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异常的评估原则
郭念锋提出了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通俗的理解就是内心所想与付诸行动表现为一致,个体的所有内心活动、外在行动与环境能保持一致性和统一性。
(2)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个体的认知、情绪、意志等各种心理过程之间要具有协调一致性,才能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一旦形成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一个人的人格突然发生明显的变化,即暗示该个体的精神可能出现问题了。
以上三条原则中任何一条遭到破坏,都可视为异常精神活动的征兆,应到专业精神病医院就诊,以便使患者得到正确的早期治疗。
(二)心理健康的诊断标准
1.医学标准
临床症状、表征和脑电图、脑血流图、头部X线、CT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可以为判断当事人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提供参考。另外,也可以根据医学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当事人的心理表现符合某一类疾病的症状,也可判定其属于心理异常。
2.社会适应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包括了社会适应良好。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日常事务,能自如地生活、工作、学习、交友。反之,如果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出了问题,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不能胜任自身的工作、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不能与人交往,甚至其言行表现出与大众的习惯、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不相符合的方面,从这个层面上讲,就基本上可以判定此人出现了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3.内省经验的标准
有经验的心理医生比经验不足的心理医生,在判断个体的心理正常与否时会更准确些。经验的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心理医生的内省,心理医生作为心理健康者,凭自身的自知能力、生活阅历和临床经验,判定来访者的心理状况;另一方面是指当事人的内省,即个体感觉自身出现了焦虑、抑郁、恐惧、烦恼等情绪,不管外人看待自己是否正常,只凭自身的内心感受感觉到不适或精神痛苦。
4.量化标准
量化标准大多是根据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制定的,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所测量的心理能力并不完全相同。此外,心理测验的分数也常受心境、期望、动机、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统计学标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也不是绝对合适的。使用心理量表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心理评估和心理诊断不能仅凭一个心理测量表或某一种方法完成,一般都是综合几种方法的评估谨慎给出的,因此测评者不能只凭一个测量表的结果就给自己贴上对号入座的标签;二是测量的结果不能用于说明一个人长时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因为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是动态的;三是注意选择不同类别、不同参测群体的心理量表,从比较中看结果相差多大。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有些同学在碰到心理问题时常常会步入一个误区——认为自己“有病”“精神病”。其实心理问题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是一般心理问题的简称,就是人们所说的“心理困惑”。每一个人都会在不同时期不定期地体验到心理困惑,换句话说,所谓的心理问题就是心理正常前提下的轻微异常状态。一般心理问题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情境性、偶发性(暂时性)、无病理性。心理障碍通常是一般心理问题累积、演变或脑损伤的表现和结果,心理障碍者应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帮助。
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般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大学生活适应问题、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恋爱与性问题、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1.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进入大学后,吃、穿、住、行等方面都要自主独立进行。但有的同学自理能力较差,抱怨打水太远,吃饭太挤,洗衣太累;有的同学不习惯住校,觉得在寝室很别扭,不能按时熄灯,感到睡眠不够;也有许多来自外省市的同学,对当地的饮食不习惯,气候不适应,语言又不通,感到人生地不熟,产生“想家,想亲人,想高中同学,想回家”的迫切愿望,流露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与依恋之情。从一名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同学们不仅面临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变化,还面临着人际交往方式的重新建构,不但要从心理层面去适应大学生活,还要从行为方面去适应新的环境,以确保顺利度过由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的“断乳期”。
2.学业问题
【案例故事】
不学我不喜欢的专业(www.daowen.com)
陈某某,男,化材学院大一学生。“我现在的专业不是我喜欢的专业,我不喜欢这个学校,我都没填这个专业,我在高中就是因为化学不好所以选测物(理)、地(理),现在却在读化学专业,太讽刺了!将来我能做什么?我不要学,我不想读书,我什么也不想做……”
【分析】 这个同学对自己就读的专业缺乏兴趣和热情,对未来职业前途感到茫然,由此失去了方向感。可以看到,该生的认知特征是拒绝和否定,他拒绝接受所学专业,拒绝面对专业学习,甚至泛化到所有学科,他的情绪状态是低落、压抑、懊恼,他的行为方式是“抱怨+逃避”,放任自己受消极情绪主导,通过抱怨来掩盖自己逃避、不作为的事实。亲爱的同学,假如你或你的同学也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你会怎么做呢?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问题和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显著的。不少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进入大学后,完成了多年的学习目标甚至是人生目标,觉得一下子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学习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总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被动地学,而静下来想为什么学时会感到很苦恼。中学阶段的学习老师从第一页讲到第二页,从例一讲到例二;大学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大学生的学习也由被动变成主动,即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一节课下来教师提供的信息量很大,会让部分学生感到难以消化。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他们的负性情绪对自己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成绩不理想,于是索性放纵自己,逃课或者迷恋网络游戏。
