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应对?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应对?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教师都乐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可是他们反映,学生提不出问题。而且教师认识到,学生提不出问题,学习就成为一件盲目的事情,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习这些内容应当弄清什么。实际情况表明,许多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近代中国人民生活变迁”的教学中引入材料,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是个艰苦的过程,教师应当有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应对?

许多教师都乐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可是他们反映,学生提不出问题。而且教师认识到,学生提不出问题,学习就成为一件盲目的事情,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习这些内容应当弄清什么。老师们还认为,学生提不出问题,不仅自己不了解学习的症结在那里,而且连老师也难以明确知道学生学习的症结在那里,这就导致了教学的盲目性。实际情况表明,许多学生不会提问题。他的表述不像一个问题。他有困惑,却难以表达清楚。因此,我们需要从最基本的提问技巧开始培养。比如大部分问题都要运用疑问词: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有哪些……为此,需要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启发性教学语言:

“我们一起来读教材,看看有什么问题?”

“你的困惑在那里,我们一起来看这是个什么问题?”

“谁发现了问题,赶快提出来,供我们大家思考?”

“发现不明白的地方,赶快告诉大家,如果你提出的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不仅是你的聪明,也是你的贡献。”

“关于这个问题,谁有什么想法,请贡献出来。”

“从这个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道理?”

“我们对这样的解释满意吗?如果不满意,我们怎么办?”

“我们还有什么解决的办法、途径?”

“哪位同学有更好的解释?”

“你发现我们学习这课书是要弄清一个什么问题呢?”

……

实践证明,这些教学语言的使用,是很有效的培养问题意识的技巧。在这些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中,渗透着教师的热切期望和真诚鼓励,而且向学生传达了一个理念: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是个人对集体的贡献。如果这种理念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那就大大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师只要细心地品味教材,不难发现,教材对许多历史现象的解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甚至是难以理解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你对这样的解释满意吗?你能为这样的解释找到哪些依据?你还有另外的解释吗?比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历来就有许多解释,教材只选取了其中的一种,怎么令人满意呢?因为造成一种政治运动结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能会有学生提出:“对辛亥革命的失败,孙中山个人应当负什么责任?”引导学生超越教材去探究,培养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这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

在“近代中国人民生活变迁”的教学中引入材料,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www.daowen.com)

“女学生周某某,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师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

你读了这则材料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

(1)这个材料属于什么题材?

(2)材料中周某某和当时多数中国女子相比,有什么不同?

(3)周某某接受教育的经历、工作、发表征婚启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4)民国8年是公元多少年?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件?这个事件与周某某征婚有什么关系?

(5)周某某的择偶标准是什么?由她的择偶标准推知,她想要怎样的生活?

这个材料的教学功能在于第一,学会判断历史材料的题材。这是获得历史信息不可或缺的能力。第二,周某某征婚,根据时间推知,是1919年,这一年发生了五四运动,而五四运动的思想前提是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女子的权利意识觉醒了,要求婚姻自主,这是解放思想作用的典型体现。第三,周某某受近代教育,背景是辛亥革命、民国初年社会的变迁,可见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第四,引导学生思考:周某某的做法是否表明婚姻自由被广泛认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被摒弃?若不是,为什么?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周是知识分子、新女性,这在当时教育没有普及的中国,属于极个别现象,不是广泛存在,而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更长的时间。

培养问题意识是个艰苦的过程,教师应当有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教师自身应当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确立以问题推进教学的理念,具有不厌其烦地鼓励、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耐心。我们需要给学生传授编制问题的技术。问题一般有三个部分构成:情景—对象或主体—疑难。情景是问题产生的具体历史背景,对象或主体是人或事物、事件,疑难即我们的困惑是什么。对象或主体使人的思维迅速聚焦在具体的点上,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结,引发回忆。

举个例子,中国和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这种不同对独立后国家的发展道路的选择有什么影响?

在这个问题中,第一句是情景,其中的“中国和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是问题的主体对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有什么影响?”是疑问所在。明确了疑问所在,就有了探究方向。

学会提问题,也可以从最简单的标题转化开始培养。如学习一个历史事件,一般来说,可以迅速地转化为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过程怎么样?有什么历史影响?又如学习“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问题明确了,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逐个解决,也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