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在源头上是与高等专科教育的历史交织在一起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样始于清朝。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分化,出现了以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他们出于抵御西方船坚炮利的需要,举办了一系列所谓的洋务事业。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为了培养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开始兴办实业教育,创设了一批实业学堂,其中一部分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是我国高等专科学校的鼻祖,同时它实施的实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性质,因此它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开端。
1949年后,新中国对旧中国的职业学校加以改造整顿并有所发展,但回避职业教育的名称始称技术教育。由于苏联学制无专科学校,我国于1953年以后逐步取消了专科中的工科学校,只保留了少数师专和医专,而且归入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管理。专业教育代替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一直停留在中等水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不被承认。50年代上半期,我国形成的职教系统实际是以两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中心的系统:一类是培养中级专业干部的中等专业学校;一类是培养初中级人才的中等技术学校,即后来的技工学校。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使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受到极大的摧残,特别是职业中学损失殆尽,高等职业教育更无从谈起。十年动乱结束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战略方针。为实现这个战略转移,在解决其他一系列问题的同时,教育结构的调整也列入了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1978年4月,教育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小平同志在会议讲话中指出:“要扩大职业技术学校比例”。中等职业教育首先得到了恢复。
1979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各地各条战线掀起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潮,尤其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建设呈现高速发展的势态。面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才短缺成了突出的矛盾之一。而由于文革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破坏,人才断层现象亦十分严重,因此,1980年初经济发展迅速的无锡市及东南沿海的一些中心城市提出要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了我国首批13所职业大学。这类学校后来曾发展到一百余所,现有87所。
“职业大学”这一新生事物的诞生,立即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82年,针对当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才缺乏的矛盾日趋突出的状况。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要试办一批花钱省、见效快、可收学费、学生尽可能走读、毕业生择优录用的专科学校和职业大学。”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86年,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管理干部学院应当利用自己同企业、行业关系紧密的有利条件,结合需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1994年,我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通过现有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仍不满足时,经批准可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改制,或举办高职班等方式作为补充。”简称“三改一补”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1996年9月和1999年1月随着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正式实施,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这一系列方针和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截至2000年,高职高专毕业生99.84万人,比普通高校的45.41万人多54.43万人;招生数195.16万人,比普通高校的104.59万人多94万余人;在校生419.78万人,比普通高校的216.07万人多201万余人。
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一方面缓解了各地经济建设迫切需要人才的矛盾,另一方面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诸多缺陷。(www.daowen.com)
第一,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上,注重社会功能忽视育人功能。即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当成一种缓冲社会矛盾的减压器,用来延缓社会就业矛盾和缓解高考落榜生的升学压力,从而冷落甚至贬低了具有特殊职能的和教育本质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注重成器教育忽视成人教育。无论普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人都是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而教育总是担负着解放人、完善人、提升人、赋予人以人性素质的长远责任。一切教育就其本性来说,都应该是面向未来的当今时代,明确地向教育提出了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的任务。但是当今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都是以对人的忽视和人失落为特征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技术人才”,把高职学生当成技术的容器,试图使其将来成为实用技术的高级机器人。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高等职业教育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又具有教育本质的共性,也应是成人教育,即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与技术的和谐发展。
第三,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上,注重专科教育忽视更高层次的教育。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在专科层次上,有悖于国际惯例与客观实际。从国际惯例来看,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和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和硕士各层次教育中。”从客观实际来看,随着科技进步,有些行业第一线的实用人才需要较长的学习年限才能完成其专业训练,例如飞行学院培养现代飞机的驾驶员需要4年,飞机驾驶员是第一线实用人才,但其学习年限是属于本科层次,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并不限于专科。另外高等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也具有内在联系。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其目的在于“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关于专业学位,一些发达国家把这种学位叫职业学位,作为从事某种职业的必备条件。可见专业学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一脉相承,这就奠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层次上移的实践基础。
第四,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上,注重专识教育忽视通识教育。目前通识教育概念尚未引入高等职业教育,似乎高等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无缘,但是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实际上有两大课程体系是为通识教育服务的,一是公共必修课,二是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两课及外语、体育、计算机等课程,有明确的等级考试和达标要求。至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类的公共选修课则或是可有可无,或是五花八门,处于十分尴尬的境遇。
第五,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上,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有的院校办学理念不清晰,企图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普通专科型,进而跻身于普通本科院校;有的院校基础不实仓促上阵,缺乏必要的实践教育条件;有的院校教师大都是传统型教师,又疏于联合外聘,双师型教师奇缺,要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时只好君子动口不动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种种缺陷,导致高职院校和社会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社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迫切需要大量智能型的高级实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逐年扩招而培养出来的人才却被社会排斥又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因而,近几年来社会大众对高职教育的效能多持批评态度,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呼声高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