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情况
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服务于社会经济,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回顾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1996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经济呈高速发展态势,在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出现了一批由中心城市举办的新型地方性大学——职业大学,这就是我国最早的高职学校。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高职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从此,高职教育的发展有了政策上的保证。
第二阶段:1996~1998年。1996年,《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来改革、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办高职班作为补充(简称三改一补——改革、改组、改制、补充)。在这一阶段,高职教育得到了新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1998年,教育部提出了三多一改的方针,即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高职,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真正办出特色,高职教育由此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从1998~2003年,全国高职教育招生人数从43万增长到200万,在校学生数从117万增长到480万。短短5年时间,分别增长3.7倍和3.1倍,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2.3%和42.3%。全国共设置普通高职学校908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8.5%,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职学校的格局,成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以上政策发展和数据看,我国的高职职业教育在不断发展。时至今日,我国的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少数重点中专学校开设的高职班,部分普通高校内试办的高职班和一批民办高职学校,即我国高职发展的“六道车”,尽管办学形式不一,但都力求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基本特色,即,面向基层培养出第一线的实用人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和及时调整专业;职业岗位以能力为核心确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基础课以必须和够用为度;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前的实践训练,毕业就能基本上岗工作;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
(二)我国高职教育主要人才培养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在学习和借鉴国外流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五阶段模式
五阶段模式是借鉴国外先进的高职教学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五个阶段,设计开发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
(1)市场调查分析阶段 此阶段的工作分为两项:一是市场调查,主要研究国家特别是本地区的有关政策,调查人才市场需求,正确作出专业设置的决定;二是专业开办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根据人才需求,决定培养方式、学制等,并进行经济分析,决定是否开设此专业。
(2)职业分析阶段 根据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原则,应用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方法,进行培养目标专项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分析。各个专业从现场聘请优秀第一线人员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确定某职业和岗位所需的能力领域和技能,并最终形成一份职业能力图表。
(3)教学环境开发阶段 由教学环境开发专家、行业专家和教师组成教学环境开发小组,开发教学软件和硬件两种环境。教学软环境包括技能分析、技能组合分析、教学进程计划、技能整合学习指导书。教学硬环境包括教室设计、实训和实验场所设计、资料室设计、实习基地建立等。
(4)教学实施与管理 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入学水平测试、制定学习计划、实施学习计划、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教学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增设市场、教学开发与评估和学生就业咨询等部门;第二,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第三,教学设施设备和工具等要存取使用方便,便于指导教师观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第四,建立健全学生学习档案管理制度。
(5)教学评价与改进 教学评价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保证模式的顺利运行和周期提高。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培训目标评价、教学环境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评价的评价等。
总之,五阶段职教模式针对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在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开发、教学实施、管理与评价等五个阶段,均较CBE,MES等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发展和创新,得到职教专家的高度评价。
2.产学研结合模式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理论教学以学校为主,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模式。产学研是高等学校为实现其社会职能,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与社会其他主体所进行的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发展相结合的多角度、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的现代办学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实质,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产学研结合的宗旨是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不单纯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主要是在学习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1)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兴起,从根本上讲正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2)产学研结合模式在我国的主要实现形式
由于我国的国情和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许多高职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实际,结合学校实际,对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实践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形成了符合我国特点的形式。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有校办产业基础的学校,把人才培养与校办产业的发展统筹起来。学生进入校办产业学习和进行技能训练。②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建立学生实训基地,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比例,分阶段进入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③引进企业到学校创办生产性实习工厂或学校自办实习工厂,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习场所,实现产学结合方式。④引进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体系,实行双证制,推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⑤建立科研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实用技术开发,提高校办产业科技水平。同时,开展应用研究,为高新技术产业化作贡献。推动产学研人才培养要素的互动,为培养高职人才创造条件。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也在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几种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合作教育模式。第二,“厚三明治”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其安排一次较长时间的实践活动,一般为一学期至一年不等,如有些学校进行的“2+1”形式。第三,结合实际任务的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用人单位提交的实际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形式由于任务量和时间长短不固定,需要一个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体制。
