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们要重视教师的师德修养

人们要重视教师的师德修养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的基本道德品质是师德的先天基础和后天补充,对师德的成长发挥着促进或制约的作用。要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教师自我修养的自觉性。要培养“慎独”自律意识,“慎独”既是一种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慎独”,即在无人独处的时候,依然能严格遵守道德规范,不违背原则,自觉为善,自觉拒恶。

人们要重视教师的师德修养

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资治通鉴》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也曾提出教育应当培养“道德知识”的观点,即学术知识中融合着对正义和美德的理解。做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做到文以载道,将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成为知行统一的典范。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注入真诚的爱,在此基础上精心培养并严格要求学生;也要民主、公平地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与自重意识。因此,加强师德建设,要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首要职责和中心任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使其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师德修养方面,教师之间是有差别的,为了实现师德水平的整体提高,在教师队伍中树立榜样是有必要的,尽管“人师”难求,但现实生活中总有一部分教师不仅业务出众,而且在师德修养方面表现突出,如陶行知、张伯苓等,他们的作用是巨大的,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在精神、物质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教育工作者重视自我修养,尽快成为“人师”。(www.daowen.com)

教师的基本道德品质是师德的先天基础和后天补充,对师德的成长发挥着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制度化的师德培养,发生影响的时间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只有教师的自我修养才能全面地渗入到教师的生活之中,所以它对教师成长的影响既全面又持久。教师是一种崇高的社会职业,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离不开教师的劳动。因此,只有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良好人格特征的人才能胜任教师工作,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道德建设,真正提高自我修养能力,才能把职业道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情感、意志信念,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要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教师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孔子特别强调道德修养要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时,先要“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认为善于自克才是道德修养高的标志。要培养“慎独”自律意识,“慎独”既是一种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慎独”,即在无人独处的时候,依然能严格遵守道德规范,不违背原则,自觉为善,自觉拒恶。这是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老子提出“重积德,则无不克”。韩愈在《原毁》中提出:“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固不怠;轻以约,故入乐为善。”董仲舒提出教师的道德修养:“治我”要严、待人要宽,“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朱熹提出“主敬”、“存养”、“省察”,即道德修养要严肃认真,谨慎谦恭,内无妄思,外无妄动,随时随地存心养性、反省自察,自觉去恶向善,自克自律,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完善和提高,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