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朱熹关于教育的目的以及观点

朱熹关于教育的目的以及观点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熹根据“人心”和“道心”的划分和对立,进一步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道德修养准则,也是整个教育思想的出发点。由于“天理”和“人欲”的绝对对立,水火不能相容,从而导出封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恢复天理和战胜人欲。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应以“明人伦为本”,要教人以“德行道艺之实”。[117]为改变这种“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朱熹重申和强调教育“明人伦”的目的,使学校教育符合国家“立学教人之本意”。

朱熹关于教育的目的以及观点

(一)“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在其“天命(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二元论人性说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道心”与“人心”的划分。所谓“道心”,是指“天理”、“义理”,是完全符合封建主义“三纲五常”要求的道德意识;所谓“人心”,是指人们的欲望和要求,他认为是低级的、自私的,是万恶之源,是十分有害的。

朱熹根据“人心”和“道心”的划分和对立,进一步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道德修养准则,也是整个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他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109]

朱熹还对何为“天理”、“人欲”作出了明确回答。“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110]由此可见,“天理”就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人伦关系,以及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道德信条。简言之,就是维护封建礼教的“三纲五常”。所谓“人欲”,朱熹指出:“如夏葛冬裘,渴饮饥食,此理所当然,才是葛必欲精细,食必求饱美,这便是欲。”[111]又说:“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112]不难看出,他所说的“人欲”,就是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以及一切违反封建礼教规定的思想、言论和行为。

由于“天理”和“人欲”的绝对对立,水火不能相容,从而导出封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恢复天理和战胜人欲。学校培养人才如此,社会教化亦是如此。正如朱熹所说:“学者须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113](www.daowen.com)

(二)“明人伦为本”

朱熹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114]朱熹认为,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善性,就必须“尽人伦”。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应以“明人伦为本”,要教人以“德行道艺之实”。他反复强调指出:“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115]“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向,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116]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以致当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117]

为改变这种“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朱熹重申和强调教育“明人伦”的目的,使学校教育符合国家“立学教人之本意”。“明义反本,以遵先王教学之遗意”,[118]使其具有“道德政理之实”,以明“政事之本”、“道德之归”,这样才能“教明于上,俗美于下,先王之道得以复明于世,而其遗风余韵,又将有以及于方来”。[1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