属性,学科界限模糊。

第六,题目构成多样化,由文字主导型向多种信息材料综合反映的方向转变,一道题目可以由文字、图表等构成,很重视考察图表的解读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高考是指挥棒,只要有高考存在,高考就是导向,这个导向有利于改革中学教学,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再看看新课程的要求:第一,新课程要求把教材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强调学生学习范围的广泛性。第二,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教师是引导者、帮助者。第三,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应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创造动力,鼓励学生探索,强调过程,强调参与,不强调结果。第四,新课程把课堂视为课程的生长园地,问题的产生就是课程的萌芽与生长契机,强调研究,而不一定用某一学科的知识方法去研究。第五,新课程强调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教师发挥组织者和参谋的作用,不能越俎代庖。

历史课堂怎么办?在高考和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它要么处于被动地位,一成不变或改头换面;要么积极主动地探索有学科特色的教改之路,最终构建出一种全新的课堂。当前不必急于追求“教学模式”这种形式上的东西,从转变教学设计思想入手,应当是历史学科课程改革探索的第一步。

第一,把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教师要努力寻找这种联系,引导学生把目光转向现实,转向生活,关注生存需要,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探究生活现象的来龙去脉中获得探索能力和认识。如从足球赛、短跑、拳击等体育项目上黑人独占鳌头这个事实出发,引导学生了解黑人人种的起源、黑人在近代的境遇变迁、黑人争取解放的斗争等,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作用下研究教材,从图书室、网络上获取资料,综合分析,获得综合认识。(www.daowen.com)

第二,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专题归纳,鼓励学生分析问题时考虑其他学科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获得的各学科知识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融会贯通,以培养综合能力。

历史学习的目的为了学会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确立正确的生活观点,所以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去寻求答案,自己作出解释。在研究过程中培养能力,获取启示,提高认识水平。

如专题研究“近现代各国经济政策及作用”,指导学生研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其作用,新经济政策及其作用,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及其作用,罗斯福新政的政策及其作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其作用,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济政策及其作用,学生一一掌握理解后,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政策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就能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达到这一认识层次,就是指导学生进行“经济政策及其作用”专题研究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为完成研究任务,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讨论,写出研究报告,并把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这正是研究性学习应达到的目的。

再如研究“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新加坡和韩国是成功的典范,我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新加坡、韩国的国情有何特点?

(2)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

(3)新加坡、韩国经济成功起飞,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

(4)它们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借鉴时应注意什么?

这一组问题具有明显的层次递进特征,随着一个个问题在阅读讨论中明朗化,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类比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如果同时提供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效果会更好,因为视野更开阔,研究更深入,认识更深刻。

第三,从县镇中学的实际出发,推进历史课的研究学习。能否在课时安排上做些调整:将一周三节历史课安排在一个下午进行,有利于集中精力去弄懂一个问题,又不加重负担。可以有效克服2至3天一节课,间隔时间长,学习中断,遗忘率高,蜻蜓点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觉得可以打破现行的课程安排,做一些实验,如教第二次世界大战,两节课一口气学完,时间紧凑,有利于系统掌握,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省去了第二节复习前次概念的时间,可以用来组织学生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影响,深化认识。

第四,自主发展、合作探究既是教学理念,又是新课程教学结构的基本精神所在。那么教师在这个结构中的地位如何呢?是参谋、指导、帮助、向导,也是组织者,不能用教取代学,不能把学习变成接受现成的结论。学生的学习不是放任自流的自学,而是有明确目标方向的自学,是教师引导下探究真理、探求结论的思考过程。教师的指导主要是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探究是有组织的合作探究,合作是各种见解、观念的交流、碰撞、整合,是资源共享,而且教材仅仅是各种资源中的一种。毫无疑问,在这种合作式学习中,学生获得的信息量要比只看教材,只听教师讲解大得多。

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综合素质既包含学习习惯、学习研究能力、思维品质的提高,也包含各种精神素养的提高。这些具有基础性的素质又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增长积累着条件。课程是一条途径,是一块园地,是一座桥梁,历史课程应当通过改革探索这条最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