(3)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主要运行方式
①建立产学结合,校企联合的办学体制。首先,实行专业实体化,建立责权利相统一、教科产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根据社会和市场要求设置专业,建立集教育、教学、科研、开发于一体的专业实体。其次,校企联合,优势互补。联合办学,在学校办厂确有困难的情况下,建立校企联合的模式,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主要在学生生产实习环节、在学生就业、企业用人上结成对子,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培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三,主要在办厂上与企业加强联合,学校利用企业的优势,建立校办工厂,既成为企业的协作厂,又成为学校学生实习基地,有力提高了学校办学条件。
②抓好教学科研活动,搞好综合开发。抓好教育科研活动,增强办学效益,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开发新产品,开辟大市场,学生获得谋生的本领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住脚,才能有发展。注重产品开发,培养学生技术攻关能力,师生共同攻关,在生产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操作,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
③实施模块教学,瞄准社会需求,贴进生产实际,加强技能培养,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要做到四个优化:优化教学内容,主动面向生产;优化教学过程,突出能力培养;优化教学手段,加强电化教学;优化教学检测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通常是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就业导向明确,企业参与程度深,能极大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是一种产学合作的高层次形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最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领域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的新热点。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①学校和企业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订单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通过签订用人和人才培养的订单,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学校保证按照企业需求培养人才,企业保证录用合格人才。
②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和企业根据市场变化、企业及学生的需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共同制定一个符合三方(培养方、委托方、受教育者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对订单的具体化和细化。
③利用双方教育资源,共同培养人才。为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订单及职业岗位的要求,保证企业用人的质量,校企双方都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条件,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
④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校企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企业获得“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人才,保证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必须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
(2)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www.daowen.com)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和提升,其实践需要一定的基本条件、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等作为支撑,不是所有情况下和所有高职院校都能进行的。
①要具备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条件。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企业的需求与支撑,一定的办学和专业优势,完备的实践教学基地,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证融通的教学体系,畅通的信息网络。
②建立适应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组织体系。在组织结构上将教学、生产、科研融为一体,以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订单培养的管理机构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学校(学术委员会、教务部门)、二级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和项目(项目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订单式合作教育的统筹和指导。项目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具体订单合作教育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③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制度体系,是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的关键。这种制度体系涉及教学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工作制度、用人制度等方面。例如,学分制、双证制、弹性学制、课程与教材开发制度、开放式教学组织制度、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评价制度等,都是促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行的制度。
4.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指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立与社会就业价值导向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及实施途径是目前教育界和高职院校广泛关注的又一个热点。这种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专业设置突出高职人才在市场中的位置
以市场导向和就业导向为原则,坚持社会需求和技术需求相结合,关注劳动力就业的岗位需要,为受教育者提供愿意接受的,能为其就业、生存和发展带来活力的专业和课程。在开办专业的选择上,与高职教育的特性和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相一致,为劳动者提供切实提高其就业素质和技能的专业环境。
(2)课程体系建设以就业为核心价值趋向
以就业为导向主张通过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增强课程弹性,对职业化课程进行优化和补充。其基本设计思路是:对某一专门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就业方向性课程。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
(3)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产学合作
通过产学合作的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其中关键是要探索和建立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推进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
(4)加强就业指导,实行创业教育
就业指导工作贯彻全程化、课程化、个性化、网络化的原则。把就业指导贯穿在从招生宣传到学生入学直至毕业的整个过程之中,以课程的形式纳入学校的整个教学计划,依据学生个人能力、兴趣、发展潜力,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或职业;通过开展就业咨询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这一重要载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品质的熏陶、创业能力的训练、创业心理的培育,为学生创业奠定基础。
