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我国处于一个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发掘并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遗产,对建设我国教育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下面分析教育现代化应该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批判地吸取、继承和发展的有关内容。这些,都是对道德教育作用的认可。周恩来身上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格修养和智慧精华,其高尚的人格堪称表率,更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赞誉和敬颂。

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当前,我国处于一个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发掘并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遗产,对建设我国教育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下面分析教育现代化应该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批判地吸取、继承和发展的有关内容。

(一)“德教为先”的教育思想

中国自西周以来逐渐形成了重德重教的传统。儒家的“德治”、“教化”思想正是“德教为先”的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周易·蛊》指出:“君子以振民育德。”《论语·述而》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知识;行,指道德行为。孟子也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25]更把道德败坏或缺乏道德的人视为衣冠禽兽。《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隋书》说:“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自兹始。”宋代思想家王安石也说:“天下不可无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这些,都是对道德教育作用的认可。可见,历史上的儒家坚持把如何培养人,如何成圣贤,当作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因此尤重德教,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当然,历史也证实,道德不是万能的,道德教化也并不能解决社会上的一切问题,但“德教为先”的教育思想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重申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邓小平文选》第2卷)他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赋予了“德教为先”新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修身为本”的教学目标

中国传统教育把自身的道德修养——“修身”看作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提出重视“修身为本”的教学目标。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事》)孟子说:“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26]荀子也说:“必先修正其在我者,然后徐责其在人者。”[27]《礼记·大学》更详细深刻地阐述了这一思想:“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为本”,首先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然后才能实现建设、治理国家、安定天下,达到提高整个社会、国家以至全民族的素质水平,这些思想至今仍是正确的,对青年一代尤为重要。毛泽东青年时代在湖南省第一师范读书时,把学习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史地等课程上,留下了“修身”和’国文”两门课听课笔记《讲堂录》。周恩来身上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格修养和智慧精华,其高尚的人格堪称表率,更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赞誉和敬颂。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大学提倡学生的“修身”运动风靡了大学校园,大学生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为座右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塑造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新形象,创建了文明校园。

(三)“有教无类”的教学对象

孔子明确指出了“有教无类”的广泛的教学对象主张。“有教无类”是讲教育应为更多的人服务,人们受教育的权利不应当受到种类、族类、阶层门第的限制。当然,孔子又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末尝无诲焉。”[28]这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能交上十条肉干的学生决不会是一贫如洗的底层劳动人民。但是,“有教无类”的提出与实施,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很大的进步意义。“有教无类”大胆地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促进了私学的创立;“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从王公贵族子弟扩大到一般平民,如孔子赞叹的颜回虽出身贫寒到“一革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29]又如,据《吕氏春秋》记载,子张出身于鄙家,鄙家即是野人,孔子却不问贵鄙,都进行教育。《论语·子罕》记载:“有鄙夫问于我,……我叩其两端不竭焉。”这记述了孔子教育一个农夫的故事。“有教无类”使文权下移,使文化教育逐渐传播于民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并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准备了社会条件。“有教无类”反映了教育本身发展的趋势,但封建制度决定了孔子的“有教无类”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观念,只有在新中国,建设自己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新教育才能实现。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逐步展开,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等等都取得长足的进步,成就辉煌。“希望工程”、“扶贫攻坚”等项目更为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弟的受教育创造了机会,“有教无类”不再是空想,理想变成了现实。

(四)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

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历来为教育家所重视。两千年前的孔子,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探索并实践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孔子曾把他的一些优秀学生分为四类:“德行”优秀的有“颜渊、闵子赛、冉伯牛、仲弓”;擅长语言的有“宰我、子贡”;“政事”干练的有“冉有、季路”;文学出众的有“子游、子夏”。称“德行、言语、文学、政事”为“四科”。朱熹则把“因材施教”与教学分科联系起来,批注为:“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此可见。”为了实施因材施教,孔子观察了解各个学生的个性,他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唯。”[30]孔子指出学生个性中的弱点:高柴愚笨,曾参迟钝,撷孙师偏激,仲由刚烈莽撞,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对症下药。据《论语·为政》记载,他对孟鳅子、孟伯、子游、子夏四人问“孝”时,回答内容虽以“孝”一以贯之,扣住“父母为本”,但又因人而异,分别回答为:“无违”、“父母唯其疾之忧”、“养而敬”、“色顺”。《论语,先进》还记载,子路和冉有两人问孔子“闻斯行诸?”(听到一件合理的事情就立刻去做吗?)孔子回答子路为:“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回答冉有为:“闻斯行之。”学生公西华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问题有两个答案,就问孔子,孔子告诉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就是根据冉有个性胆小畏缩,要给他鼓励壮胆;而子路胆大,急躁好胜,所以要约束他。

