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是“立国之基”
《子路》记载,孔子和弟子去卫国途中有一番议论:“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意识到了生产、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将庶、富视为立国基础的基础,更把教育视为立国根本的根本。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也反映了这一思想。“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29]孔子认为民信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而民之能信首先是教育问题。因此,孔子认为治国中精神的力量远胜于物质的力量,而教育的作用显然是其他任何政治措施所无法比拟的。
(二)教育是“为政之本”
首先,“为政以德”,政治应当是“德治”。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0]道德的引导、礼教的规范才是使人心悦诚服的政治措施,其中统治者立足于自身修养而吸引人民的行动最为关键。鲁国贵族季康问政于孔子,回答是:“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3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2]为政似乎并无多大奥秘,不过就是修身、正身。“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33]所以,政治是一种对人的感化,而为政也就是一种完善自身由此影响他人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也就是政治实现的过程,教育的好坏就关乎政治的优劣。
其次,“德治”还需要一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志士仁人”。孔子赞同“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34]的主张,希望通过教育造就“谋道不谋食”的君子,实现其社会理想。孔门师生既将政治视为学习(教育)的继续,也将学习(教育)当成实现政治的有效手段。当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答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认为教育和政治没有什么区别。他还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35]他强调教育对政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治国。孔子又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36]他主张执政者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社会上人与人之间都应具备相应的道德,这个社会才能安定。(www.daowen.com)
所以,孔子认为政治首先应该是教育过程,与教育结合的政治是最好的政治,而与政治结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把政治理解为柔性的教育、感化,而不是刚性的制度、法令,这是儒家思想的特点,同样反映了孔子意识中对人的尊重。
(三)“性相近,习相远”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37]他认为人的先天素质差别很小,由于教育和环境习染的不同,造成了人性的差别很大。基于此,孔子特别重视教育。《论语》将《学而》作为第一篇,而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是“学而时习之”,正反映了孔子这一思想。孔子从“习相远”出发,还很重视早期教育,他说:“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38]
孔子认为,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是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世界上不存在不配和不堪教育的人。《中庸》曾引孔子的话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摆在更为重要的地位,认为只要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愚昧可以变为聪明,柔弱可以变为刚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