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是成为教师风范的最早楷模

孔子是成为教师风范的最早楷模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孔子育人为师的轶事早已为万世传颂,孔子也成为教师风范的最早楷模。“诲人不倦”是教师的最重要品质之一。孔子在这方面称得上是一个典范人物。孔子的教学态度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孔子一生勤奋好学,坚持不懈,是足以为人师表的。孔子一生都把这种满腔热情倾注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并以认真严肃、踏实负责的教学态度,忠实地百折不挠地去履行一个教师、一个教育家的义务和职责,他称得上是教师的楷模。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zou)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开创私学、著书立说,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被尊为儒家的始祖,后人敬称他为“孔夫子”。“圣”是聪明智慧的意思,孔子弟子3 000人,贤者70人,声誉甚高,古代公认他是有学问的聪明人,是“圣人”。西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对统治者有利,从此孔子受到尊崇。他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相当于苏格拉底古希腊教育史上的地位。有关孔子育人为师的轶事早已为万世传颂,孔子也成为教师风范的最早楷模。

(一)诲人不倦,博学多闻

孔子最大的抱负虽然在政治方面,希望有所作为,但是他的政治思想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他最大的成就主要还是在教育方面。他有40多年的时间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他热爱教育事业,积累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作为一个教育家,无论在当时或后世他都有很高的威信和影响。

“诲人不倦”是教师的最重要品质之一。一个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有一颗强烈事业心,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孔子在这方面称得上是一个典范人物。他虽然政治上不得志,有时生活困难,工作受到挫折,但是他从事教育事业的意忘却是坚强的,并充满了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他说得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过的知识经常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现在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气;与不明智的人相处,我也不烦恼。能这样做的人,不就是君子吗?从他的这段自白中可以看到他那种专心致志、不图虚名、乐于培育人才的可贵品德。

孔子的教学态度是十分令人敬佩的。他不仅在周游列国时,常与随从的弟子在一起讲学论政,甚至有一次,他在陈国到楚国的途中,被乱兵包围,“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就是说,在粮食都吃光了、有许多学生都饿得站不起来的危急困难的情况下,孔子还是照常坚持教学,这的确体现了一个教育家“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和作风。

教师的另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把大量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孔子以“博学多闻”而知名于当世,他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教育学生。这些知识、技艺实际是中国古代社会各级贵族在宗庙事务、政治、外交事务中经常用得着和必须掌握的。教师要圆满地完成“授业”的任务,必须精通自己所传授的学科知识,在这个方面孔子可称得上是个专家。他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不仅熟悉,而且还有很高的造诣,对音乐、射、御也有一定的修养。根据各种史料记载:孔子在当时就是一个对“乐”相当爱好,并且有一定素养的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述孔子“诗三百篇,皆能弦歌之”。《论语》中关于孔子及其弟子“弹琴”、“鼓瑟”、“击磬”、“弦歌”的记述更比比皆是。他还喜欢评论“乐”。当他周游列国在齐国听到舜时的“韶乐”时,他评论为“尽美矣,又尽善也”。按照当时的标准来说,他确是一位多才多艺、文化知识丰富、艺术修养高深的教师。更为宝贵的是他研究、整理、编选了“诗”、“书”、“春秋”等中国古代文献,并作为教材传授给学生。这种教材建设的工作,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孔子的功绩应该说是首屈一指的。

孔子又是一个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名师。有一次他很真诚、坦率地对他的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23]意思是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什么东西隐瞒你们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行动不向你们公开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他确实是竭尽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本领无私地教给学生,不留一手,因而深为学生所崇敬。下面的故事很可以看出孔子的这种品质。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说的是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孔鲤):您在老师那里,曾得与众不同的传授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过。他问我道:学诗没有?我说:没有。他便说道:不学诗就不会发言。我便退回学诗。过了几天,他又一个人站在庭中,我又恭敬地走过。他问我道:学礼没有?我说:没有。他便说道:不学礼便无法在社会立足。我便退回学礼。陈亢回去非常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知诗,知礼,又知道君子对他儿子的态度。可见孔子对学生和儿子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在教学上对他的儿子有什么特殊的照顾。

孔子一生勤奋好学,坚持不懈,是足以为人师表的。他也为自己的好学感到自豪。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就是在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但是不及我爱好学问罢了。他又谦逊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24]意即说,我是圣人,说我是仁人,我都不敢当!我只是永不自满地学习,永不疲倦地教诲弟子而已。的确,孔子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直到晚年还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种“学而不厌”的好学精神给后代当教师的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孔子一生都把这种满腔热情倾注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并以认真严肃、踏实负责的教学态度,忠实地百折不挠地去履行一个教师、一个教育家的义务和职责,他称得上是教师的楷模。

