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历史教师应提高教学语言的魅力

历史教师应提高教学语言的魅力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职业素养,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主要表现为字清音美、流畅准确、生动形象。要提高教学效果,就要借助语言的魅力来引领学生走进历史,把他们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教材的语言虽属于严格的书面语言,却为教师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提供了范例。提高教学语言的魅力,必须研究教材。同时,教学语言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历史教师应提高教学语言的魅力

已故历史教育论专家赵恒烈先生在谈及课堂教学语言时,提出了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如实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样,想得清楚,说得明白,能完整地表达思想。第二种境界是声情并茂,使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表达得活灵活现,使之传神而动听。第三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师的讲述,如带领学生到历史现场,入其境、见其人、闻其声。选词有方,文有限而意无穷;点拨着力,思路清晰而受益不尽。”历史教师要善于学习和积累,在锤炼语言上下功夫,让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文采。要善于运用精彩的语言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点燃思想的火花。

讲“分封制崩溃”时,以下史实极为典型:

大家都听说过一个成语“一言九鼎”。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诸侯僭越礼制,天子没有能力制约诸侯,分封制崩溃。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职业素养,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主要表现为字清音美、流畅准确、生动形象。有不少教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拙于言辞,缺乏娴熟的表达技巧,使课堂了无生气、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只注重课内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提高教学效果,就要借助语言的魅力来引领学生走进历史,把他们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那么,历史教师如何增进自己的语言魅力呢?

首先,坚持多读书,增进智慧,丰富语言。要用史实说话。

历史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必须多读书,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丰富语言,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像催化剂一样,深入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知识基础之中,与其融合,发生反应,从而启发学生的心智,振奋学生的神经,促其深入思考,这样的语言对学生才有吸引力,才能开启学生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尤其要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如讲新文化运动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可以以辜鸿铭这个人物举例。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官在北洋,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第一个把中国的《论语》翻译成英文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五四期间却是梳着小辫子走进北京大学课堂,这样就将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在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北京大学容纳辜鸿铭这样的人,说明什么呢?说明它的确做到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史实运用恰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感悟历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可以引用伏尔泰在评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时的话:“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这就是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政治机制。

讲“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运用,引入以下材料,可以说明一国两制保持了香港的繁荣。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一国两制’提供了保障。”

其次,不断修炼思想、气质和感情。(www.daowen.com)

如果语言极具感染力、吸引力和信服力,那么就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语言亲切,饱含思想与感情,与学生的智慧和心灵进行活生生的交流,学生就会信服你,跟随你,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我在讲“中日甲午战争”这一节时,语言自然而然地慷慨悲壮起来,将北洋舰队爱国官兵感人肺腑的战争命运,将李鸿章“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的卖国嘴脸,将中国清政府割台湾赔两亿两白银这一系列痛苦的场面,用我的激情教学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吸引了学生,达到了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我的学生就曾说:“老师,我总能感受到你的热情,我的激情无形中也被点燃了。”

第三,不断锤炼教学语言,使之简洁明了。

教学语言要简单明了,能用一句话说的,就不用两句话。当发现学生有积极主动地学习行为和发言的欲望时,教师就要把机会、时间、空间让给学生,自己在旁边观察,伺机引导。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留给学生一些宁静与沉思的时间。一个好老师,不应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口若悬河、锋芒毕露,而应该是一个懂得适当地“藏巧”,会激发学生潜能的智者。一个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秦朝短命而亡是一件好事”的问题时,没想到有许多同学举手发言,比老师的标准答案丰富得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秦实行暴政,人民生活困苦,结束其暴政,百姓生活会好;秦朝大兴土木,破坏了生产,秦朝速亡,新王朝建立,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秦的速亡给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汉朝建立后,在治国模式上博采各家学说,最后确立了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历史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所以,历史课堂语言更要讲究精炼。精炼就是简明扼要、干净利索。

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厂、二亿、三地、四口”四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点,做到精炼准确,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第四,深入研究教材,全面研究学生。

教材是第一位的教学资源,教材的语言是专家们经过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才写进去的。教材的语言虽属于严格的书面语言,却为教师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提供了范例。提高教学语言的魅力,必须研究教材。然后研究学生。教师只有弄清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点所在,才能根据概念、知识特点设计出最简洁明了的教学语言,以突破教学难点。同时,教学语言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大家都知道,同一个历史事件,在小学的历史教材、初中的历史教材、高中的历史教材中,叙述方式大不一样,教师在阐述历史的语言运用上也绝不相同,这是因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学要考虑方式方法的可接受性。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全面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既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又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语言魅力无穷,但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实践中还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不能把历史课变成“说书”,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理解教材,忠实于课程标准,精选教学资源,围绕教学目标,确定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知识的拓展也不是无限的。课堂教学有确定的任务,不能为了讲述,片面追求教学的生动而置教学任务于不顾。二是教学语言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还应与非语言手段相结合。往往一个手势、一个目光甚至一个停顿,运用恰当,也能增强教学效果。尤其是现代电子教学手段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一段视频往往胜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教学语言中问题的设计以及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教学问题,推进学生思维步步深入,巧妙引导,有利于达到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三是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不能失去历史专业的特性,单纯追求新颖,追求热闹的气氛,追求教学活动的娱乐化,那样可能失去教学的思想性、历史的深刻性和启发性,不能达到历史教学本身所蕴涵的启智育人的目的。

总之,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引起学生共鸣的工具,是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桥梁。教师只有充分展现语言的魅力,才能在课堂中走近学生,融入学生,使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活泼、精彩和亮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