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

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11中国省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技创新实现能力主要是衡量现有科技活动的参与情况,对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本报告选取了全国31个省区市作为研究样本,重点评估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比较地位。湖北省的科技创新转换能力位居全国第9位,排名居于北京、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天津、山东、湖南、重庆、辽宁之后。综上所述,湖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居于稳定,急需加强重视,转稳定为增长,发挥湖北省科教优势。

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

1.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比较地位

(1)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选择

本报告在选取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基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理论,参考了国内外学术界及相关科研机构有关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文献,构建了一个可测量的、完整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评价科技创新能力意义重大。从科技创新实现能力、科技创新转换能力及科技创新潜力三个方面构建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表3-11)。

表3-11 中国省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科技创新实现能力主要是衡量现有科技活动的参与情况,对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科技创新实现能力主要有4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实际利用外资额占GDP的比重、技术市场成交额、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科技创新转换能力是衡量研发活动有效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科技创新转换能力主要包括5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

科技创新潜力是用来衡量一个地区未来发展的能力,可以通过发展的速度与发展的基础来评判。科技创新潜力包括9个二级指标,分别是高等学校数、互联网普及率、人均GDP、教育支出的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增长率、每十万人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本报告选取了全国31个省区市作为研究样本,重点评估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比较地位。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份2018年的统计年鉴,还包括少数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评估结果及分析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评价科技创新能力意义重大。本报告采取了多层次因子分析法,数据处理由SPSS22.0完成。因子分析法是指从研究指标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信息重叠、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较好的解决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面临的多指标权重问题和变量间相关性问题。步骤如下:首先,将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消除多变量指标在量纲上的差异,并对逆向指标用倒数代替进行指标正向化;接着对知识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绩效各维度分别做因子分析,各部分提取出公因子后,用回归分析法估计各部分公因子的得分系数;其次,根据旋转后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计算各部分的综合得分;最后,再将所有三级指标综合在一起,从中提取公因子,再将结果进行归一化和百分化处理。

按照上述方法和过程,得到中国省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表3-12)。

表3-12 中国省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续表

从表3-12可以看出:2017年,湖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为51.73,在全国居第7位,仅次于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省在中西部省份中依旧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也应该看出,湖北与北京、江苏、广东、上海、浙江等东部省份的得分具有较大的差距,这些省市的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及政策都值得湖北省学习借鉴。具体来说,湖北省的科技创新实现能力位居全国第8位,在三个系统层次方面排名最为靠前,但是从得分情况来看,只有40.62,不到第一名的一半,说明全国创新现实能力存在较大的两极分化,也说明虽然湖北省排名靠前,但是属于两极分化中的低级水平,湖北省科技创新现实能力与处于第一名的北京存在较大的差距。湖北省的科技创新转换能力位居全国第9位,排名居于北京、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天津、山东、湖南、重庆、辽宁之后。总的来说,与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这些创新领先型省市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湖北省的科技创新潜力位居全国第11位,相对于科技创新的现实能力与转换能力,湖北省科技创新潜力与先进省市的差距较小,说明湖北实现科技创新的赶超具有很大的机遇。

表3-13 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2015—2017评价指数

(www.daowen.com)

图3-14 湖北省2015—2017年综合评价值比较

从表3-13、图3-14可知,从湖北省自身来说,2015年、2016年、2017三年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在全国的科技创新排名上升趋势也不明显;从一级指标来看,其中科技创新转换能力的排名和综合指数从2015年到2017年在总体而言都在进步,从2015年的第10位到2017年的9位,进步了1位,说明综合指数增速高于全国水平,是有效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转换能力在2016年综合指数增加了6.24,但名次退步到第12位,说明湖北省在这一年的科技创新转换能力指数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在全国都在提升科技创新转换能力的同时是,湖北省所采取的措施与力度还不足够提升湖北省的全国地位,但研发活动有效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还是在持续增强,因为综合指数还是在慢慢增加的。而科技创新实现能力、科技创新潜力两个系统以2017年与2015年相比,不管是综合指数还是排名都退后了,这也正是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及综合排名止步不前的原因。科技创新实现能力从2015年到2017年波动不大,但发展趋势是下降的,说明科技活动的参与程度有待加强,需从增加科技人才投入、企业及政府的科技支出入手,加强科技活动的活跃度。科技创新潜力2015年以75.42居第9位,2016年以68.1稳居第9位,综合指数减少排名不变,说明全国的整体实力有所下降,2017年以高于2016年1.73的综合值居于第11位,这说明2016年湖北省在缓慢上升的同时其他地区发生了快速转变,区域未来发展的能力不断显现出来。综上所述,湖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居于稳定,急需加强重视,转稳定为增长,发挥湖北省科教优势。

