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东西方文明互相碰撞、交融的时代里,日本文学与日本经济一样经历了一个从开放到繁荣、辉煌的过程,它所取得的优异成绩颇为引人注目。从1968年到1994年不到30年的时间,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两位作家相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为日本人赢得了荣誉,也为全世界所叹服。这足以反映现代日本文学所取得的辉煌而骄人的成绩。
大江健三郎曾经把当代日本文学分成三条主线:其一,是以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为代表的孤立于世界文学的集团;其二,包括大冈升平、安部公房和大江健三郎在内的、从世界文学中汲取养分来发展日本文学的集团;其三,包括村上春树和吉本芭娜娜等在内的年青一代,属于世界性次文化系统的集团。(1)在此,从这三个集团分别选出颇具代表性的作家加以评述,可以清晰地了解现代日本文学的发展脉络。
川端康成是日本传统文学的拥戴者。他的文学作品每一部都萦绕着一种淡淡的、幽雅的、绵密的、婉约的、苦涩的欢欣与哀伤。他作品中的人物多为充满青春活力而又情窦初开略带羞涩的艺妓、舞女,出身贫寒家境、性格孤独的大学生,颓废的中年知识分子和变态的暮年老者。他早期的文学作品主题积极向上,健康明朗,活力四射,如《伊豆的舞女》(1926)、《感情的装饰》(1926)、《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抒情歌》(1932)等;中期的作品趋于颓废、灰暗、消沉、堕落,如《禽兽》(1933)、《名人》(1942)、《雪国》(1935—1947)等;晚期的作品更加颓丧,追求官能刺激和色情表现、性变态、性心理障碍,如《山之音》(1949—1954)、《睡美人》(1960—1961)、《一只胳膊》(1963—1964)等。尽管他是以新感觉派作家的身份登上文坛,对前卫艺术十分关注,但是他的文学创作的根基始终深深地扎在日本国土上,体现着东方文化的神韵。东方的虚无思想使他认识到“世界是虚空的,文学的世界与死亡的世界、灵魂的世界相接壤”(2)。他把临终的眼放在自然美的感受上,认为浮现在虚无中的感性世界是妖艳的、美奂的。他继承了平安时代王朝文学的审美意识,把日本人纤细的感受性、颓废的官能美、哀伤的情怀带入到作品的世界里,同时还巧妙地把西方的意识流同东方的抒情性糅合为一体。他的文体既是写生的,又是抽象的。他的文学透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传统文学的继承者,是被川端康成视为日本传统文学的接班人。他是日本战后文学的异质作家,一生创作了许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和唯美主义倾向的作品。早期的风格,崇尚日本古典艺术美,受日本中世文学的影响较大,追求艳丽的文体和华丽的词藻,充满贵族式的哀伤情调,如《在海角的事》(1947)、《带着假面具的自白》(1949)等;晚期的作品,推崇“武士道”的忠烈,狂热地追求皇道遗风,渲染精神破灭,带有绝望、颓废、堕落、狂躁的破坏情绪,如《金阁寺》(1956)、《忧国》(1960)、《丰饶的海》(1965—1970)等。在他的文学世界里,死亡、自然和美是合而为一的。他尤其是对死亡的赞美更加执著,最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死亡。当他的文学在备受世人瞩目的同时,他的极端行为、对理想的追求却遭到了世人质疑和贬评。(www.daowen.com)
大江健三郎是将日本文学的现代美同世界文学的艺术美完美结合的作家。他也是一位十分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正义感的文学家。他几乎是同战后的日本经济同时崛起的一代新人作家、战后民主主义者。1958年他在获“芥川奖”时就说:“我是通过文学参与政治的,只有在这一点上我才更清楚自己选择文学所要承担的责任。”(3)他始终把批判现实主义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基调。可以说,他的作品一直是随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他的文学主题一直是紧扣时代变化的主轴,同时代共存。因为他所关心的问题也是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人类和平、核武器、公害、残障人、社会福祉、地球村等等。这在其代表作品如《万延元年足球队》(1967)、《核时代的隐遁者》(1968)、《核时代的想象力》(1971)、《共同的生活》(1973)、《洪水涌上我心灵》(1973)、《聪明的雨树》(1980)、《倾听雨树的女人们》(1982)、《M/V与森林里奇异的故事》(1986)、《燃烧的绿树》(1995)等都有所反映。尽管在日本大江的文学不像川端的文学那样拥有众多的读者群,但它毕竟代表了日本现代文学的一个高峰。它开创了在新时代的环境里更具有西方文学特点、更具“世界模式”的日本现代文学之美。
村上春树(1949— )是当代备受日本人和世界各国人民青睐的新生代作家。他是引领日本当代文学的优秀旗手。他是一位勤奋耕耘、多产的文学创作者。从写作风格方面来看,他的作品一方面透着睿智、苦涩的幽默和压抑的调侃,让人在淡淡的微笑中隐隐品到些许酸涩。另一方面,他的文笔简洁明快,言简意赅,贴近当代年轻人的日常生活,读来令人大有痛快酣畅之感。从主题内容方面来看,村上春树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类表现青春期忧郁、冷漠、严重倾向死亡的爱情故事,如《且听风吟》(1979)、《挪威的森林》(1987)等;一类是奇思异想、荒诞不经的虚构故事,介于科幻和侦探小说、哲理和寓言小说之间,主要代表作是《寻羊冒险记》(1982)、《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1985)、《发条鸟年代记》(1995)等。由于村上在文学创作方面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善于捕捉现实与非现实之间、混沌与清醒之间、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之间充满魔幻般的、点滴斑斓的生命,语言幽默、冷峻而富有激情,因此,他的文学独具魅力,作品十分畅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