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教育发展变化历程
回顾历史,从引入现代学校制度培养教师开始,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百年中国教师教育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教师教育,就没有我国今天良好的教育基础和教育发展成就。
中国教师教育大致经历如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自1897年发端到1921年,主要参照德、日教育制度,初步形成以独立设置师范院校为主体、单一定向的教师教育体系。1904年《癸卯学制》和1912年《教师教育令》确立了教师教育在学制中的独立地位,设初级及优级师范学堂。在全国6个高等师范学区分设6所高师学校。
第二阶段:1922年至1948年,主要参照美国教育制度,形成独立设置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师范学院并存的开放模式的教师教育体系。1922年《学校系统改革案》确定师范院校与普通大学合并或改为普通大学,向开放模式转变;1929年《大学组织法》、1938年《师范学院章程》确定独立设置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综合大学师范学院并存。
第三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98年前,国家大力发展教师教育。参照苏联教育制度,重建与发展独立设置、教师培养培训分离的教师教育体系。以1951~1985年的4次教师会议和1996年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和里程碑,教师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和长足发展。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主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建立师范院校为主,综合性高校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1.大力发展教师教育(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教师教育才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教育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教育事业全局的发展进程。在每一个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上,都要召开一次全国性的教师教育工作会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召开5次教师教育工作会议,对于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急需大量师资。为此,教育部在1951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确定要为培养百万人民教师而奋斗的目标,要求大行政区至少建立一所健全的师范学院,大学中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以独立设置为原则。我国开始建立独立而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
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后,我国试图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教师教育发展道路。但是,在此期间教师教育的发展也走了一些弯路。而且,当时对教师教育是否应独立设置认识不一,即所谓教师教育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1960年教育部召开“教师教育改革座谈会”,提出师范教育要大力减少教育课程,提高文化课程的比重,着力强调教师教育的“学术性”。此后,教师教育界开始全面总结反思。因此,1961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师范不是办不办的问题,而是如何办好的问题,师范院校是培养师资的主要阵地,这个阵地要坚持;教师教育既要突出“学术性”也要兼顾“师范性”。新中国成立初期,以3次全国性教师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标志,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逐步确立——建立独立定向的教师教育体系,走“学术性”与“师范性”兼顾的发展之路。然而,初见发展曙光的教师教育却遭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教育是重灾区,教师教育更是重灾区中的重灾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重建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并开始探索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这便是中国教师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
2.重建独立设置的教师教育体系(1978—1998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教师教育拨乱反正,开启恢复、重建、提高的新局面。邓小平于1977年复出后,大力提倡尊师重教,提出要办好师范院校,保证中小学稳定的师资来源。他说:“师范大学要办好。省、市管的师范院校,教育部也要经常派人去检查。不办好教师教育,教师就没有来源。”
198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0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必须重视教师教育,摆正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强调教师教育是“工作母机”,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教师教育体系,保证师范生质量,提高教师待遇,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这次会议之后若干年,我国各级教师教育获得较快发展。针对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1985年召开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强调大力改革和加强各级教师教育,要普遍推行提前招生、定向招生和培养制度。这一阶段,教师教育得到高度重视,而且加快了法制化的进程。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教师教育。”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教师教育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母机,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投入,大力办好教师教育。”同年出台的《教师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教师教育。”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基础教育“两基”目标的提出,教师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针对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和教师教育发展“瓶颈”,原国家教委于1996年召开第5次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跨世纪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重申了教师教育要坚持面向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并指出:“必须把教师教育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优先发展,适度超前。”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这一时期,教师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978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共有157所,在校学生近25万;中等师范学校1 046所,在校学生近36万。到1998年,全国共有高等师范院校229所,在校学生69万。中等师范学校875所,在校学生92万人;教育学院190所,在校学生21万;教师进修学校2 087所,在校学生37万。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的前20年中,教师教育在体系上是一个从恢复到完善,在力量上是一个由弱到强,在地位上是一个从逐步重视到优先发展的过程。教师教育不论在体系、数量与质量,还是地位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提高。
3.探索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1999年以来)
20世纪末,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教师教育的宏观背景和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和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在借鉴国际教师教育经验,开放教师来源渠道,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诉求下,我国相对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开启了探索改革开放的新里程。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一个里程碑。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同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对建设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进行了具体部署。标志着教师教育从独立向开放,从培养与培训分离向一体化方向转变。过去理解上偏重于教师培养和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的概念,逐步转变为包括教师培养与培训在内的、包容性更强的、更符合国际惯例的“教师教育”。我国教师教育开始了战略性的调整,教师教育开始进入以走向开放、提升层次、培养与培训一体化为主要特征、旨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改革发展的新阶段。
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教育发展取得显著的成就。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师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历史使命,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推动教师教育创新发展,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教师教育改革面临的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了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我们要研究新形势下教师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索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开创教师教育新局面。
1.教师教育的体制改革