(二)德才兼备,培育人才

孔子的私学是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服务的,最终目的是造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人才,以期能够实现“老安”、“少怀”、“友信”的理想社会。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政治理想是很难实现的,但他却通过几十年的精心教育,为当时社会造就了不少人才。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的学生自然也就很多,只要交得起学费,他没有不接受和不教育的。他的弟子地区分布很广,年龄相差也很大,阶级出身、个性和智力都有所不同。但是,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以宽广的胸怀,采取了“吾未尝无诲焉”的积极态度,因而“弟子弥众,至自四方,莫不受业焉”。大面积地为当时的社会培育了人才。在他的三千弟子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按照孔子的人才标准,这七十二人可以列入优秀人才的行列。

孔子培养人才是有他自己的标准的。概括起来说就是以德为主,德才兼备。

有一次他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25]这里孔子所谓的“君子”、“小人”是指人的道德品质而言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要去做一个君子式(道德品质优秀〉的知识分子,不要做一个小人式(品质恶劣)的知识分子。

作为一个“君子”式的知识分子,应该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好像在阳关大道上走路,路是平平坦坦,人是直来直去,心胸宽广,不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这就是“坦荡荡”;“小人”则患得患失,顾虑很多,好像是过独木桥,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忧心忡忡,这就是“长戚戚”。

孔子时常教导他的学生,要他们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就是说:作为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对自己要求应该严格,对饮食不要追求美味饱足,居住不要追求舒适华丽,对工作要勤劳敏捷,说话要谨慎,还要到有道德修养高尚的人那里去请教,以便修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孔子认为在他的学生中只有颜渊做到了这一点。他称赞颜渊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6]意思是,孔子说:颜回啊,他的心能长久地不离开仁德,其他的学生只是在短时间内想起仁德罢了。物质生活是如此艰苦,住在贫民窟里的一条陋巷中。任何人处于这种环境,心里的忧愁、烦恼都吃不消的。但即便生活条件再怎么艰苦,颜回还是一如既往的快乐。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真正的乐观。

孔子赞扬了颜渊的这种精神境界,实质就是说作为一个“君子”,必须具有像颜渊这样的思想和精神面貌。

孔子自己也是安贫乐道的。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7]意思是,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这里体现了一个教育家身教重于言教的可贵精神。

孔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情操。他要求学生要成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志士仁人”。他甚至激励人们和他的学生“杀身以成仁”,即宁可牺牲生命来保卫仁的原则。这是孔子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最高道德气节。

自然,提出“杀身以成仁”的目的在于培养为奴隶制、封建制殉难的“仁人”、“义士”,有它的阶级局限性。但是,这种“气节”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激励过不少“仁人志士”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文天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不仅吟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月心照汗青”的悲壮诗句,而且在英勇就义前,他还在遗书上面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于今而后,庶几无愧。”这种为正义事业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的无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从上面这些内容,可见孔子对学生在道德品质、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这也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可贵之处。

孔子培养人才以“德”为主,但也十分注意“才”的锻炼。没有一定的才干,就无法完成由“士”到“仕”的过渡,也无法完成应当担负的使命。要精通“诗、书、礼、乐”,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没有过硬的本领是不行的。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说:如果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以政治任务,却办不了,叫他出使到其他地方,又不能独立地去谈判应对;虽然书读得很多,但有什么用处呢?所以,孔子在他的私学中很重视造就政治、外交、语言、文学、理财等方面的专家。

为了培养学生成才,孔子提出“好学”、“乐学”的主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8]孔子本身就是一个“好学”、“乐学”的表率。他自我表述说:用起功便忘记了吃饭,快乐便忘记了忧愁,不晓得衰老会要到来。这段话很形象地刻画了一个老教育家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的精神面貌。孔子也时常以这种精神来鼓励和教育他的学生。

(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榜样是一种具体而又有感化性的教育力量。“身教重于言教”是我国一个很有价值的教育传统和风尚。所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所强调的就是身教。孔子处处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学生,十分注重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www.daowen.com)

比如,他一贯主张“改过迁善”。他说“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要求学生要正视自己的错误,有改过迁善的勇气,指出如果坚持不改,那就要铸成真正的或更大的错误。

那么,孔子自己是怎样对待改过的呢?《论语·述而》篇记载有这样的一个故事: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日:“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思是,陈司败向孔子问鲁昭公懂不懂“礼”。孔子回答说:“懂礼。”孔子走后,陈司败便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是无所偏袒的,难道孔子是有所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吴和鲁是同姓国家,违反了同姓不娶的规矩,怎能说鲁君懂礼呢?巫马期便把这些话转告给孔子。孔子听后说:我真幸运,假若有错误,人家一定给指出来。孔子这种很真诚地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说错了话的态度,十分难能可贵。

