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主客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革命应该首先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但是,社会主义革命并未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所决定的。
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反动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也不能照旧地生活下去了。
革命的主观条件也已经成熟,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已经能够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直到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
2.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的现象,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国家的情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他们对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反对把《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必然性的学说照搬到俄国,认为存在着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的可能。列宁也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本国的发展道路,针对俄国小资产阶级政论家苏汉诺夫提出:“你们在哪些书本上读到过,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可能有这类改变的呢?”[7]从历史上看,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
3.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这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同时,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也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进一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平等,从而为人类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同样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一国或几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尚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国际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进攻主要是武力方式,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有了长足进步之后,其进攻方式则往往转变为以“和平演变”为主。其主要手段,一是通过强硬的军事、政治压力和有限制的经济、科技的合作,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屈从其经济政治发展战略的要求,并达到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制度的目的;二是通过强大的文化机器和文化产品进行文化渗透,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制造经济、政治、思想等种种混乱,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同时支持和操纵这些国家内部的反对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社会制度。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提供了可能,然而,要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又并非易事。在社会主义进程中,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相当程度上在于人们没有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的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它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民族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根植于本国的土壤之中,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从世界范围来说,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具体的国家来说,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调整、选择适合世情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现成理论方案。他们对未来新社会的设想所采取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新社会制度的思想方法,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www.daowen.com)
(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由以下因素决定: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崭新形态,其产生和发展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体现着人类的未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必然要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拼死反抗。社会主义新社会在开始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时起时伏,有时甚至相当激烈,资本主义还可能会复辟,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还需要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继续进行更加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这就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经济全球化是处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之下的全球化,这必然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效应,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由这种情况所决定,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交往,只能是一个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曲折前进的过程。
2.社会主义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不断前进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
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
3.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够高,新制度不够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将释放出极大的活力和创造力,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就中国而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改革就是克服这些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4.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重大的历史课题。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形成了以下重要经验:
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充分说明,社会主义的发展虽然会经历曲折,但是其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