社会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国一直在探讨个性差异与个别施教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尤其是信息技术等先进传播手段的引入,一方面教育摆脱了课堂空间的限制,教学更加有声有色,易入脑入心;但另一方面,在一般教学中如何适应个性差异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研究因材施教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非常现实而且十分重要的课题。

(五)师重身教的教育师德

教师的表率榜样,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教育作用,有的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中华民族对教师尊崇的最高体现。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1]这既是对从政为官者的重要告诫,也是对教师师德的表率要求。孔子主张教师言行一致,他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32]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33]对那种夸夸其谈、言过其实、言行不一的行为,视为可耻。董仲舒鲜明地提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后汉书》也说:“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张行简则更全面地概括了为师重教的师德是:“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不惟立言制行,随时检点,则衣冠瞻视,亦视道貌岸然。”[34]

古今中外有远见的政治家、学者,一向重视和肯定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上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类的贡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确立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把教育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在当代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崇高的评价。教师要吸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师重身教”的优良传统,立志敬业,修身自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培育四有新人,做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珍贵财富是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灿如星河,涌如江流,诸如“克己复礼”的学习志向,“吾日三省吾身”的德育要求,“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学习态度等等,都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启迪和影响。

我们研究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要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避免夸大或缩小,避免“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命力不仅来自五千年文明史,更在于它总是使自己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历史的前进和发展。值得注意和强调以下三点。

1.教育现代化不是教育孔孟化。我们不仅要发掘、吸收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闪光点,更要研究为什么这么伟大的民族教育没有使中国免遭几百年的落后,饱受侵略和屈辱。仅从教育思想、教育体制这一角度看,封建社会尊崇的孔孟之道,强调的“教化”、“德治”思想,并且把它作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导致了“道德决定论”,重道德轻法制,重文化轻科技,重科举轻人才,重知识传授轻技能教育,重“内省”轻实践……这些,正是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教育的现代化,就必须批判扬弃封建的落后的糟粕,弘扬优秀精华,依据新的时代特征、历史发展,“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35]

2.教育现代化要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中国自古重视教育,但是重视的是升学教育,是“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无论“官学”、“私学”,无论“名门望族世袭”或“科举考试制度”,无一不是要把学生束缚在“四书五经”、“三纲五常”这些封建统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中。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从积极贯彻“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材选编、教学方法等,教育取得了伟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升学教育”、“学而优则仕”的陈旧观念仍无所不在,所以,要建设并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升学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推进教育的改革发展。

3.教育的现代化不是教育的西化。众所周知,现代化是从西方开始,而且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两个阶段发展到今天,工业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标志。20世纪50年代末,在西方出现过一种“现代化理论”,企图论证西方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合理性,并为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这个理论代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遭到许多学者的批判,更重要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一些发展中国家运用这种理论提供的“增长第一”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进行现代化实践,并未使它们真正进入现代化。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必须吸收西方国家有价值的理论和思想,同时要认识到我们国家教育的现实特殊性,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将服务于中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教育现代化之路。

【注释】

[1]《中庸》。

[2]《荀子》。

[3]许慎《说文解字》。

[4]〔美〕巴比格.文化:历史的投影.夏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8。

[5]〔苏〕贡恰连科.精神文化.戴世吉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7。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

[7]《庄子·秋水》。

[8]〔美〕本尼迪胡特.文化模式.王炜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48。(www.daowen.com)

[9]《论语·微子篇》。

[10]《荀子·天论》。

[11]《庄子·天下》。

[12]《论语·学而》。

[13]《论语·子路》。

[14]《尚书·尧典》。

[15]《荀子·富国》。

[16]《论语·八俏》。

[17]《中国古代学术流变研究》。

[18]《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胡适文存》卷2。

[19]《论语·述而》。

[20]《论语·雍也》。

[21]《孟子·尽心上》。

[22]曹丕:《典论·论文》。

[23]《论语·阳货》。

[24]宋濂:《宋学士文集·画原》。

[25]《孟子·滕文公上》。

[26]《孟子·尽心下》。

[27]《荀子·富国》。

[28]《论语·述而》。

[29]《论语·雍也》。

[30]《论语·先进》。

[31]《论语·子路》。

[32]《论语·学而》。

[33]《论语·宪问》。

[34]《啸孙轩攒存·塾中琐言·端品》。

[3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