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代表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是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确保顺利、成功度过大学生活的重要基础。为了达到身心健康这个目的,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制度
有规律地生活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这对促进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大学生要自觉遵守并主动适应学校的作息制度,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有的同学习惯在晚上卧谈,结果第二天上课时精神疲惫,根本无心听课。长期如此,不仅影响学业,还容易引起失眠,甚至引发神经衰弱症。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睡眠时间一般应每天不少于7个小时。如果条件许可,午饭后可以小睡一会儿,但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
2.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
在学习专业课文化知识之余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不但可以丰富课余生活,还可以放松心情,增加生活乐趣,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听音乐、跑步、打篮球、踢足球等活动都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但旷课去打球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在大学里还是要以学业为重。
3.保证合理的营养供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大学生“饮食不良”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规律,很多同学早晨起床比较晚,有的索性不吃早饭就去上课,有的则在课间休息时随便吃点零食。大学生主要在食堂就餐,但食堂就餐时间比较固定,常有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错开了就餐时间,于是就以饼干、面包来代替,久而久之导致营养不良。二是暴饮暴食。大学生拥有部分经济支配权,兼有学校人际交往活动等,对自身饮食放开权限,大吃大喝,偏食挑食,容易造成生理不适。营养学专家研究证明,早餐吃饱、吃好,对维持血糖水平是很必要的;用餐时不能挑食偏食,要加强全面营养,还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4.改正或防止吸烟、酗酒、沉溺于网络游戏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为一名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要自觉抵制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一切都要围绕学习这个首要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喝酒打架、沉迷网络,社会青年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大学生一定要远离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好好把握自己的大学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5.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节俭是一种美德,它不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节俭,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身上出现了奢侈和浪费的不良行为,对于身边的事物不懂得去珍惜,有的同学花费大量的金钱去追求名牌商品,过度消费。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大学生成长。
(二)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的修养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谦虚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文明礼仪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根基,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臂膀。大学生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
文明礼仪的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有:
1.尊敬他人
主要表现:(1)见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2)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3)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4)未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
2.自律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的交往过程中要礼貌待人、表里如一,不让脏话溜出口,不让陋习校园留。同时,要学会自尊、自爱、自立和自强。在逆境中不自卑、不气馁,更不自惭形秽、自暴自弃;在顺境中不自负、不自傲,更不目中无人、忘乎所以。要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争取超越自我,为班级和学校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3.真诚
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主要表现:(1)要诚实守信,说过的话就要努力去做到,要言行一致,这样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2)答应同学的事情确实难以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时归还。
4.适度
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说话、做事要举止文明,适度得体,掌握分寸。主要表现:(1)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2)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3)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4)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上课回答问题错误时,不起哄、不嘲笑。(5)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做到文明喝彩。(6)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不在桌子、凳子上乱写乱画乱贴。(7)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www.daowen.com)
(三)公共意识培养教育
1.形象与公共意识
公共关系最主要的是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以提高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当塑造良好的形象,培养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的意识。
2.传播与沟通意识
大学生将来能否在职场上如鱼得水,与是否具有传播与沟通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大学生要想立足社会,将自己的所学服务于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提前就是自己应首先被社会所接受。把自己展示给他人,更多地了解他人,这样他人才能认可你及你的技能,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传播与沟通意识。
3.协调与团体意识
只有个人与所在的组织能融合为一个协调的、良性发展的团体,这个组织才是强大的。个人的作用因为组织的发展而得到发挥和放大,以至最终达到自我超越。因此,协调与团体意识也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
(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基本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1.认真预习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这是不对的。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预习可以加强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预习时应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笔记。
2.专心听课
集中注意力听课非常重要,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式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
3.及时复习
及时复习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论语》说“温故而知新”,就是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的收获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
4.独立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能否应用,这些需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切磋交流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6.总结归纳
每章节的知识点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要进行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它有良好和不良之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使人受益终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可能会助长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贻害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