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寿[1]
上海师范大学20年来有60000多名学生参与了爱心学校,担任爱心学校的校长和教员,近几年参与率达到学生数的80%以上。由于爱心学校种类很多,特色各异,包括高墙内的爱心学校、工读生爱心学校、家政女工爱心学校、网上爱心学校、助盲爱心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爱心学校、村妇计算机爱心学校,还有送至病榻边的爱心学校等,而且授课内容丰富,包括为孩子培养书画兴趣、为学生辅导功课、教授下岗工人再就业技术、为退休老人讲解养生保健知识等,这不仅使大学生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巩固、提升,而且开阔了大学生的社会视野,使大学生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大学生在课堂里不能获得的能力,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正是通过爱心学校的实践锻炼,为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社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促进了学生社团健康发展,而学生社团的有效展开,又拓展了大学生参与爱心学校的知识基础和服务能力。
一、爱心学校锻炼了大学生的多种能力,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社团发展构筑了人才基础
爱心学校不仅体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而且锻炼和培养了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也为学生社团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
(一)锻炼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爱心学校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都需要大学生亲自动手去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为了实现社会实践的目的,大学生们必须想办法解决实践中碰到的各类问题,这就必然锻炼和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提升了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知水平
大学生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现实的客观了解,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形成期,思想方法容易产生片面性,观察和思考问题有时会陷于偏激。通过爱心学校的各种活动,大学生在更大的社会视野中观察世界,认识自己,消除偏见,达到对社会、对自己、对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新认识,从而克服片面性,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为大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供了机会和途径
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融为一体,填补了大学生知识与能力之间的鸿沟,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挥,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师范生来说,爱心学校锻炼和培养了大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除了教学实习等途径外,爱心学校为师范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锻炼教学组织能力的环境。实践表明,参加爱心学校的大学生在教学组织能力、授课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参加工作后,进入角色快、教学能力强。
(四)培养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
大学生在爱心学校的实践活动中必须亲自负责一定的事务,而每项事务都将关系到整体的教学进程和效果,都和每个志愿者个人的努力息息相关,这就给了每个大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责任,人人都感觉得到自己的行为对整个集体的影响,以及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爱心学校招收的学员大多又是中小学生,大学生肩负了引导和培养他们正确价值观的重任。爱心学校的实践活动也促使大学生与社会进行有机对话与沟通,促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大学生素质全面提升。正是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的责任意识得到不断增强,合作精神得到不断提升。
正是具备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大学生,为学生社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20多年来,上海师范大学先后涌现出秋石印社、易衡书社、楼兰剧社、城市小组、支农调研社等一批精品优秀社团,截至2013年4月,学生社团数目已经发展到110个,全校约有6000余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约占全校总人数的31%,而近年来参与社团的学生几乎都参与过爱心学校,无论是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学艺术类、公益志愿服务类还是体育健身类等社团的成员,大都有过爱心学校的实践经历。特别是公益志愿服务类社团,可以说是爱心学校的直接延续和提升。该类社团组织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周末、课余时间走上社会,从事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社团成员不计报酬,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和善心等为他人及社会提供无偿的、非职业化的援助行为。包括街头宣传(宣传交通法规、环境保护等)、便民服务(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维护公共卫生等)、咨询服务(医疗咨询、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医疗服务(送医上门、宣传防病治病知识、计划生育知识、用药知识等),等等。并且这些社团活动,又进一步弘扬了爱心学校的宗旨。
二、学生社团提升了大学生参与爱心学校的知识基础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展了爱心学校的服务内容和发展空间
大学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大学学生社团文化,则是指大学生社团在长期的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大学生社团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社团文化的内容包括社团活动、社团形象、社团成员价值观、社团精神、社团品牌和文化产品等主要方面。社团活动是大学学生社团文化的动态表现与具体载体,是大学学生社团文化中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部分,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社团成员价值观是社团文化的核心,是社团活动实践中形成的大多数成员对社团活动、成员的社团行为和社团公众形象的树立等问题的总的看法,是社团具有凝聚力的根源。社团精神是社团在长期的活动中形成的信念和不懈追求,是社团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在活动中长期培养形成的,是社团的文化形式。社团文化产品是社团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物化形式。大学学生社团文化是一个由个体和组织、活动和理论、感悟和知识、实践和思想等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不断地与周边其他校园文化乃至社会大众文化进行着物质、行为、知识、文化、思想的交流,通过社团成员的变更、社团的特色改变、社团理念的传播、社团活动的展开、社团的不断发展使自身总是处于不息的运动之中,并通过自身的运动而不断调节社团文化内在的组成和结构,从而表现出一种自我调节的能力和进化能力,表现出主体性、工具性、时代性、活跃性、感染性、教育隐性等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专业素质、团队思想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产生着重要作用。
(一)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社团,其成员在加入社团后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和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其个人与社团联系的日渐紧密使个人与社团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对社团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起到了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相应的,这种优秀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观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思想方式与行为准则。社团文化的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不是通过硬性灌输,如规章、制度、条例、纪律等外部力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社团活动以及其形成的环境和氛围、成员之间的关系中实现的。由于活动选择的自主性、目标的指向性和行为的自觉性,没有感到来自外部的强制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对大学生心理品质、道德素养、文明行为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生社团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提供了重要载体,为学生提升专业知识素养、加强团队意识、增进社会认知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能力的核心在于创造性和适应性,学生社团因其相对松散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以及内部平等、自主的成员关系等使其具备不断更新、创新的特性。同时社团活动还成为成员们进行“头脑风暴”的场所。不同信息、创意间的相互碰撞,不同成员间的互动,使创新的动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对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社团作为一个自治组织,就如同一个小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的交流越频繁,对成员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就越充分;社团组织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活动越多,成员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对于培养社团成员的社会活动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生通过社团文化,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规范、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发展并与社会达成一种动态平衡与协调,促进自身的社会化。
