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陆续出现书院制管理的现象,这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每一次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伴随政治、文化和教育制度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获得很大改善的同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呈现多元化趋势,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据2005年“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项目组的调查表明,社会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认为大学生“精神萎靡不振”,“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从一个侧面表明当代大学生管理面临严峻的问题和挑战。首先,在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推动下,改革开放进程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置身于不断开放的环境中,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入,因此必须走出以前封闭的学生管理模式以应对国内外各种思想的侵蚀;其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把大学生带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的开放推动了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异质化,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便捷途径,促进了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新的平台;另一方面网络冲击着学生管理的有效展开,互联网的出现,为大学生学习和获得信息开辟了新渠道,扩大了他们的文化知识视野,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工具。但是,与此同时,不少学生沉溺于网络,沉迷于网络中的虚拟环境。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混淆学生视听,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趁机渗入学生头脑,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高等教育提高育人质量的要求
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教育的传统,已经不符合现代教育需求。要实现育人目标,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也应看到课外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完善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我们不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调整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教育措施,但课堂外的教育仍是高等教育环节中的薄弱一环。推行书院制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育人质量,是对高等教育育人规律的再认识。另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生源的减少,高校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为了占据竞争优势地位,各高校不断探索服务学生、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途径。通过推行书院制,完善服务体系,强化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搭建人际交流、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有益探索。
(三)大学生自身变化的需要
随着扩招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发生变化,大学生由以往的求学者变成了如今的“消费者”和“顾客”,大学的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在一些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学生花钱受教育,自然希望教育的提供者尽量满足自己的要求与愿望。他们关心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这种心理促使如今的特殊“消费者”对作为“工厂”的教育机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们关心自己做“股东”的工厂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也正是有了这类经济关系的变化,大学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仅由管理者说了算,教育的提供者(高校)与消费者(大学生)之间的对话与冲突越来越多,两者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然而,社会不可能取消正规教育,因为“没有这种正规的教育,不可能传递一个复杂社会的一切资源和成就。因为书籍和知识的符号已被掌握,正规教育为年轻人获得一种经验开辟道路,如果让年轻人在和别人的非正式的联系中获得训练,他们是得不到这种经验的”。所以,在新情况下谋求新的出路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再者,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比以往更加注重追求个人成才和成功,在渴望获得更多知识的同时,对学校的教学、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多的学生认为在面对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关系的问题时,选择了在为国家和集体利益做贡献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人利益。(www.daowen.com)
(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由于前几年高校连续扩招,201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 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我国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这种发展变化,一方面提高了我国大学入学率,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有一定的意义;另一方面学生人数猛增,学生质量参差不齐,给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同时,各高校逐渐推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同样会对原有管理模式带来挑战。根据《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的定义:“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单位,衡量某一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具体而言,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学分来衡量学生课程完成情况,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学制与学分制紧密相联,它打破了传统学制对学习年限的硬性规定,满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教学制度与观念的深刻变革必然要求推动学分制。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任课教师、修业年限、上课时间和地点,导致班级和年级的概念淡化,系和专业的界限被打破,学生的自由空间增多,原有的管理理念、管理形式、管理内容受到冲击,认真研究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才能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系统的完善。
(五)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
目前,我国各高校大都采取校、院(系)两级学生管理,即便是实行了学分制或者说完全学分制的高校,采取的也是这种传统的学生管理体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使原有的这种学生管理体制的弊端不断呈现。比如,学生管理理念、学工队伍等这些原本十分有效的管理思想及方式在新的形势下都成了弊端。
首先是学生管理理念。学生管理理念是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理性思考,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或宗旨。长期以来,过去那种过分追求意志统一和学生绝对服从的重教育轻指导、重管理轻服务、忽视学生需要的管理理念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高校实施扩招后,大学生的来源多样化,需求多样化,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学生要求平等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随着学生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的增强,管理者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和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服务学生的理念和不断创新的理念。长期以来,高校已经习惯了只要不出事就好的思维方式,过分追求服从甚至是盲从,忽视学生的具体需要以及情感体验,这种管理的理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以往的社会背景下,这种理念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而高校实施扩招后,大学生来源的多样化,需求的多样化,造成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一项关于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调查表明,73.67%的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参与学校的重要决策过程。这说明今天高校学生的状况不同于以往,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社会现实,更新观念,创新管理思路,用新的模式和机制来保证新形势下高校的育人质量。
其次是学工队伍。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现状来看,与教师队伍比较,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有效性的一大瓶颈。在传统高校,尽管学工队伍相对稳定,但学工队伍里的很多人对自己的职业并不是真正认同,而在想方设法转岗,没有受过正规思想工作教育的从业者比比皆是,这使学工队伍本身显示出一种劣势。大多数高校辅导员是一毕业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缺乏学生管理专业知识,缺乏高校学生管理专业系统的学习与培训,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素质欠缺。另外,由于辅导员的薪资水平偏低,任务大,工作重,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工作热情不高,流动量大,最终影响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教育部规定每150~200名学生配备一位专职辅导员,但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达到这一要求,一个辅导员带500~600名学生的情况比比皆是。辅导员带的学生多、工作量大、任务重,导致他们无法在时间和精力上对学生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疏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