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修身策略和性教育活动

大学生修身策略和性教育活动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分阶段进行,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和各专业的不同特点与不同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活动。因此,高校应该承担起培养大学生行为习惯的主要责任。高校要分析大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规划,做出全面部署;统筹各种资源,推进大学生养成教育,形成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长效体制。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前提是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管理不仅能保障育人工作正常进行,而且能使育人活动有正常的秩序。

大学生修身策略和性教育活动

(一)针对性教育活动

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反复灌输道德观念的理论课程,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突出,而丰富多彩的集体教育活动更有生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塑造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养成大学生的道德能力。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分阶段进行,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和各专业的不同特点与不同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活动。入学初的军训可以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低年级着重培养个人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到了高年级,着重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使大学生在思想上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就业实习阶段,应当培养大学生的适应和处事能力,培养创业竞争意识,为就业做全面准备。

(二)教育过程的资源统筹

教育需要系统地开展,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参与其中。因为大学生处于人生承上启下的特殊时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配合,哪一方面都不能留下空白,否则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观念就会乘虚而入,使整个养成教育系统前功尽弃。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来看,由于大学期间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高校度过,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相对来说被弱化。因此,高校应该承担起培养大学生行为习惯的主要责任。高校要分析大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规划,做出全面部署;统筹各种资源,推进大学生养成教育,形成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长效体制。

(三)持之以恒的行为训练(www.daowen.com)

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要重视行为训练,因为习惯是后天不间断训练而形成的,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做相应的正确的行为习惯训练。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场合为大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在行为训练中要讲究方式方法,可以总结为三种:一是“中心扩散法”。使用这种方法之前要先分析相关的习惯,什么习惯是最核心的,把核心习惯抓准了,其他的好习惯顺其自然就形成了。二是“阶段法”。不同的行为习惯要视其特点在大学不同的阶段实施,在大学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达到训练成果的最大化。三是“循环法”。由于习惯形成具有长期反复性,因此行为训练要有持续性,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重复的行为习惯训练,以巩固前期训练的成果。这三种方法在行为训练中可以结合利用并循序渐进。在行为训练前做好理论分析,行为训练时讲究方式方法,在阶段性和全部行为训练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不断完善的行为训练方法。

(四)健全的规章制度保障

相应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保障教育顺利圆满地进行,更能规范和引导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前提是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管理不仅能保障育人工作正常进行,而且能使育人活动有正常的秩序。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全面,要全面覆盖大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上课制度、寝室宿舍制度、奖惩制度、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等。二是要细致,规章制度制定得越细致越明确,操作起来越方便,越不容易产生歧义。三是执行起来要严格,要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负责规章制度的执行。在纪律严格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知识问答等活动方式让大学生对规章制度有详尽的了解,进而可以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创造出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在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这不仅能让规章制度更加完善,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