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教师的典范,享有“万世师表”的美誉。孔子对教师的作用有许多精辟的见解。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据《孟子·公孙丑》记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对教师职业特点的最精辟的概括。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1]他认为如果不学习,不修养,止步不前,就会失去为师的条件。又说:“可与言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2]他主张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就应该保持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积极精神状态,终生好学乐学。
教育是高尚的事业,需要对学生、社会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为其服务。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诲人不倦”是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教师最宝贵的品格。孔子以诚挚的爱心,尽心尽力地教诲学生。无论什么人向他请教,他都毫无保留地教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对被人视为无恒的庸人的子路,孔子“引而教之,渐渍磨砺,阖道牖进,猛气消损,骄节屈折,卒能政事,序在四科”。[3]在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4]在陈蔡粮绝时,他与弟子仍然“弦歌不辍”。
(二)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5]他爱护学生,也受到学生们的尊敬。在学生们眼里,他的人格非常崇高,学识非常精深,他的教导是生活的座右铭,因而威望极高。子贡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6]足见子贡对恩师的尊敬。
孔子把实现仁德的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对学生充满信心,认为根据发展规律,新一代可能胜过老一代,学生会超过老师。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7]他对待学生从无虚情假意,而是赤诚相待,无私无隐。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8]孔子向学生表明自己的一片赤心,说明他是尽其知而教,没有任何隐瞒。(www.daowen.com)
(三)互教互学,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互相学习的。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论语》中有许多孔子与弟子坐而论道的记载,他们在一起探讨各自的理想志趣,切磋道德学问,亲密无间,教和学相得益彰。学生也可直接向他提出批评意见,如子路就曾三次向孔子提出尖锐的批评,孔子最终接受了他的意见,丝毫没有自大自尊的“圣人”气息。相反,颜回对于孔子所教授的内容表现了“无所不悦”,反倒引起了孔子的担心。他教导学生在“仁”面前不分师生,学生不必因位卑而谦让老师,他说:“当仁,不让于师。”[10]这比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思想早一个多世纪。
(四)师生平等,教学相长
孔子意识到师与生、教与学可以互相转化,并做了正确地处理。如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11]这表现了他虚心向学生学习和“不耻下问”的态度。他还认为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即教学相长。在孔子教学中,师生共同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12]这段谈话教学,诚如子贡所说,他们师生互相切磋学问,体现了教学相长。
(五)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言教在说理,以提高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实际指导行为方法。他认为,教师身教的示范对学生有重大感化作用,身教比言教更重要。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做学生的表率。
他把以身作则作为重要教育原则,要求教师身教重于言教。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4]他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5]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因此,孔子的以身作则原则具有永恒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