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墨子在教育观点方面很重视教育环境与教育作用的关系

墨子在教育观点方面很重视教育环境与教育作用的关系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墨子在教育观点方面,很重视教育环境与教育作用的关系。在教育目的方面,墨子为了要达到他所主张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就把教育作为实现理想的武器之一。墨子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对于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有着很高的评价,同时他躬行实践,注重为人师表和自身道德的培养,对学生的教育寓于生活中的点滴和细节。

墨子在教育观点方面很重视教育环境与教育作用的关系

墨子(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名翟,汉族春秋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出生在鲁国(今山东滕州),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一书中体现的墨子的思想在后世仍具有一定影响。

墨子的思想学说中,比较具有唯物主义观点,而且有辉煌成就的部分,是在他的认识方面。他在《墨经》中把感官、思维、感觉和理解,作为构成认识不可缺少的四个部分,并以客观存在的反映,必须通过感觉器官,作为认识过程中最基本的条件去理解。他认为人的感官与外界事物相接触,是知识直接的来源,但又必须通过“以知论物”才可得到明确的知识,这种认识过程肯定是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他又提出有名的“三表”或“三法”,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和检验认识的标准,观察对“国家百姓人民”是否有利,作为实践后判断是非的重要根据。尽管它的内容还不够完善,其中有一部分还含有唯心主义成分,但它的主要精神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墨子这种重视感觉经验,认定客观事物是知识的源泉,重视“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并以之作为检验行为的标准,在中国思想史上是极其宝贵的,对于他的教育观点和教育实践上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墨子在教育观点方面,很重视教育环境与教育作用的关系。他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人性的善恶是由于环境中所受朋友的影响而形成的,所以必须审慎地选择足以发生好影响的社会环境。这种人性如染丝的观点,否定了人性有善恶之分,肯定了环境教育的作用,是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成分的。不过,他还不够了解人性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脱离了具体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把人性抽象化了,所以他的说法与古代所有思想家一样有形而上学的一面。

在教育目的方面,墨子为了要达到他所主张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就把教育作为实现理想的武器之一。所以,他主张的教育对象是“农与工肆之人”,而教育目的是要对他们授以实用的知识技能,在分工合作的原则下,各从事其所能,培养成为为人民谋福利的“为义的兼士”。不过,他仅想通过教育达到“为义”的目的,而不从改革生产关系上去努力,因而这种主张也是属于空想。

在教育内容方面,墨子为了要实现“为义”的理想,对弟子所用的教材很重视与生产有关的实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在他所著的《墨经》中,详载有关力学、几何学、光学等的研究记录,尤其在光学方面,对光线的照射、物体的阴影倒影以及平面镜、球面镜等记载很多。《墨子》一书从《备城门》以下各篇中载有关于防守方面的器械和使用技术等军事知识。至于文史方面的材料,如《诗》、《书》、《百家春秋》,也是墨家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在教学方法方面,墨子很注重“上说下教”的政教活动,所教的范围不仅限于学生方面,所以主张“虽不叩,亦必鸣”。他在教学中重视躬行实践、言行一致,他要把“兼相爱、交相利”的道理付诸实际行动,要“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要求教师“以身戴行”,做到“口言之,身必行之”的地步。但是,墨子虽然重视实践,并不单纯地从行为的结果来判断人的好坏,主张必须把人的动机的“志”与行为效果的“功”合并起来看,才可断定人的好坏。墨子这种注重躬行实践和动机与效果同时并重的教法,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墨子为了要达到培养“为义的兼士”的目的,要求学生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处处以“义”为重,是非善恶的判断,亦必须从“为义”与“兼爱”出发,只要合乎标准的,就应当立定意志,坚决地去实行,不管遇到任何困难,虽粉身碎骨亦所不辞。孟子称他为“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就是说明这个道理。由于墨子平时培养学生具有刻苦奋斗和义侠牺牲的精神,因而他的弟子三百人多勇敢之士都能“赴火蹈刃亡不旋踵”,墨者钜子孟胜守城战死,从死的弟子一百八十五人,这都是受了墨学的影响。这种勇敢牺牲的精神,当然很值得敬佩,可惜结果还是为了少数的国君和贵族。总之,墨子的思想学说主观上是从庶民利益出发的,反映了当时小私有者的思想意识,反对当时统治阶级专横奢侈、从事侵夺战争,提出了“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从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出发,培养“为义”的兼士来消灭战争,就把贵族统治阶级同样作为可爱的对象,结果反而削弱了人民的反抗情绪,所以这种主张是属于空想的。同时,他还提出“天志”、“明鬼”的主张,强调天与鬼神能施行赏罚,要想利用宗教迷信对王公大人进行说教,希望他们施行善政,结果反而麻痹了人民的斗争意志,从此可知墨子的整个思想学说,既有进步的一面又有严重落后的一面。

