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
培养目标是指学生经过一定的教育与培训过程,最终达到的状态式标准。培养目标有层次、类别、范围的限定。
1999年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提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基本要求:高职高专毕业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具有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职业教育日益关注人的个性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也从单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门技能和专业能力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方向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追求工具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的统一。这种趋向必然促成各种课程观的有机融合,人才培养目标逐渐从原先单一的技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呈现出“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发展的总趋势。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确立了“育厚德之人、炼强技之才”的校训,把教育的发展回归到人的发展的本位上来。其中,学院把以人为本作为办学理念的核心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开展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重塑高职院校的品格和价值取向。学院认为,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体现在高职人才培养上,就是要以育人为本,把学生当人看,把学生当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看,把学生当目的看,把学生当有其价值、尊严、需要、兴趣、个性和自主性的主体看。
具体来说,以育人为本,就要求高职院校紧抓“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加强通识教育,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把他们培养成为既有技术又有文化,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既有职业资格证书又有事业心和开拓心,既会工作又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培养适应性强的人
在教育理念上,国外职业教育十分注意教育与训练的区别,反对过于注重实用和功利,强调关注人性的和谐与人格的完善。例如,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指出:“即便是最下层的临时工也和受过最好教育的人一样具有同等的、原始的人性,人人都有人的尊严。”雅斯贝尔斯则对训练和教育进行了严格区分,他认为:“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也即训练是传授某种技艺,教育则是给人提供某种精神品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忘掉的,但培养的品性却不可能被忘掉。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则认为:“事情若过于注重实用,就反而不切实用”,“任何教育如果只是为了传授技能,这种教育就是不自由的、不道德的。”所以,他非常反对单纯的职业训练,认为狭隘的追求工作效率并没有考虑工作的理智成分,这种训练导致学生的能力十分单一,甚至比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更缺乏适应性。他说:“如果要训练儿童获得过分专门职业的效率,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当这种职业改变它的方法时,受过这种训练的人就会落后,他们甚至比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更缺乏适应的能力。”爱因斯坦也强调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照我的见解,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
在教育实践上,国外职业教育面临着时代快速变迁带来的挑战。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和英国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在《大象与跳蚤:预见组织与个人的未来》中都阐明,在西方发达国家,知识经济逐渐取得主导地位,新兴的服务业蓬勃发展,过去从一而终的职场模式不可能再出现。以往雇佣条件的基础是稳定性,但现在却变得没有保障。有研究表明,如今进入劳动市场的美国青年一生将更换11次工作。对于这种变化,“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的研究小组”在1984年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新技术革命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的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为未来所做的最好准备不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的狭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美国社区学院未来委员会在《建设社区——对一个新世纪的展望》的报告中称:“加强人文通识教育是社区学院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尤其应指出的是,社区学院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为生产性的职业作准备,而且要使他们超出自己狭窄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并使他们过一种有尊严和目标的生活。”此外,从世界劳工组织制定的新一代工作者能力要求,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制定的国民能力标准中,不难看出,为适应未来职业变化的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已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www.daowen.com)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应该认清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做好通识课程的改革与整合,提高通识课程的品位和受尊重性,利用多种途径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知识,唤醒学生心灵,提升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借鉴世界高职办学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养成全球视野与本土情怀,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感,培育文化自主与文化创新意识,使他们不仅成为已有职业和岗位的追求者,而且成为未来职业和岗位的创造者。
(三)社会学习终身化与职业岗位的频繁变换的需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是人整个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分教育,是一个阶段性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是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共识,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阿而温托夫勒曾说过:“21世纪的文盲将不是不能读写的人,而是不能学习,不学习和不能重新学习的人。”在这样一个学习化的社会里,终身学习或继续学习的能力是一个人能力品质中极其重要的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仅仅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的最初阶段做准备是不够的。随着各种新知识、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人们还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学会处理新信息以应付工作或学习当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而通识教育为进行不断的再教育提供了认识基础和技能,它更注重学习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扩充了学生学习生活的经验。因此,通识教育是非常适合终身学习过程的。而一个人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对职业岗位的转换来说,在当今社会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际经济组织的权威研究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报告,多数研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范围的职业岗位更动会比以前更加频繁,人一生从事一种工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一个人在业期间内平均更换4~5次工作岗位,在我国也存在类似的情形,这一客观趋势迫使大学注重培养有学习能力,有较强发展后劲的人,以适应职业岗位频繁变换的要求,为此,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选择。
(四)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对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以往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将职业能力与技能相混同,认为培养学生某一项操作技能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侧重于培养学生某一项专业技能或实践操作技能。而21世纪不仅需要劳动者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更要具备与之相应的能力结构如创新能力、公关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其他能力。
教与学的过程服务于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集中表现为培养对象的规格,即特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主要分布在以下几类岗位上:①专业技术岗位,如工艺工程师、施工现场工程师、高科技术装备维修人员、数控机床编程与维修人员;②经营管理岗位,如作业长、车间主任、建设监理;③经营业务岗位,如中高级会计、市场预测、成本核算、证券交易、投资咨询;④智能操作岗位,如集中控制室运行人员等。
这些岗位在人才的智能结构上应有如下的要求:①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不必达到工程型人才的要求,而是更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②机关的专业知识要更宽广,因为技术实践问题更为复杂,更为综合,如工艺工程师除需要具有工艺知识外,尚需要更多的经济、管理、劳动保护、文字与言语表达等知识和能力;③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具备解决现场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④由于生产现场往往是协同工作的群体活动,还应具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格与人才素质要求上可以看出,如果学生仅仅局限于专业课程的狭窄领域,即局限于知识结构的范围之内是无法胜任其工作岗位,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必须以专业教育为主线,以创新教育为目标,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实施全面提高多方面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才能适应职业岗位群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提出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