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派文学又称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文坛上非常活跃,包括新感觉派文学、新兴艺术派文学和新心理主义文学等。
现代艺术派文学兴始于1923年。当时,关东大地震之后,一方面日本的政治、经济出现了一片混乱,“世界末日论”等各种谣言四起,暴乱不断,白色恐怖事件接连不断,人们对国家政治产生了极度不信任,整个社会极为不安定,陷入一种令人恐慌的状态。另一方面,受到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鼓舞,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正方兴未艾,文学界的文艺创作者大多都积极涌入革命的浪潮,加入到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行列。这就刺激了一部分尚没有同流的作家。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西方先锋运动的勃发,否定传统的先锋艺术派受到了这些未同流者的青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快组成了一个与无产阶级文学相对峙、标榜改革文体的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是日本文坛上最早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新感觉派文学以横光利一(1898—1947)、川端康成(1899—1972)、片冈铁兵(1894—1944)等人为核心,其母体是1924年1月创刊的《文艺时代》,派别的名称来源于千叶龟雄(1878—1935)对于这一新文学流派产生的印象,并将其归纳为“新感觉派的诞生”。这一归纳得到大多数同仁的认同。这一派的文学追求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方法,强调以“感觉”为中心,主张以新的感觉革新文体和写作技巧。1929年前后,围绕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新感觉派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进行了一场关于“形式主义”的论争。不过,新感觉派文学始终没有建立起系统、稳固的文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只是盲目模仿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技巧。它完全是依靠文学作品来支撑,作品中虽然采用了一些新的技巧和新的创作形式,但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等。因此,从文艺运动一开始,它就没有得到日本文坛稳定而长久的支持,遭到了以广津和郎(1891—1968)、宇野浩二(1891—1961)为首的一些作家的强烈批评。加之,当时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不断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影响进一步扩大,新感觉派文学到20世纪20年代末发展到高峰之后出现了分化的倾向,片冈铁兵、铃木彦次郎(1898—1975)等转向左翼文学,中河与一(1897—1994)转向形式主义文学,“新感觉派文学双璧”的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转向新心理主义。《文艺时代》杂志于1927年10月停刊。从此,新感觉派文学逐渐退出日本文坛。
接着,1929年底以中村武罗夫(1886—1949)为中心,龙胆寺雄(1901—1992)等13人成立的新兴艺术派,是继新感觉派文学之后、资产阶级现代主义文学的大组合。他们以《近代生活》杂志为根据地,公开声明反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主张复兴文学的自律性,强调作家的主体性,提出:一要摈弃主义、突出个性;二要追求“反映的切实”,而不是追求“现实的切实”,反对无产阶级文学的采用写实的手段描写事物;三要以形式技术为中心。除了“反对无产阶级文学”和“艺术至上”之外,新兴艺术派的作家们主张各异。他们的大部分作品只注意到都市风俗的表象描写,表现官能的欲望和无意义的生活内容。还有一些作家如井伏鳟二(1898—1993)、堀辰雄(1897—1953)、梶井基次郎(1901—1932)、龙胆寺雄等在维持“私小说”创作传统的同时,能够保持自我个性,创作出了一些内容充实、具有一定思想意义的作品。在诗歌方面,三好达治(1900—1964)、北川冬彦(1900—1990)、安西冬卫(1898—1965)、西胁顺三郎(1894—1982)、宫泽贤治(1896—1933)等一批有影响的现代派诗人以《诗和诗论》杂志为中心,大力吸收西欧现代主义理论和手法进行创作。在评论界,出现了著名的评论家小林秀雄(1902—1983)。小林的文学理论,体现了日本当时知识分子在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分裂、个人价值观濒临崩溃情况下内心的不安和彷徨,明确地表白了自己反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态度。由于新兴艺术派文学一出现,就一直是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所以它在向无产阶级挑战的同时,信奉艺术至上主义,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思想,成员之间没有共同的创作目标和技巧,很快便于昭和6年(1931)迅速地解体,取而代之的是新心理主义文学及其亚流“主知主义”文学运动。(www.daowen.com)
新心理主义文学以伊藤整(1905—1969)、堀辰雄为中心而展开,包括阿部知二、井伏鳟二等人组成。作为现代派文学潮流,他们大量介绍了马塞尔·普鲁斯特(1)、詹姆斯·乔伊斯(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3)的文学作品和理论。同时也得到了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的赞许和支持。就其成立目标而言,作为“文学的革命”潮流的一部分,新心理主义文学反对新感觉派、新兴艺术派的以形式为中心的倾向,希望重新整合现代艺术派,以对抗“革命的文学”——无产阶级文学。作为纯文学的继续,新心理主义文学又准备重组有所影响的大众文学。从文学创作方面而言,与新感觉派、新兴艺术派文学相比,新心理主义文学更有意识、更自觉地系统引进了西欧小说创作的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广泛借鉴西方现代主义习惯使用的象征、隐喻、内心独白和意识流等手法,从内心的审美层面上描写人物;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折射人物的心理、心态、意识和情绪,具有一定社会内涵;描写人物心理活动以探索人生意义为出发点。
与新心理主义文学并行的“主知主义”文学以阿部知二为中心,提倡以有知性的批判性的观察和描写为重点,以知性来描写和观察社会,强调以知性处理感情,要求以有意识地将语言和知性直接结合起来,主张用科学的手法指导文学理论和实践。因为在创作中完全采用旁观者的态度,避免融入个人情感等局限,留下了有待探索的问题,即在文学实践中如何处理好文学与科学、内容与方法、情感和知性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