2.湖北省主要城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1)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表3-14),对武汉、黄石、十堰、宜昌、襄阳、鄂州荆门孝感荆州黄冈、咸宁、随州1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依据政府、企业、市场等主要科技创新的参与情况,选取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产出3个方面有代表性的10个指标定量测度与考察湖北省主要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表3-14 湖北省主要城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关评价指标描述性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表3-15),湖北省主要城市在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产出上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表3-15 湖北省主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描述性数据分析

(2)评价结果及分析

第一,综合竞争力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表3-16),湖北省12个主要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排名前3的城市没有发生变化,分别是:武汉第一、宜昌第二和襄阳第三,这主要是由于湖北近年来实施的“一主两副”区域发展战略。从综合竞争力来看,2018年第一名得分100,第二名仅为42,不到第一名分数的一半。这说明,武汉市在湖北省内有着极强的科技创新竞争力。从三个维度上来看,湖北省主要城市在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产出上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武汉市属于创新领先型地区,武汉市经济水平高、科教资源丰富、企业的创新主导地位突出,无论是在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还是创新产出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市州。武汉实施了“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 “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等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全年新引进诺贝尔奖科学家3人,国家专家27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82人。截至2017年底,武汉新增国家双创示范基地4个,新改创建谷274.22万平方米。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556项,就地转化总额达427亿元。2017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827家。其中,“四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9479.6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670.57亿元。武汉凭借有众多的创新创业人才,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和文化,逐步完善的创新创业平台。宜昌和襄阳从得分来看,这两个地市的差别不大,都属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两个城市属于同一梯队。作为湖北省的两个副省级中心,宜昌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6.41亿元,截至2017年底,宜昌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82家,比上年新增52家,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46家,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57家。2018年,宜昌市还将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打造市级“星创天地”,整合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等资源形成新型农业农村创新创业一站式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集聚创业人才、技术集成示范、创业培育孵化、创业人才培训、科技金融服务、创业政策集成等服务功能,打造众创空间。襄阳市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高质量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截至2017年底,襄阳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10家以上,新增在孵科技型企业300家以上,转化科技成果100项以上。除此之外,襄阳市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整体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基地。在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于第4、第5位的分别是黄石和十堰。黄石、十堰属于湖北省较有创新潜力的地区。鄂州、荆门、荆州和孝感等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处于湖北省中等水平,黄冈、咸宁和随州则属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区域。

表3-16 湖北省主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第二,湖北省主要城市科技创新子因素竞争力分析。主要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产出3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科技创新投入指标来看:2018年,武汉、孝感、襄阳、宜昌、黄冈位于前五位。其中,科技创新投入排名高于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市(州),按名次差距大小依次为孝感、黄冈、咸宁、荆门。其中,科技创新投入排名低于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市(州),按名次差距大小依次为黄石、鄂州、荆州、十堰、宜昌,说明黄石、鄂州、十堰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还需要采取措施,而孝感、黄冈、咸宁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做得较好,其他市(州)科技创新投入排名与综合指标排名差距不大。

从科技创新环境指标来看:2018年,武汉、宜昌、襄阳、鄂州、十堰排名前5位。其中,科技创新环境排名高于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市(州),有鄂州、黄冈、咸宁,但是仅有鄂州进入前五,黄冈和咸宁的排名仍然较后,科技创新环境排名低于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市(州)有黄石、荆门、孝感,但是差距很小,这说明大部分市州的科技创新环境排名与其综合竞争力排名差距不大。

从科技创新产出指标来看:2018年,武汉、宜昌、襄阳、孝感、黄石排名前5位。其中,科技创新产出排名高于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市(州)有荆州、孝感、黄冈、咸宁,其中,孝感的科技创新产出得分排名比综合得分排名高出5个名次。创新产出排名低于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市(州)有黄石、十堰、鄂州,说明创新产出方面是黄石、鄂州、十堰的短板。其他市(州)创新产出排名与综合指标排名差距不大。

总体而言,基于湖北省创新能力监测,从湖北省的整体科技创新结构而言,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排名在全国处于中上游位置,但名次上升趋势不明显,在科技创新实现能力、科技创新转换能力以及科技创新潜力三方面都需要加大力度,三项指标的综合指数及排名都不够突出;往后在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要以湖北省的科教优势加强科技创新潜力培养,以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来激发科技创新转换及实现能力。从湖北省各市州来看,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在此基础上,把握“一主两副”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促进区域整体协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