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的“材”,然后才能因“材”而“教”之。
(一)孔子
孔子是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他了解学生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谈话法两种。
孔子通过“听其言而观其行”、“退而省其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了解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谈话、问答,与学生交流思想,了解学生的秉性。这样,孔子就对其学生的道德面貌、个性特点、智力差异、特殊才能等方面了然于胸,为后面的因材施教奠定了基础。
孔子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因材施教”。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在孔子的私学里,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方面都有出众之才,“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167]又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168]
第二,正确地补偏救弊,以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如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如他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169]通过孔子的教育,使子贡有了自知之明,起了抑制子贡自满情绪的作用。又如《论语》中记载的事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第三,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论语》中孔子弟子关于“仁”的问答非常典型。“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使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因为三人学业造诣和接受能力不同,所以,他们请教同一问题,孔子做了三种回答。
(二)孟子
孟子认为人虽具有同样的善性,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及自我修养的不同,才能会有个别差异。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170]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
因材施教并不意味着降低要求,无视教师的作用。孟子为此强调“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171]“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172]他还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173]这说明他从教育实践中认识到了教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三)董仲舒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玉杯》中要求教学要“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要求教师在深入观察学生所作所为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心性特点因材施教。
(四)韩愈
韩愈重视因材施教,认为每个时代都有人才,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者善于识别和培养。其著名的《马说》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伯乐善识千里马,只要有伯乐,千里马不会被埋没。如果没有伯乐那样的识别力,又不善于调教,千里马就会被埋没。人才就如千里马,既要善鉴别,又要善培养,人才就不会被糟蹋,而会涌现出来。(www.daowen.com)
韩愈一贯主张“人者要尽其材”。其《进学解》中说:“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他主张教育者应如精明的木匠分别使用木料,使各类木料各得其宜一样,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才能,这应成为教育的原则。韩愈热心培养青年,指导他们进行文学创作,发挥他们的才能,成为知名的作家。他要求当权者在用人方面做到人尽其才,他认为统一的国家应当能容纳和使用各种人才。他把“因材施教”和“因材使用”统一了起来。
(五)朱熹
朱熹对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引申和发展。他在分析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学时说:“德行者,潜心体道,默契于中,笃志力行,不言而信者也;言语者,善为辞令者也;政事者,达于为国治民之事者也;文学者,学于《诗》、《书》、《礼》、《乐》之文,而能言其意者也。盖夫子教人,使各因其所长入于道。”[174]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而使之入于不同的发展之道。
他设喻说:“草木之生,播种封植,人力已至而未能自化,所少者,雨露之滋耳。及此时而雨之,则其化速矣。教人之妙,亦犹是也。”[175]人的成长犹草木之生,如得及时雨,便能迅速变化生长。教师依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特长,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就能迅速成长。因此,朱熹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176]
(六)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
王守仁主张因材施教,他说:“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177]他还提出“随人分限所及”而施教的思想。“随人分限所及”而施教,对不同的人来说即是“因材施教”。
他说:“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178]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人们的资质、才力是各不相同的。圣人与常人固有不同,就是圣人之间亦有差别,“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179]施教的分量内容以至方法,都要因人而殊,好比医生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不可“不问症候之如何,而必使人人服之也”。[180]
王守仁的“随人分限所及”而施教,不是消极地适应学生的资质、才力、脾性,或用一个模型去束缚学生,而是在更好地发挥各人之所长,起到“益精其能”的效果。他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在“成德”的前提下,使各人的才能、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即使对学生不同的个性,也是如此,他说:“圣人教人,不是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181]也就是说,对“狂者”,从勇敢方面去培养;对“狷者”,则从办事谨慎方面去成就他。
(七)王夫之——“深知其心”“因材而授”
王夫之主张教者对学者必须因材施教。这是因为每个人“质有不齐”,有“敏钝之差”;每个人的“志量不齐”,有大有小;每个人的德行不同,有长有短;每个人知识不等,有多有少,有深有浅,等等。教师必须了解和承认学生的这些差别,从学生实际出发,“各如其量”地进行教学,做到“人无不可教,教无不可施”。
王夫之说:“吾之与学者相接也,教无不可施。吾则因其所可知,而示之知焉;因其所可行,而示之行焉。其未能知,而引之以知焉;其未能行,而勉之以行焉。未尝无有以诲之也。”[182]他主张教师应在学生的所知所行基础上“以才量言”,因其可知可行而教之。教师应在学生“已知已能”的基础上,把学生推向未知未能,以求上进;对“未能知未能行”的学生,应“引之以知”,“勉之以行”。总之,对学生应“因材而授”,使学生突破原有水平,从不知到知,从知少到知多。只有这样,才能“人无不可教,教无不可施”。
要正确做到“因材而授”,关键问题是了解学生,“深知其心”。只有深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做到“洞知其所自蔽,因其蔽而通之”,然后再“因人而施之教”,使每个学生皆“未尝不竭尽上达之旨”。[183]
王夫之提出“教以教人之学”,则教者必须了解受教育者而因材施教。个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教者要顺应学者的个性去施教,偏高偏低都有缺憾。他说:“夫智仁各成其德,则其情殊也,其体异也,其效亦分也。……故教者顺其性之所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而可矣。”[184]一个人有长处,亦有偏处,教人正是要导引学者的长处,使他能够进步,矫正学者的偏处,使他能走上正当的道路。他说:“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185]
王夫之认为教人先要看他的才性品质,再要看他的志向,又进而看他自己的努力与造诣如何,教学的分量也就因而不同。他说:“曲尽人材,知之悉也。……顺其所易,敌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理一也,从人者异耳。才之偏,蒙也;养之者因所可施可受而使安习之。”[186]教学要根据学者可接受性而施教,要就其“可受之机”而施教,要因其可施可受而施教而为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