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商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的新途径
根据德国双元制能力本位教育思想,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其中,基本职业能力是从业能力,包括与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具体专业以外的能力,即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拓展和延伸。它面向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职业岗位或劳动组织发生改变后,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个能力仍然存在。“工商融合”定位于思路和方法、社会和责任、个人与集体、经济与法制等关系和实际体验的培养,当职业岗位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动的时候,个体不会因为原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老化而束手无策,而是能在变化了的环境里积极寻求自己新的坐标起点,进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拓展了各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外延,对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独特意义。
(二)工商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人文化和专业论的统一(www.daowen.com)
职业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化强调教育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多变社会的需要,以及个体自身完善的需要,不宜局限于特定职业领域,其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三点: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标;职业教育有使人局限于特定职业领域的危险;避免这一危险的有效方案是增强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和教学。工商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专业论的人文素质教育化,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通过学生的具体职业活动界定知识和能力范畴,依据认知结构和技能结构建立附着点或载体,建构工商融合的人才培养教学内容,通过把具有人文素质教育化和职业素质特点的“工商融合”课程融入到成熟的课程体系中,达到人文素质教学化的目的。
(三)工商融合是一种新型的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岗位需求的实时性与人才培养滞后性的矛盾,行业产业技术进步的不同层面催生了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层次化的矛盾,不同的岗位和职责以及企业的文化对人才需求的复合化与专业化的矛盾等,都给目前广泛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工商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贯通,打通传统“工”科与“商”科培养的藩篱,面向岗位的复合化、动态化,培养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种类、工作岗位内容和更新速度的多重变化的综合能力,超越和突破知识本位观,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实现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综合发展,更好地服务和适应社会,是一种实现复合型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