(1)教师教育要逐步走向开放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培养教师的任务是由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来承担的,它们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应该说,师范院校为教师的培养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要实现这种转变就要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这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师教育已经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综合大学积极参与教师培养、培训可使教师来源多样化,师范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可增强综合办学实力。目前,举办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优势日益显现,并将在教师教育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要携手合作,加强交流,优势互补。非师范院校可借鉴师范院校长期积累的办学经验,借鉴师范院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环境、教学方法等,要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的学科和人才方面的潜在优势,提高教师教育的综合水平。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共同从事教师教育,才能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师培养和培训做出重要贡献。
(2)教师教育要提高办学层次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必须提高。《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要求:“逐步实现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有条件的地区要培养具有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和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逐步提高高中教师的学历,扩大教育硕士的培养规模和招生范围。”根据这一要求,原来的中师、大专、本科的三级师范要向专科和本科二级师范过渡,独立设置的中师将逐步取消。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有条件的院校正在积极建立和完善培养小学教师的院系。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已基本完成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中西部地区也正在创造条件,逐步实施。本科程度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除了招收高中毕业生的初教本科外,正在探索“4+2”、“4+3”等培养模式。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近几年不断扩大,为高中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创造了条件。当前专科、本科、研究生的新三级教师教育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
(3)教师教育要做到培养和培训相衔接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先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很快得到各国教育家的认同,终身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潮。在知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接受终身教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师范院校主要从事教师的职前教育。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学院主要从事教师的职后培训。事实证明,把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割裂的做法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认真研究怎样做好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衔接工作,使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相贯通。从事教师教育的高校要加大教师培训工作的力度,部分教育学院并入高校继续从事教师教育工作有利于做好教师培养与培训相衔接的体制改革。当前,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与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已经建立,并正在通过深化改革,得到进一步的完善。(www.daowen.com)
2.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
根据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趋势及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特点,教师教育自身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培养规律,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适应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要把握关键,发现问题,调整课程结构,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
(1)教师教育课程要体现学术性
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学术功底,即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应的科研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发挥教学引导作用是以丰富的知识积淀为基础的,此外教师还要掌握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的能力,所以教师教育的各种课程,特别是学科课程必须体现学术性。从事教师教育的院校必须加强自身的学术基础,构筑学术高地,提高学术水平以应对挑战。同时,应建立一批教师教育科研基地,要加强和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交流和合作,还要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和合作,在教学和科研中提高学术水平,形成自己的特色。
(2)教师教育课程要突出综合性
课程的综合性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新课程体系中无论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综合活动课、科学课、历史与社会课等,还是相对来说学科性较强的课程,如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内容都更加丰富,充分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中小学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必须具有综合性的知识,不仅学科知识需要综合,而且还要求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综合素质及中小学教育的实践知识。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教师采用分学科培养的模式,小学教师虽然坚持综合培养的模式,但力度不够。基础教育课程中的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课程的教师目前还没有对应的教师教育专业来培养,往往由相近学科的老师来担任。教师教育应该研究这些教师的培养,研究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探索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必须加强综合性,要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增进学科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提倡文科专业适当开设理科课程,理科专业适当开设文科课程。同时,还要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和整合,教育专业课程本身的整合,学科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理论素质与实践技能融会贯通的、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
(3)教师教育要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课和实践课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专业性基本技能和技巧,是教育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具有综合性、操作性、实践性等特点。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能力等方面。教师教育必须十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培训,要注意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基础性和科学性。所谓专业性,就是要求训练围绕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坚持面向中小学,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示范性传授,更要重视对教育类专业学生操作能力的培训。所谓基础性,就是针对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小学教材,注重实际能力,强化基础训练以适应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所谓科学性,就是从实际出发,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的各阶段学习中。教师教育要认真改进实践课程,应该使教育类专业学生提前获得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做到教学实践、德育实践、科研实践三结合;校园实践、社区实践、社会实践三结合。使实践活动成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育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教师教育专业安排的实习时间普遍较短,而且集中在毕业前夕,从事教师教育的高校与实习单位关系松散,附中、附小的功能往往发挥不够,影响到实习的效果。教师教育专业应该增加实习的时间和次数,适当提前教育实习的时间,建立一批实习基地,密切与中小学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借鉴书院制教育经验,促进教师教育改革
在高等学校推行书院制,目的是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实现学生工作由对学生的刚性管理转变到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这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培养师资的高等院校,应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书院制的特点,汲取古代书院制精华,借鉴现代书院制经验,妥善解决原有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师教育改革的新路子。
1.书院制管理要进行通识教育,践行全人教育的理念