(三)我国高职教育主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办学实践上述四中模式均存在,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领域政府和学校共同倡导的模式。因此,分析和了解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将是更好地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急切需要。
1.四种模式的共同特征
(1)充分重视市场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 从四种模式的基本特征看,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能力素质分析、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都强调对市场人才需求信息的调查和分析,在充分掌握市场需要的前提下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2)以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四种模式都强调从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入手,分析适应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将各项能力具体化,形成技能模块,并以此设计课程模块,形成课程体系和整体培养方案。
(3)强调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培养高职人才 在人才的培养途径上,四种模式都将产学研结合作为基本途径,强调通过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4)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以及人才质量的评价,都要求企业人员参与其中,全方位、全过程介入人才的培养,保证高职人才的应用型特征。
(5)实施双证制 在人才培养的终端设计中,把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作为对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鼓励学生获取毕业证的同时,获得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证。同时,把职业资格认证的相关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
(6)强调双师型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结合我国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的情况,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重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四种模式的差异
(1)企业的参与程度和方式不同
虽然四种模式都强调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但在参与程度和方式上存在差异。五阶段模式中,企业参与主要是通过企业和行业专家进入专家委员会,参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主要是以个体方式参与,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结合模式中,校企联合,企业为学生提供生产实践场所,与学校共同创办生产性实习工厂,联合开放产品,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实践能力。同时,强调发展校办产业,为学生提供生产实践服务。订单式模式中,则要求企业实质性参与人才培养和就业的全过程,双方以协议的方式约定人才培养的全部历程。企业从专业设置、目标设计、课程开设、教学过程、教育教学管理、毕业就业过程进入,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之一,与校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的责任。以就业为导向模式中,企业主要参与专业和课程的开发,成为专业和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同时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校开展产学合作提供基地。
(2)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的理念有差异
虽然它们都重视市场的需要,但在具体市场的具体方式上不同。五阶段模式强调大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设置专业和开发课程。产学研结合模式强调对市场的开发,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学研培养方式的具体路径。订单式模式主要根据合作企业的小市场来设计专业、目标和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则主要是以就业为中心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
3.四种模式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局限性
我国部分地区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教育形同虚设,学校和企业、行业间还不能达成默契。据一项调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都只是在形式上的合作,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学院至今没有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的专门部门,他们反映所谓产学研合作都是学校比较主动,而企业则是很少真正参与更无从谈积极性。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从实践过程来看,该模式却面临着深层的矛盾和问题。
首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校企合作基础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总体上处在一种就业市场疲软的状况,几乎很少存在短线专业,人才的相对过剩是一个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对人才具有较大的挑选余地,因此,从企业角度出发去积极主动寻求合作伙伴开展订单式培养的热情不是很高。相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寻求订单式合作培养的积极性却很高。在合作双方积极性不对等的情况下要开展订单式培养,其难度很大。学校与企业的这种合作往往是在大量的搜寻过程中的一种偶遇,而且,连续性不高,因此,难以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其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合作企业经营风险的约束。企业的经营风险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市场扩张的能力就强,表现为对人才的需求量大,订单式培养的人才也就不愁没有岗位,一旦企业经营处于一种萎缩状况,按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就业就成为问题。因为高职学生的培养周期一般需要三年,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企业出现了经营风险而导致对人员需求的下降,则这种风险将直接转嫁到学生身上。由于订单式培养方案是按照企业的要求制定的,针对性较强,专业能力过窄,学生转岗的困难很大。
第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学生就业双向选择的约束。企业与学校的协议一般是在学生开始专业学习之前就确定的,其中,关于对毕业生的接收是协议的重点内容。在专业学习之初,学生可能看好该企业,但是到了就业阶段,如果有些学生找到了自己更加理想的单位毁约,这将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高职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这三对矛盾现象突出。一方面许多企业高薪聘请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而另一方面许多毕业生却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2004年,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61%,2005年为62%。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倡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就业能力的提升和教育结构的优化都发挥了显著作用,就业率连续5年提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显示,2012年,我国高职就业率达到87%以上。但仍存在机械制造等传统支柱产业及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岗位大量缺人,而众多毕业生没事干的结构性矛盾,直接反映出我国的高职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方面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大量岗位缺人干,众多毕业生没事干,直接反映出我国的高职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方面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