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面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且女大学生的职业认知状况间接地影响着其职业选择,进而影响其形成不同的职业价值观。

全面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从女大学生自身出发,全面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最大的敌人不一定是外来的,很可能就是自己。女大学生必须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自我的职业素质,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要与生活目标相结合,将职业发展规划融入个人的人生发展中,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女大学生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首先,应改变职业价值观,提高心理认知水平。职业价值观是指个体对职业意义或工作目的一种看法、认识、评价,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成分。女生的自卑心理、依赖心理、自暴自弃或好逸恶劳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职业发展,错误的职业价值观影响了她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自我认知就是正确地认识自我,要求女大学生在择业前,对自身情况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特长、兴趣爱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准确定位而少走弯路。并且女大学生的职业认知状况间接地影响着其职业选择,进而影响其形成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同时要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职业社会,要明确选择某一职业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从而形成自己的职业选择。提高女生认知能力就是要发展女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言语表达能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提高女生的心智水平。通过职业训练和工作岗位实践,逐渐训练她们形成敏锐而细腻的观察力、稳定而持久的注意力、清晰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精确而长久的记忆力、复杂而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广泛而丰富的想象能力,促进她们智力因素的发展,充分发挥女性的智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女性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高校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的体系

高等学校应不断加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加强女大学生专业发展能力培养,加强女大学生求职择业技能指导,提升女大学生求职择业技能。高等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女大学生求职技巧的指导:教会女大学生如何运用自身的交际能力尝试申请那些主要保留给男性的工作,巧妙应对招聘时的性别歧视;教会女大学生在搜索职业信息和职业选择时如何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帮助女大学生学会恰当处理双重角色的策略,如时间管理的方法;帮助女大学生学会如何辨识和应对工作环境中同事及上司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帮助女大学生学会澄清自己的生活风格,并能够朝向自我独立价值的发展;引导女大学生通过学业不断晋升,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延伸或者向管理领域扩展;引导女大学生从事弹性工作,避开生育期;帮助女大学生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和自负心理,锻炼吃苦耐劳精神等。

三、家长要成为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坚强后盾

女大学生经过在大学本科阶段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基本上已具备了一定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而且对待求职和就业也有自己的主见。她们在职业发展中大多数都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自主选择职业,此时家长不宜过多地去限制和干涉她们的选择,此时她们最需要的是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如果家长在女儿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能够给予她们适当和积极的引导,在理解的基础上尊重她们的选择,这将会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加大胆地去迎接挑战,更加主动地去寻求就业机会,并且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更自信。在女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斗争中,特别是当她们在求职的过程中受到挫折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作为家长在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关注她们的各种问题,不要因为自己工作的忙碌,而忽略了对她们的关心。要主动去关心和了解她们求职的具体情况,通过沟通和交流,家长可以对她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良好的发展势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通过沟通和交流,让她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挫折而引起的痛苦情感能够得到有效的释放,给她们最温暖的亲情,让她们感觉到家长就是她们职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四、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政策

建立和完善女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企业用人机制,为女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来保障女性的自身权益,但在实际的落实中依然不够理想。立法机构应更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有关民权和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地增加有关维护女性职业发展的法律条文。执法部门和劳动部门要加大对用人单位用人情况的监督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国营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监督力度。可以尝试在国营企事业单位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采取政府调控的措施,规定国营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必须招聘女生的比例,对于没有完成性别比例招收的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缩减其第二年进人指标等措施来约束用人单位的进入随意行为。对于在用人时不搞性别歧视的各用人单位,政府可以在其单位发展方面优先考虑提供相关支持。

参考文献

[1]郭敏.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www.daowen.com)

[2]陈姗姗.当代女大学生职业理想探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8.

[3]王勇慧.女大学生职业角色刻板印象研究[J].青年研究,1999(9):28-34.

[4]王晓萍.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5]黄爱玲.当代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心理障碍教育对策[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1):1.

[6]赵永乐,刘保平.双性化人格理论与女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学版),2007(2):83-86.

[7]魏文风,闫京华.从职业选择心理特征观察女大学生职业发展[J].人民论坛,2013,29:16.

[8]沈伟哗,朱晋伟.女大学生职业素养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1.

[9]王凤华.论女大学生职业能力建设[J].求索,2004(3):164-165.

【注释】

[1]方璐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