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幼儿园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比如如厕环节教师行为规范

幼儿园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比如如厕环节教师行为规范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园方及时进行了调解,班级老师也就这次安全事件进行了反思。因此,幼儿如厕时,三位老师必须分工明确,避免因疏忽而导致安全事件发生。

图2-1 如厕环节流程图

案例一:一双鞋子导致孩子转园

星期一,明明穿着妈妈新买的米奇鞋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他非常喜欢这双新鞋,但是这双鞋子却一点也不防滑。整个上午,明明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摔跤。到了如厕环节,明明上完厕所后准备冲水,但是冲水箱旁边有一小滩积水,明明不小心踩上去,脚下一滑,额头“咚”的一声,用力地撞在了墙壁上。明明“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正在组织其他孩子列队的老师赶紧来到明明身边,将他扶起来。这时,明明额头上冒出了一个鸡蛋大小的包,老师们都吓坏了,急忙冷敷处理,并立即打电话通知明明的家长,然后将明明送入医院。家长急忙赶到医院。医生通过检查,告知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明明没什么大问题,在家休息几天注意观察就行。过了几天,明明回到幼儿园,但是家长却没有办法释怀,他们坚持认为是老师没有看护好孩子,园内的清洁卫生没有做到位,才导致孩子摔伤。如果老师及时发现孩子的鞋底打滑,立即打电话通知家长更换,那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虽然老师已经跟家长道歉,但是家长还是在第二学期将明明转到其他幼儿园了。

案例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非常“固执”,什么问题都可以忽略。例如,案例中提到的小朋友明知道鞋子很滑,却没有告诉老师,要求换鞋;另外,教师并未留意幼儿的异常行为,这才导致安全事件发生。只有教师及时发现幼儿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处理,才能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

案例反思:(www.daowen.com)

在这次事件中,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明明整个上午都小心翼翼,这样的异常行为并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另外,幼儿如厕时,地面有水渍,而教师没有进行处理并提醒幼儿,证明了教师在幼儿如厕前并没有对厕所的地面进行安全排查,才会导致此次安全事件的发生。

案例二:争抢小马桶之战

分享阅读活动结束了,曹老师一如既往地带着中二班的男生如厕。刚进厕所,天天和乐乐就因争抢同一个马桶而吵了起来,天天随手就推了乐乐一下,正当乐乐准备“还手”时,曹老师发现了,她立即制止,并进行调解,还引导天天和乐乐分别使用不同的马桶。本以为两个小朋友就这样“相安无事”了,但当曹老师转身去组织如厕完的小朋友时,乐乐突然就从后面双手抓住天天的肩膀,一口朝天天的肩胛处咬了下去,天天“哇”的一声就哭了,并跑到老师面前“告状”。老师发现咬伤较严重,齿印明显且破皮,赶紧将天天送到医院治疗。事后,天天的妈妈找到乐乐家人,双方家长因沟通不畅争吵起来,双方家长都认为发生这样的事情幼儿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园方及时进行了调解,班级老师也就这次安全事件进行了反思。

案例分析:

幼儿常因马桶或玩具而起争执,从而导致安全事件发生。因此,幼儿如厕时,三位老师必须分工明确,避免因疏忽而导致安全事件发生。

案例反思:

在此次事件中,教师明知天天与乐乐发生过争执,但没有关注幼儿的后续行为,才会导致这样严重的安全事件发生。当然,在咬伤事件发生后,教师处理得很及时,但这件事毕竟是幼儿在园期间发生的,因此,在事后沟通时,教师应该当面与家长沟通解决,而不是任由双方家长自己私下解决,这样非常容易引起家长之间的矛盾和家长对幼儿园及教师的不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