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持志,就是奉持人的意志;养气,就是保养人的意气或者勇气。孟子指出:“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冲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14]孟子在进行道德修养时,首先应当“持志”、“养气”,即坚持崇高的志向,把士的最高志向规定为“居仁由义”,人以仁义为志,就能很好地区分善恶,区分应当不应当,对符合仁义的就积极地去做,对不符合仁义的就加以克制。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15]也就是说,如果人有所选择,克制其消极方面,人们就能达到所想的预期效果,取得成功。他提出了志与气的关系,认为一个人如果有了志与气,坚持了志与气的密切相联,则会“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孟子认为,普通的人只要注意“养气”,经过量的积累就能形成所谓“浩然之气”,通俗地说就是正直豪迈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就像他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就是靠养出来的,一点点的善言善行积累起来的。同时,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孟子的“持志养气”思想,在两千多年的文化发展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培养一种敢于坚持信仰、乃至为之献身的精神。
墨子提倡躬行实践,言行结合。他认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他严格要求言行的一致,不论在生产或战斗中,都是坚决执行任务,不屈不挠。墨子注重实践,判断一件事和评价一个人,他不是单纯地从结果来看,而是重视“志”(动机)和“功”(效果)的统一。墨子重视“修身”,而且提出“修身”需言行结合,“合其志功而观焉”,即评价一个的行为,必须将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全面地考察。因此,墨子要求弟子“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并注重培养与锻炼弟子的意志,要求弟子要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深刻地指出,理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得以保障其确立。故墨子在向学生讲述“节用”学说时,就让学生接受艰苦生活的锻炼,穿“短褐之衣”,吃“藜藿之羹”,墨子自己同样终生“席不暇暖”,一生都能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和高尚人格去感化学生。墨子为了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还制定了十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对违犯者严惩不贷。因此,墨子才能培养出刻苦勤劳、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墨者,才使得墨者成为救国济世的全能型人才,他们皆可“赴火蹈刀,死不旋踵”。不仅如此,墨者常“以自苦为极”。墨子的大弟子禽滑厘跟随他三年,“手足病笃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墨家在教育精神上实行高度的统一性,特别注重“道义”。墨子是春秋后期社会大变革中从小生产者阶层中涌现出来,代表农民与手工业者利益的思想家,所以门下弟子多是“匹夫徒步之士”、“农与工肆之人”,所收弟子不分贫富贵贱,只要能从事艰苦的劳动,具有吃苦耐劳的实践精神,并忠心耿耿履行墨家“道义”,即可成为墨门弟子。(www.daowen.com)
同时,墨子反对仅停留于言谈而不从事实践者。墨子指出:“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意即出言必定守信用,行为必定要果断,使言行一致就像与符节相合一样,没有出言而不实行的。可见,墨子严格要求弟子言行一致,将自己的言谈、思想贯彻到实践中去。墨子说:“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意思是说,口出言,自身必须实行。现在你口已出言,但自身不去实行,是你自身混乱啊。“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此外,毕沅校注本《佚文》篇载,“禽子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蛙与蝇,日夜恒鸣,口舌干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说的是子禽向老师请教:“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可见,墨子反对说无益的废话,认为说话一定要适合时宜方能奏效。要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墨子·修身》篇云:“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意即,意志不坚强的人智力就不会发达,出言不守信的人行为就没有成果。可见,在墨子看来,意志是智力发达的先决条件,也是言行一致的前提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