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以社团为切入点探索实践育人新手段

以社团为切入点探索实践育人新手段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对社团特点的分析来看,社团对于促进实践育人有很多可以拓展和深挖的潜在作用,具体分析如下:第一,社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创新意识。而社团正是提供大学生探索兴趣的平台。

以社团为切入点探索实践育人新手段

苗华清[1]

一、问题的提出及当前的研究

大学的社团[2]或学生社团[3]对校园文化有何意义?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在少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肯定论:认为大学社团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有利于实践育人机制的发展,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认为社团具备育人功能[4],具有有效推进大学生社会化、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意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功能等隐性育人功能[5]。大多数的专家学者非常肯定社团在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否定论:也有少数人认为时下的大学社团鱼龙混杂,具有很大的行政色彩,没有多少文化含量,因而很难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很难达到育人的目的。综合各家之言,对于社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呼声很高,很多专家学者也在致力于研究社团作用扩大化的问题。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前者更多地是表达一种对大学社团有可能促进校园文化的期望,后一种观点表达了一种对目前大学社团难以实现育人目的的担心。

二、社团在育人方面的作用

大学不同于高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习的自主性。大学不再设置固定的教室给学生搞活动锻炼综合素质和提升能力,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也更加广阔。从对社团特点的分析来看,社团对于促进实践育人有很多可以拓展和深挖的潜在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社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创新意识。社团的最大特点就是成员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事物发展迅速,新时代的大学生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非常快。有相同兴趣的年轻人碰到一起更是可以迸发出更多新奇的思想花火。例如:喜欢音乐的同学中,有人喜欢古典,有人喜欢现代流行,有人喜欢传统的中国音乐,有人喜欢西方的爵士音乐。在音乐类社团中,有专业学习音乐的同学,也有来自不同专业的音乐“发烧友”。他们的思维碰撞,可以促进很多新的音乐形式的产生。

作为辅导员,笔者也曾在办公室接待过很多非音乐专业的兄弟院系同学,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很执著,也有很多独到见解,令笔者深深感动,也促使笔者在2010—2011学年度加快了组织筹办音乐类社团的脚步。尽管社团在起步之初还不是很成熟,但是看到那么多非艺术专业同学的踊跃报名,笔者深感欣慰,也对音乐类社团的发展充满希望。笔者的导师,著名教授王向明老师一直倡导“跳出本专业看专业”,这是有道理的,综合多种学科,借鉴多种研究方法可以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已经不是新鲜的现象,经过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跨学科发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创新方式。

而社团正是这样一个组织,打破原有专业的限制,让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可以一起研究自己喜爱的学科,同时又可以融入自己现有的学科背景,以更宽的视角、更大的动力投入新的创新学习过程中去。

第二,丰富的社团活动有利于营造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打破学生的专业限制,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促进学科间的流动与交流。大学之大在于其学科的包容性、知识的广博性。因此在大学,除了专业学习外,还有更多的课余文化生活可以丰富大学生们的经验、阅历。很多第二课堂的知识,给了大学生更多的震撼和启迪,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实践中体会书本之外的知识。

丰富的社团活动,可以让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加充实。例如:体育类社团在强化同学们强身健体的意识的同时,还因为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和社团管理人员可以让广大同学学习更加健康的锻炼技术;理工科的社团可以增加人文类同学的生活常识、提升他们理工科知识的素养;艺术类社团可以整体提升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鉴赏能力,净化心灵,启迪人生;传统文化类社团可以让所有参与的同学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强大魅力,对于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有了社团活动,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广大学生可以选择除了上网游戏、浏览网页等之外更多的活动。

上海师范大学开展了二十周年的爱心学校在某种形式上讲也可以看做学生社团。他们在街道社区、民工子弟学校、养老院等地开展爱心实践活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为了锻炼自己、奉献爱心,在相同的场地开展活动,促进了不同专业间的交流,提升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并提高了其实践能力。

第三,丰富的社团活动有利于广大大学生提升社交能力,促进身心健康。除了本学院、本专业的同学,还有多少同学熟识其他专业的同学呢?社团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有相同的兴趣或者因为有一项共同爱好,很多不同专业的同学因此汇聚到一个社团,于是,沟通因为有了共同的话题而变得简单、轻松、愉快。也许,本来有些同学还不是团委、学生会、团支部、班委等组织的骨干,可是在社团,他们也可以成为骨干,甚至有些同学也可以成为社团的创办人,把社团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而且,也可以轰轰烈烈。

