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教育现代化的时候,关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教育实现现代化是何种关系,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否则,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既有适应教育现代化的一面,又存在矛盾的一面。从适应的方面看,文化与教育现代化互相适应、互相促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石。世界各国,特别是东方国家都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尤其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文化氛围十分浓厚的国家,这一问题更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现代化首先从西方开始,因此人们往往容易把现代化与西方化联系起来。加上有一段时期,受西方中心为基点的现代西方的发展学说的影响,人们往往将欠发达的原因归咎于传统,但研究表明,许多新近发达国家如日本、新加坡等都是在合理地继承各自的传统文化的情况下走向了现代化;而有些急于摆脱传统文化的欠发达国家却至今未能实现现代化。因此,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需要审慎地研究。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之上的。否定传统文化也就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继续”。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一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是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做起的。
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提起中国的教育不能不提到孔子,乃至由他始创的儒学。儒家崇尚教育的作用,注意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强调学思结合,重视知行统一,提倡为人师表等等。这些教育思想,虽不能兼收并蓄,但其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同我国其他教育传统一样,仍然以其强有力的生命力世代流传下来,在现代教育中被吸收和弘扬,为振兴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而发挥作用,而且还在不断完善创新。
(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特征,有它的合理的内核。这种内核反映了民族性和人类性,代表了民族发展的方向和人类进步的方向。虽然它存在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但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不会阻碍现代化的发展,而且会促进现代化的发展。例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贵和尚中”、“勤劳节俭”等精神,能激励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奋发向前。再如,东方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集体观和忍让精神已经在亚洲许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伟大民族的传统文化宝库中蕴含着许多有利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优秀的教育传统。从教育制度来看,中国太学的博士弟子制度、书院讲学与研究制度、以考试促自学的科举制度,以及官学与私学、中央与地方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制度等,都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从教育思想看,中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由博返约、启发诱导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由此看来,它不仅不会阻碍现代化的发展,而且会促进现代化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任何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它是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民族精神总是蕴藏在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因此,即使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各民族国家仍然坚持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由此而激发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活力,从而使民族在复杂曲折的现代化道路中获得新生。从世界文化史来看,现代化国家的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杠杆,就是本民族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些国家的人民总是以虔敬的心情缅怀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对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遗迹都倍加珍惜和爱护。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了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人民在自己统一的国土上抗击侵略者和建设自己的家园;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华人都在为祖国的现代化谋划出力,这也说明了民族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不容低估,一个民族的振兴脱离本民族的文化是不能想象的。(www.daowen.com)
当然,传统文化中存在与教育现代化互相矛盾甚至互相对立的因素,需要我们加以限制。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它包含了许多旧的内容。传统文化在它形成的初期是当时的新文化,代表着当时社会发展的方向,而对现代社会来说它又是旧文化,虽然它的内容不断在发展,不断增加新内容,但从总体上来说总有一部分属于旧文化。因而,它本身有些内容对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阻碍作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下面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1.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德治与教化,道德理想具有终极目标的崇高地位,这种伦理型文化的特点是往往无视人的自身价值,贬抑人的个性发展,与现代教育倡导的“解放个人,培植具有充分活力的个人主体,弘扬个体原则”相悖。传统文化要求教育在人格塑造上以归属感(依附型)为目标取向,这种“人”没有个性特征,无创造精神,更没有生命之光。这反映在教育目标上就是造就一代又一代无人格尊严、无人格独立的奴性十足的“忠臣”、“循吏”、“孝子”、“顺民”。这与现代化教育所追求的培养创造精神、张扬个性、塑造独立人格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与现代教育倡导的“个性”的自由与解放背道而驰。
2.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民本”但轻“民主”的遗风犹存,与现代教育的民主化格格不入。中国封建社会“民本”思想的核心是一种“臣民”思想。臣民不同于公民,他们作为一个君主统治下的臣民,并不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力,而仅仅承担君主政治所规定的种种强制性义务。现代教育要求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核心是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的组织管理、教育的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民主化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缺少民主的基因,集权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将影响并拖累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
3.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自由、平等、人权等现代社会及现代教育所需要的价值观念与精神特质。“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我们实施现代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人的权利得到实际肯定,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创造精神得到自由发展,人的主体性得到真正确立,这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标志。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教育往往对人的自我价值和权利持否定态度,进而否定人的自由,扼制人的主动创新精神,所培养的人总是表现出一种极强的自尊而缺乏独立自由的人格。传统教育在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上总是强调复制整齐划一的、无独立人格的一群人。这与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符,给中国教育现代化增加了更多的负担。
4.培育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现代科技态度与能力,拓展受过现代科技教育的人力资源,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与任务。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是人文精神厚实,科学精神薄弱,科学的理性精神始终受到抑制。历史上反科学、反科学家的悲剧一演再演。传统文化重视教育,但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的设置上却是重儒家经典,尚科举制度,轻科技理性。这正是中国在人类历史上曾一度出现“科技领先”的辉煌时期,但却长期处于科学落后的境况的主要原因。因此,不能不说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对现代教育的文化支撑力度,并直接影响教育转型时期张扬科学精神与科学能力的文化氛围的建构。
由此可见,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总要对旧的传统文化加以批判和否定。这种批判和否定并非抛弃传统中的一切东西,而是要加以鉴别、选择和改造,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改造成为现代化的教育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