他常常告诫学生做学问应抱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9]有一次有人向孔子请教关于“禘祭”(一种天子之礼)的知识,他坦白地说:“不知也。”并不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懂装懂。为了防止在学习或治学上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孔子提出了“四毋”的治学格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不要主观揣测,不要武断,不要围执,不要自以为是。在这方面孔子自己也是身体力行,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他研究历史,总要掌握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有了充分的证据之后才做结论,他十分谨慎地对待道听途说得来的材料,认为它往往有夸大和失实的地方,所以,他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这种老老实实对待学问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孔子还一贯提倡“不耻下问”这种谦逊的求知精神。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0]这说明一个善于虚心学习的人,到处都能寻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老师,可以从别人的优点中受到教益,也可以从别人的缺点中吸取教训,修正错误。孔子在世时,学生就已把孔子当作“圣人”了,但是孔子总是谦虚地说:“若圣与仁,则吾自敢?”他是不愿意接受“圣人”这个称号的。他又说:“文,莫吾犹人;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意思是说,在文化知识方面,我大概和别人差不多;至于成为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呢!他主张“君子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孔子这种在道德和学问上严以律己和虚怀若谷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虚心和谦逊的对立面就是骄傲和自满,孔子对此是很不赞成的。他对一些“亡而为有,虚而为盈”[31]的人,即对本来没有却装做有、本来空虚却装做充足的装腔作势、华而无实的空头学问家,是极为鄙视的。他认为,就算你的才能美妙高超真比得上周公,只要骄傲而且吝啬,别的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骄傲和自满,的确是一个人学习前进道路上的大敌。它容易使人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学问很难达到精深的造诣。

教师的思想品德和言行,直接熏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非常必要的。孔子从自己的教育经验中概括出教育者必须“身教”重于“言教”,“正己”然后才能“正人”的思想,是十分深刻的,并且符合教育原理。孔子本身无论在学习、修身、力行、改过等方面,无不为学生作出了良好的榜样。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孔子在学生的心目中才有很高的威信,他们对孔子是心悦诚服的。子贡赞扬孔子说:“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如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32]意思是说,看见一国的礼制,就了解它的政治;听到一国的音乐,就知道它的德教。即使从百代以后去评价百代以来的君王,任何一个君王都不能违离孔子之道,从有人类以来,没有人能及他老人家的。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有若对孔子更是推崇备至。他说:“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33]其意思是,麒麟对于走兽,凤凰对于飞鸟,太山对于土堆,河海对于小溪,何尝不是同类。圣人对于百姓,亦是同类,但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人了。当然,学生们这种赞美之词,未免有夸大之处,但却表达了学生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四)师生情笃,感人至深

在孔子的私学中,师生关系是比较亲密融洽的。《论语》中有不少段落记录了孔门师生之间感人的关系。

孔子与学生的接触很多,他们推心置腹,无话不谈。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着孔子坐着,孔子让他们“各言尔志”,学生们便都生动活泼地各抒己见。孔子特别赞赏曾皙的发言,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定,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意思是说:暮春三月,春天衣服都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同意曾皙的想法的。曾皙敢于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愿望,孔子能够对学生敞开心怀,可见这是一种多么亲切无间的师生关系。

有的学生询问孔子对其他同学或对自己的看法怎样,孔子也是十分坦率的。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意思是,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这两个人,谁强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有些过分,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又问:那么,子张强一些罢。孔子回答说: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这段对话说明了孔门师生间是能够互相信赖和真诚相见的。

子贡又征求孔子对自己的看法,孔子回答说:“汝器也。”子贡又问:“何器也?”孔子回答说:“瑚琏也。”“瑚琏”是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是相当尊贵的。这里意思是:子贡还算是一个有用的人才。这种真挚的谈话,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增进彼此的感情。

孔子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宰予昼寝”[34]就是很好的例子。宰予是孔子的高材生,因为在白天睡了一下懒觉,孔子就批评他,责备十分严厉,有点恨铁不成钢之慨。又如,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35]子曰:“是故恶夫佞者。”说的是,子路让子羔去做“费宰”(费县县长)。孔子说:这是害了别人的儿子。子路说:那地方有老百姓,有土地和五谷,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叫做学问呢?孔子说:所以我讨厌强嘴利舌的人。在这里孔子一方面是对子路的责备、批评,另一方面也是对子羔的严格要求,因为在当时子羔无论在德或才方面还不足以承担“费宰”的重任。但是,学生有合乎他认为应该肯定的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现时,孔子总是不会忘记表扬他们的。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说的是有一次,鲁国翻修叫长府的金库。闵子骞说道:“照着老样子下去怎么样?为什么一定要翻造呢?”孔子说:“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一定中肯。”他表扬了闵子骞勤俭节约的美德。