书院的人文管理蕴养职前教师的人文素质,践行“全人”的教育理念。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及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彰显教师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书院要重视师范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均衡发展,培养师范生高尚的情操、求知的兴趣、敏锐的触角、冷静的分析以及团队精神,这对职前教师培养来说,可以说是一种人性的解放。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师范生管理除了要规范化外,更注重管理的人性化,这为把师范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通识教育概念的界定,国内外一直以来难以达成共识。但不可否认其中存在一些核心的内容,即通识教育并非专业性和职业性的教育,不强调特殊专业工具性的价值或商业上的用处,它强调的是知识的广博,进而培养学生的共同教育经验,提供人类生活的公共知识,以及各种知识的联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胸襟、人文的素养及明辨的能力,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健全的人。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识教育是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门教育有别。书院制主要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任务。其主要职能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对主修课程以外的不同学科有更广博的认识。在书院进行通识教育,可以为职前教师的成长提供深厚基础知识。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拓展学术及文化活动,促进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识教育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进步而逐渐扩大的,通识教育要重点关注有关大学、通识教育及社会问题的基本知识,加深大学生对大学教育及现代社会的认识与了解,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以及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学院与书院并存的情况下,要在通识教育方面做好分工,加强对通识教育的规划和管理。通识教育强调的是心性的培养和文化熏陶,强调的是人而不是职业。要规定通识教育的学分,对通识教育课程要进行合理设置,结合学生个人志趣和教师合理指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要调整课程结构,重视隐形通识课程建设。优化整合课程,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实现融会贯通。设置核心课程、专题课程、综合课程,加强教育理论课程,重视教学实习与实地经验,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将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结合起来,尽可能给大学生提供多种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从而保证通识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2.书院制管理要搭建学生实践的平台
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是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在推行书院制的过程中妥善解决这个问题非常必要。同时,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成为综合院校教师教育面临的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就教师教育的属性来看,在一定意义上属于职业教育,而这一职业又具有双专业的职业特征,即所属的学科专业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前者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学术性),后者要解决的是如何教、如何才能教好的问题(师范性)。只有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为其提供必需的条件,并将两者有机地统一在书院育人的全过程之中,才能实现书院的职能。
要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要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书院环境。书院制管理要营造高校浓厚的书院文化氛围,构建基础教育的实践平台;要体现书院特色,突出教师教育优势和师范文化传统,调动书院学生的主动性和智慧,创办书院刊物,打造文化品牌,营造文化氛围;要在书院中营造具有基础教育文化氛围的教师教育环境,营造有利于“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书院环境;要体现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吸纳基础教育文化元素,组建各种社团和个性化小组,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和教师素质拓展等活动,丰富书院文化内涵,营造学生社区的中小学文化氛围。二是要搭建学生与社会尤其是教育单位沟通的渠道。要打造信息平台,增加大量中小学信息,便于师范生通过网上互动栏目进行广泛交流,了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要通过书院论坛等形式,构建人际互动平台,把教学一线的教师请到书院来,为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交流与沟通提供条件;要通过课题研究等项目,引导学生深入学校、深入幼儿园,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3.书院制管理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形成的平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成为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现代大学采取书院制管理模式,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服务意识。设立书院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书院中自由地学习、生活,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和品格。书院制作为重要的教育管理制度,在其管理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和“育人”的理念,在这种制度下,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自由争论,充分发挥个性,发展各方面能力,学生可以学到从教师那里得不到的东西。在书院制下,“学生的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每一个成员的成长是它首先必须考虑的”。所以,参与书院制的教师是管理服务者的身份,要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打下基础。其次,要注重与导师制相结合。导师制是书院制的重要制度,导师可以与学生同吃同住,近距离地指导学生。通过导师的专业化指导,大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养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选择一些道德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作为书院制的导师,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4.书院制管理要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尤其注重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养成。针对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弱的现状,素质教育应更强调人文取向,注重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中蕴涵的人文精神。自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采取了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取得了不少经验,但仍然没有重大的突破,缺少新的途径。要将人文知识“内化”、“发展”为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及生活习惯,才能真正体现人文精神。而“内化”机制的形成,需要底蕴,需要氛围,需要环境,需要激发,而底蕴的建立、环境的营造、氛围的形成、激发的产生靠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新模式。
书院制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管理的人性化。管理制度的人性化,为把师范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提供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一个具体的管理者向管理服务者转变,从管理的实践者向管理的领导者转变,给大学生更多自己管理自己的空间。其学生管理模式,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首先,通过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使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日常的沟通了解到专业以外更多的知识,对学生性格养成、学术兴趣、价值取向等产生积极影响。其次,通过学业导师的引导,形成科学的学分评价办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实行书院制模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书院组织的活动及书院的管理工作,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5.书院制管理要服务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要求教师具有双专业的特征,既要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又要有通晓教育科学知识、了解教育规律、掌握教育技能、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书院制要服务于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目标,主要以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进行培训教育。一要大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为职前教师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满足职前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学生文化社区建设,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鼓励不同专业文化背景和各年级的学生广泛交往,打造有利于职前教师自主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平台,促进职前教师的社会性发展。二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教育专题活动,加速职前教师专业化发展。书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社区,是师范生的精神家园和自我教育的场所。通过师范生自愿组建的社团,进行教师素质拓展、教师教育的讨论和专项培训等各类活动,促进师范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