总之,社团打破院系专业的区划,给予大学生更加广阔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更加能够体现和突出一种“本真”的文化—体现的是大学生业余生活的状态和喜好,打破了原有专业的限制。专业与爱好相比,前者将会构成大学生未来的事业,后者则与其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两者缺一不可。国家明确提出文化创新的时期,创新动力来源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而社团正是提供大学生探索兴趣的平台。

往往这些生活上的点滴会促使大学生形成美好的大学记忆,对于大学生爱校、荣校情结的产生和培养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开展校友工作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www.daowen.com)

简而言之,社团体现的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对于社团的工作需要重视和科学管理,以促进社团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关于现时期社团促进实践育人的思考

由于社团具有以上特点,并在校园文化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思路,遵循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并加以引导。

学生社团的发展,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社团的发展一定要遵循学生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公益发展。基于以上原则,社团发展的思路就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明确社团在校园中的文化作用,继承社团优良的文化传统,坚持社团促进实践育人的方面,从文化的角度对社团进行评估。新时期社团发展需要明确的指导部门,以保证其发展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不会误入歧途。同时,从文化角度对社团进行评估也要求主管部门必须是实践育人过程中的主导力量,从而保证社团的文化导向不偏离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国家的文化建设指导方针。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学生工作主要由学生工作部(处)和团委主抓。因此,社团的管理应该与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无论是创新发展、学风建设还是“卓越计划”的实施,大学生社团都可以提供平台,社团的根本目的也是一切为了学生利益。

第二,鼓励学生社团重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面向促进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全面提升人才的文化素养,并从文化创新入手,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

有较高艺术素养的同学在身体平衡协调性、思考问题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这也是笔者在工作中的体会和与众多专家学者交流后得出的一点体会。而培养和加强全体同学的艺术素养是与国家教育方针保持着高度一致,也是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重要表现。

第三,扩大文化类社团的特殊功能,加强文化类社团的建设和辐射作用。文化类社团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校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欠缺—没有语文课,古文课受众面不广但是粉丝众多现象。例如,我校的秋石印社一直是我校社团的品牌。传统文化社团的建设,对于爱国教育、爱校情节的培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增强各种文化的熏陶,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团,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团已经不容我们忽视,如何占领这个阵地,更好地促进实践育人,是需要深入思考的。仅以拙文希望能够引起共鸣。

【注释】

[1]苗华清,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团委书记。 “社团”一词的英文为“mass organizations”,其词源来自拉丁语的corpus(躯体)。这一词的意思原本与特定的商业公司概念无关,而是用作称呼任何经聚集而成的组织。原本这一词的用法代表中世纪欧洲对于整个社会的概念,认为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所组成,就如同人体是由各种不同功能的器官组成一般。在中国大陆,根据1998年10月25日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社会团体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成立社会团体必须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必须同时接受登记管理机关(民政)、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督;事实上,限制或者禁止政治性团体。字面含义上与国民政府之《人民团体法》定义的“人民团体”内涵基本相同,下列三类机构组织不属于社会团体:(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二)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团体;(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

[2]苗华清,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团委书记。 “社团”一词的英文为“mass organizations”,其词源来自拉丁语的corpus(躯体)。这一词的意思原本与特定的商业公司概念无关,而是用作称呼任何经聚集而成的组织。原本这一词的用法代表中世纪欧洲对于整个社会的概念,认为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所组成,就如同人体是由各种不同功能的器官组成一般。在中国大陆,根据1998年10月25日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社会团体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成立社会团体必须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必须同时接受登记管理机关(民政)、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督;事实上,限制或者禁止政治性团体。字面含义上与国民政府之《人民团体法》定义的“人民团体”内涵基本相同,下列三类机构组织不属于社会团体:(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二)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团体;(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

[3]学生社团的英文是students society。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4]孟庆恩:《高校学生社团及其教育功能的实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5]杨飞龙:《高校学生社团隐性育人功能刍议》,《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