墨子的世界观,虽然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在认识方面,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我们决不能一笔抹杀。他和他的弟子都出身于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劳动阶层,在劳动实践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科学知识,能制造生产工具和守城器械,因而使他们在这基础上产生了一些自发的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认识论,这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宣扬的。(www.daowen.com)

墨子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对于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有着很高的评价,同时他躬行实践,注重为人师表和自身道德的培养,对学生的教育寓于生活中的点滴和细节。下面的故事很说明这一点。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系物的丝绦),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以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说的是有一次,墨子有事到染场里去,看见染色工人在染各种颜色的丝。他看了一阵,叹息说:丝原来是白的,但是一把它投进青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青的了;把它投进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的了。不独染丝是如此,一个国家也是这样的。墨子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都得谨慎小心,倘若一鲁莽,便会像把丝投错了染缸一样,要想改变颜色也很困难了。所以,他非常重视改变环境和对学生加强教育。

再例如《墨子》中记载,子禽问曰:“多言与少言,何益?”墨子曰:“蛙与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意思是有一次墨子的学生子禽问墨子:处理一件事情,话多些好呢,还是少些好呢?墨子回答他说:蛤蟆苍蝇之类,日日夜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一个人愿听它的。但是,那雄鸡一声响亮的啼叫,大家便为它振动了。你想,话说多了有什么用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合时机、入情理、得要领。

墨子的话对我们改进教育学生的方法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对学生提出要求或进行批评,如果重过来倒过去,絮絮叨叨没个完,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能摸透学生的心理,选定适当时机,简明扼要而又切中要害地提示一下,即使是三言两语,也往往会收到比千言万语更好的效果。

墨子是践行实践的教育家。他要求他的学生要成为“自食其力”、“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的“兼士”,所以在教育内容上,他非常重视“相利、相爱”的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墨子·鲁问》中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子墨子闻而见之。吴虑谓子墨子曰:“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曰:“子之所谓义者,亦有力以劳人,有财以分人乎?”吴虑曰:“有。”子墨子曰:“翟尝计之矣。翟虑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农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籍而以为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天下之饥者,既可睹矣。翟虑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妇人之织,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意思是,当时鲁国的南边,有一位“自比于舜”的人叫吴虑。他冬天做陶器,夏天种田,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对生产劳动有体会。墨子听说后,就亲自去拜访吴虑,问他道:教人耕与不教人耕,哪一种做法有功于义呢?吴虑问答说,教人耕者其功多。他听了吴虑的话,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生产劳动教育,并把参加生产劳动,不怕劳苦,辛勤耕作,作为一种美德。他以身作则,言传身带,经常穿着短衣和草鞋,昼夜不停地辛勤工作,为天下兴利除弊甘愿含辛茹苦。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他的弟子们也都能吃苦耐劳,不惜牺牲自己。如他的弟子禽滑厘,由于每日劳苦磨炼,面目黧黑,手足生起老茧,从没叫过一声苦和累。

墨子在教学上曾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因此,他提倡学生质疑问难,自己总是幽默地运用浅显的比喻加以解答,使学生心领神会。

从道德思想上看,墨子的做法正体现了他一贯主张的“非攻、兼相爱、交相利”的墨家思想。墨子在教学中以身作则,循循善诱,为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