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是治国之本
董仲舒认为教育是治国之本,提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52]“天之任德不任刑也”。[53]
他说:“尔(指统治者)好谊(义),则民向仁而俗善;尔好利,则民好邪而俗败。由是观之,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视效,远方之所四面而内望也。”[54]这是指统治者进德修身、节制贪欲,才可能清明政治,实现所谓仁政德治的理想。因此,他曾向汉武帝进言,要让未来的统治者“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55]建议加强治术人才的培养教育,使这些人懂治术、善教化、德刑并用。他强调了教育对培养统治人才的重要作用。
董仲舒告诫统治者,要防范百姓“犯上作乱”,就必须建造牢固的“堤防”。他认为这种“堤防”就是社会教化,其作用远非刑罚所可比。他说:“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56]他还告诫统治者,要“南面而治天下”必须“以教化为大务”,[57]强调了加强社会教化对维护封建统治的极端重要性。所谓“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58]进一步说明加强社会教化是长治久安之策。(www.daowen.com)
(二)“化名成性”
董仲舒还根据其“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的人性说提出“凡人之性,莫不善义”,[59]认为人有善端和善质,就具有了接受王道教化而至于善德的基础,否则“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60]他认为教化致善是人性的继续和发展,将教化视为人的发展。他还认为人的理性认识能力主要指道德认识能力,是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董仲舒否定人性可以“不教而善”,强调人性并非就是善,得出“善,教诲之所然”[61]及“性非教化不成”[62]的结论。
董仲舒说:“性如茧如卵,卵待复而为雏,茧待缫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此之谓真天。”[63]在这个思想基础上,他把教育看成国之“大务”,曰:“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64]由于历史和阶级之限,董仲舒又把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民”看成是“萌而无识”,有待于君主的教化,他说:“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万民之性苟已善,则王者受命尚何任也?”[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