(三)学生社团为大学生技能的拓展与提高提供了场所(www.daowen.com)
学生加入某一类社团,在发展自身兴趣爱好的同时,也使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锤炼和提高,使自己掌握了一技之长。专业性强的学生社团将会使社团成员在一定的专业氛围中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在社团活动中,社团成员往往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相互交流中既能够获得更高层次和水平的专业认知和理解,又为个人相关技能的拓展与提高打下较好的基础。
(四)学生社团完善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现有的高考模式下,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轻社会实践,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新,重技术教育、轻人文素质养成,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在大学生中表现还比较普遍。而“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毫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本能和创造潜力”[2]。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要求大学教育从教学内容、方式、手段、途径等方面进行改革,要加大人文学科的内容,增加实验和实践性环节,要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生活空间,让学生不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生社团正是迎合了这一要求,在内容、途径等方面形成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由于社团活动内容、形式等均来源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和组织,进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校内其他组织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课堂学习之外,学生参加某一个社团将对自身知识结构完善和知识面拓宽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学生可以在社团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身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社团成员往往来自不同专业,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交互作用将使社团成员知识结构更加完善、知识视野更加宽阔。
正是学生社团的重要育人功能,不仅提升了大学生参与爱心学校的知识基础和服务能力,而且进一步拓展了爱心学校的服务空间和发展空间,使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有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进一步促进爱心学校与学生社团的协同发展
爱心学校有着广泛的参与面,是第一课堂的必要延伸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为学生社团发展造就了宽广的人才基础。学生社团的参与面虽然没有爱心学校广泛,但它为爱心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了高质量的人才,使爱心学校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有了知识和人才基础。当前尤其要通过提升学生社团文化的育人价值,来培养爱心学校的优秀“校长”和骨干力量,进一步促进和提升爱心学校的发展。
(一)要通过社团活动提升大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性认识
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满足大学生娱乐、健身、交友、拓宽知识面和学习技能等的需要,但大学生对社团文化的认识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感性认知。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以个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的人的发展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因此,由人的共同体所组成的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个人要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发展,就必须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社会发展为实现个人发展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个人发展也是实践的,是个人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个人发展的实质,也就是个人在“社会”所提供的实践平台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与“社我”的统一。离开社会这一“实践平台”,个人永远不能实现“自我”的真正价值,获得“自我”的全面发展。学生社团为学生发展提供了“社会实践平台”,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是自身价值提升和人格完善的辩证过程,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5]。
(二)要进一步利用专业教师的作用促进社团文化功能的有效发挥
学生社团既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但也要充分发挥大学中专业教师的作用。由于学生对事物的辨析能力、自学能力还较弱,如果离开教师在方向、意识、方法等多方面的及时引导,他们就会学无所指,举止无措,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同时成功的社团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只有在专业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社团才能更好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因此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物色有专长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建设。在学生社团遇到各种各样困难或提出合理要求时,教师要做适当工作,协调其解决诸如活动场所、经费、活动方式等问题。在大学学生社团中,指导老师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上海师范大学在教务处、校团委的积极推动下,推动社团学分制,合并同类社团开设选修课程,确定社团课程性质为综合素质课程,聘请学分制社团指导教师,打造一二课堂协同育人,固化社团文化育人的效果,促进社团更规范、更科学的发展,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实践。但从更广的范围看,需要更多指导老师参与到社团的日常生活、活动中来,为社团作相应指导。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热心学生社团工作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现大学社团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要进一步发挥社团文化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中的功能和作用
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了政府管理中的重大难题,因此如何鼓励大学生创业,既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又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成了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社团的功能指明了方向,尤其对科技类社团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应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富有创新性的学生社团文化。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应根据2005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所指出的那样:“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把创新、创业、实干、开拓的精神贯穿在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中。近几年来,许多学生社团试着走出校园,在社会上开展活动的同时,也积极与一些社会企业联系,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优势,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同时得到企业的经费支持,使社团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发展。要特别鼓励一些科技类社团,要力争开发自己的科技成果,并且将自己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创业奠定技术和物质基础。
总之,要通过社团活动,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为爱心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核心人才和优秀带头人,使上海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成为既有“爱心”又具有传递“爱心”能力、能有效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1]黄福寿,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2]李培湘:《人的本质、素质、素质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4]同上书,第56页。
[5]同上书,第1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