又有一次,孔子把颜渊和子贡两个学生进行了一番比较。他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36]意思是说:颜渊的学问道德差不多了吧,可是常常穷得没有办法;子贡却不安本分,去囤积投机,猜测行情,竟每每猜对了。在这里孔子表扬了颜渊的“安贫乐道”精神。

在生活上孔子也是很关心学生的。他的学生伯牛生了病,孔子就去探望他,对自己的学生得了不治之症感到痛惜。他的另一个学生公冶长虽然坐过牢,但孔子认为这不是他的罪过,仍很关心他,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自然,孔子和他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不少意见分歧,特别是政治观点和态度上的分歧,有时搞得师生关系也颇为紧张。例如,孔子提倡“孝悌”,父母死了,要守孝三年,而宰我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了,弄得许多事情都要停下来,不同意久丧,主张只要一年就够了。孔子为此十分气愤,斥责宰我,真是缺乏仁德。

由于政见不同,而使孔子大动肝火的恐怕要算冉求了,孔子是反对季氏的,尤其是对季氏的所谓“僭越”无礼的行为,认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7]可是冉求却违背孔子的意旨,真心实意的替季氏办事。这样,孔子当然十分恼火,他号召学生对冉求的行为“鸣鼓而攻之”。可见,有些学生尽管认真地向孔子学习,但并不认为他的一切见解都是对的。对待师生之间的意见分歧,在一些是非原则问题上孔子还是比较圆通灵活的,但是一涉及像维护周礼、履行“孝悌”等根本道德准则时,他就坚守不移。有一次,子贡要把鲁国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那只活羊去而不用。孔子说:子贡呀,你爱惜那只羊,我可是爱惜周礼。

尽管孔门师生有时闹了一些矛盾,甚至出现过紧张的局面,但这并不妨害他们那种经常存在的教学相长、尊师爱生的友好关系。就是像上述与孔子有所争论的学生宰我、冉求、子路等都是孔门私学的高才生,并且对孔子也是十分尊敬的。更为可贵的是孔子和弟子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孔子具有坦白的胸襟和宽大的胸怀,他平易近人,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孔子平时和学生谈话比较随便,不拘形式。孔子在郑国时与弟子失散,子贡到处寻找老师,郑人告诉他,说东门有一个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老实的把这话转告给孔子,孔子听后并不着恼,却欣然笑道:说我“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对晚生后辈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38]他看到了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前途,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是一个老教育家对自己学生的高度信任、尊重和爱护。

大量的事实都说明了孔门师生间的感情是极为深厚的,他们的关系是十分密切而融洽的。颜渊把孔子当作父亲来看待,“回也视予犹父也”。颜渊死的时候,孔子哭得很伤心。跟着他的人说:你太伤心了。孔子说:真的太伤心了吗?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

子路虽然经常受到孔子的批评,但他却一直愿意跟随孔子学习,实际上还充当了孔子的卫士的角色,成为孔子最信赖的人,一个最忠诚的追随者和拥护者,孔子称赞他说:“道不行,乘桴浮干海。从我者,其由与。”意思是说:我的学说和主张行不通的时候,我想坐着木排到海外去,跟随我的恐怕只有子路吧!

至于子贡对孔子更是尊崇和敬佩。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39]意思是,有一次叔孙武叔毁谤孔子,子贡十分愤慨地说:不要这样做,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能,好比山丘,还可以超越过去;而仲尼简直是太阳和月亮,是不可能超越过他的。人们纵使要自绝于太阳和月亮,那对太阳月亮有什么损害呢?只不过是表示他不自量罢了。从这番维护孔子声誉的赞词中,足见子贡对自己老师的真心爱戴。

颜渊敬佩孔子的学问和为人,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40]孟子又称赞孔子“出乎其类,拔乎其萃”。[41]前者是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者赞叹孔子努力攻读,深入研究,达到极高水平。这些都是他们对孔子无限崇敬的肺腑之言。

正是由于孔门师生互敬互爱,亲密团结,所以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如访问列国诸侯时厄于匡、困于陈蔡,他们都能做到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孔子死后,许多受教于孔子的弟子都来送葬,皆服丧三年,子贡则结庐于墓旁守丧六年才离开。他们师生的感情超过了父子兄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