3.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沟通不良、交往恐惧、人际冲突、人际关系不适、缺乏沟通技巧等。一方面,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如何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有的学生在交往中因自负而不屑交往,因恐惧而不能交往,因自卑而不敢交往,因孤僻而不想交往,但人的“社会性”的本质,是与此相违背的,因此会感到孤独、痛苦。有的学生虽主动与人交往,但太过任性、偏激,喜怒无常,或者过度防御、敌视,造成人际不协调,他人难以忍受。“自我为中心”是造成人际问题的“头号杀手”,“90后”大学生崇尚自我,习惯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去认识人和事,相当部分大学生主观性强,在待人、接物、处事方面只关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而忽视别人的处境和利益,很少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4.情绪问题
大学生情绪问题,一般是指大学生的消极情绪或称负向情绪,是基于不幸事件而引起的悲伤、痛苦,长时间持续不能消除的状态。稳定的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反应,是学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若大学生的负向情绪高于正向情绪,就需引起重视。大学生情绪问题主要有焦虑、抑郁、愤怒、嫉妒等。
焦虑是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或是对自尊心受到潜在威胁的担忧的反应倾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而产生的不安感,是紧张、害怕、担忧混合的情绪体验。焦虑是人常见的情绪状态,对人的影响是复杂的,既可以成为大学生成才的内驱力,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中等焦虑水平者比低焦虑和高焦虑水平者更能取得好成绩。焦虑的表现有两方面:主观的焦虑体验,指焦虑者无缘无故地紧张、不安,总是担心什么事情要发生,心情沉重,心里似乎压着一块石头;外显行为,指焦虑者注意力不集中,无特定目标的不安和惶恐,反应迟钝。
抑郁是精神受到压抑而产生的较持久、消极的情绪状态。一般而言,性格内向孤僻,多疑多虑,不爱交际,生活遭遇挫折,长期努力得不到报偿的人易陷入此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郁郁寡欢,兴趣丧失,食欲减退,失眠等。
愤怒是对不愉快刺激的自然反应,是一种反抗准备。一件不愉快的事、一句不中听的话、一场输掉的比赛,都可以惹发愤怒,甚至强烈的攻击行为。学生违纪打架多源于此。
嫉妒是因他人在某些方面胜过自己而引起的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体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嫉妒是万恶的根源,美德的蟊贼。”嫉妒一般表现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
5.恋爱与性问题
大学生恋爱现象已十分普遍,据了解,如今的大学生中谈恋爱的不少,但由恋爱走向婚姻的比例很小。大学生在恋爱与失恋时,引发的各种偏激行为也时有发生,如恋爱嫉妒心理、失恋自杀、因情他杀等,如何在大学期间做好恋爱心理的调适也是大学生应该面对的一个新问题。恋爱问题表现为单恋、失恋、多角恋纠纷等。有的大学生单相思,一厢情愿,充满幻想,害怕遭到拒绝或再次遭到拒绝而不敢袒露心迹,宁愿自己生活在幻想中不能自拔。失恋的学生难堪、羞辱、失落、痛苦、不甘,无法接受失恋的现实,继续纠缠,不思饮食,无心学习,影响身心健康,严重者还会出现自杀和他杀现象。
青春期性生理的成熟,必然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渴望获得异性的好感与承认,产生性幻想、性冲动等,用自慰的方法解决自身的生理冲动,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应,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错感,把性与不洁、不健康联系起来,从而不能接受自己。有的大学生沉迷于性幻想、自慰不能自拔,以致呈现病态。
6.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1)心理危机。在大学阶段,学生面对意外事件,如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2)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困难学生不仅经济困难,还可能学业成绩不理想,从而产生自卑、自责甚至仇视等心理。有的学生因过度的自尊而不愿写困难补助申请,害怕别人知道其经济拮据,心理负担很重。经济条件影响与制约着他们的成长,自卑、过多的自责使部分学生不能走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阴影。
(四)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通常是一般心理问题累积、演变或脑损伤的表现和结果。与一般心理问题相比,心理障碍具有以下特点:与特定情景无必然联系;持久性与特异性;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心理障碍者应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与咨询帮助。
心理障碍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它一方面包括轻微的心理问题,例如,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表现为遭受挫折后的沮丧,亲人死亡后的悲伤,人际关系紧张引起的烦恼、退缩、自暴自弃,或者表现出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往往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且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包括比较严重的心理活动紊乱,例如,由各种躯体疾病和各种物质(成瘾物质、某些药物或毒物)引起的继发性精神障碍,以及尚不知道原因的原发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等。心理障碍几乎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
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感觉障碍,包括感觉异常、感觉消失、感觉倒错、感觉变异、感知缺失、幻觉、感知综合障碍等;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奔逸、联想散漫、思维破裂、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中断、思维幼稚、自创新词、妄想、强迫思维等;注意障碍,表现为注意增强、注意涣散、注意固定、注意狭窄等;记忆障碍,包括记忆增强、近事遗忘、远事遗忘、癔症性遗忘、错构、虚构、记忆歪曲、妄想性回忆等;情感障碍,包括情感高涨、易激惹、情感低落、情感倒错、强制性哭笑、表情倒错等;意志障碍,包括意志增强、意志减弱、意志缺乏、意向倒错、病态疏懒、偷窃癖等;意识障碍,包括意识混乱、嗜睡、昏睡、昏迷、精神错乱、神游等;自我意识障碍,包括人格解体、多重人格、人格分裂、交替人格等。[1]
[1] 参阅傅安球编著《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