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以爱心学校为载体的“高校—中小学”双向育人模式探析

以爱心学校为载体的“高校—中小学”双向育人模式探析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学校”内,高校学生与中小学生为了各自的理想奋斗努力,以面对面的方式沟通交流,在教学相长中共同成长,由此可见,以爱心学校为载体,探索“高校—中小学”双向育人模式意义深远。这些举措,使得爱心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中小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基地。

以爱心学校为载体的“高校—中小学”双向育人模式探析

陈立俊[1]、涂 皘[2]

一、背景介绍

据团中央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众多的德育载体中,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是“校园文化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分别占据48.4%和47.6%[3][3]。随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高校志愿者工作得以迅猛发展,逐步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

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4][4],要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些资源促成了志愿服务活动在大学校园里生根发芽。

目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高校校园里的一种文化现象,并成为大学生参与社区、地方和国家重大活动的常态化项目,志愿文化和志愿精神已经逐步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爱心学校源于上海师范大学的一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1994年暑假创办之初的劳模子女夏令营,到次年免费向社区开放的中小学生暑期学习班,发展到现今覆盖面广(办学点覆盖上海所有区县,延伸到全国18个省市)、参与度高(上海师大80%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受益者多(服务人数近18万人次)的社会实践品牌项目,爱心学校已经不仅仅是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的有效载体,更是促进高校学生与中小学生交流互动的场所。在这样的“学校”内,高校学生与中小学生为了各自的理想奋斗努力,以面对面的方式沟通交流,在教学相长中共同成长,由此可见,以爱心学校为载体,探索“高校—中小学”双向育人模式意义深远。

二、以爱心学校为载体的“高校—中小学”双向育人模式

(一)爱心学校有助于树立学生理想信念

中央文明委制定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以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的组织协调和强力推动下,志愿服务活动已经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成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的生长点,成为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有效途径,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5]

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停留在“两课”的灌输式教育上,停留在单一的教育形式、僵化的教育观念、单调的教育载体、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上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是可以内化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内化到志愿服务的过程当中。志愿服务中所体现出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映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微观反映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延伸与发展。

通过爱心学校这样的实践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体会志愿文化,将教育对象的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将空洞的理论付诸多彩的实践,有利于把学生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006年,爱心学校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两纲教育”写入了爱心教材;2008年,爱心学校又把教唱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诗作《正气歌》作为爱心学校的教学内容。这些举措,使得爱心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中小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基地。恰如一位学生所言:“志愿服务的熏陶能够提升个体的公民意识,养成公民精神,尤其是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二)爱心学校有助于构建学生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一次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来的概念。他认为,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6]

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构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而志愿文化在构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播、辐射志愿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中的共生性人格、引领大学生对先进文化的自觉认知和觉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7]

在大学生参与爱心学校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教育,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文化自觉意识,使他们对志愿文化深刻认识,使他们能够解释自己为什么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使他们对志愿精神的理解更为透彻,那么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自觉性才会越强,参与的时间才会越持久,育人工作的实效性才会得以提升。

对先进文化的自觉学习,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对有益文化的自觉继承与借鉴,对有价值文化的自觉运用,诸如此类的行动是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8]。从中小学生的视角出发,他们在受助过程中对志愿文化逐步认同,进而养成一种文化自觉,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反哺中实现了自我成长。

(三)爱心学校有助于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德育的本质是一种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为目的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方法。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学者提出,应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感恩教育的隐性课程;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提供感恩教育的实践舞台[9]。爱心学校正是为我们树立了这样的“隐性课程”和“实践舞台”的成功典范。

一方面,中小学生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的年龄段,在作为一名社会人的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能够接受爱心学校的长期“滋润”,潜移默化中可以养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意识。这也使得不少爱心学校的学员在考入大学后,主动加入爱心学校教员的行列,将这份爱传递、延续[10]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在参与爱心学校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不仅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更是将感恩认知、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的实际行动,实现了由知恩、感恩到施恩、报恩的道德升华,这样的教育效果单靠第一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的。

(四)爱心学校有助于实现学生青春梦想

共青团上海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号召广大青年,要勇挑重任、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投身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实践,在争当排头兵、先行者中,实现理想、成就人生,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在爱心学校,大学生在无偿付出的过程中感受到被他人和社会尊重、需要和认可,这些非物质回报能充实心灵、升华精神,实现自我价值和青春梦想。

一位曾经参加爱心学校的志愿者这样说道:“志愿者是需要收获的,只是需要的不是钱,而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爱心学校,我能够切身地感受到自己‘被人需要’,因此我觉得这份工作是有价值的。”

其实,大学生通过走出校园,还可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抗压抗逆的能力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心学校在思想观念、专业技能、社会交往、心理调适、跨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在帮助中小学生圆“求学梦”的同时,也圆了自己的青春梦想。(www.daowen.com)

三、思考与展望

爱心学校开展20年来的事实表明,作为第一课堂的必要延伸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以德育的角度展望未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将爱心学校这一育人载体有效推广?如何实现“高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无缝对接?

(一)如何将爱心学校这一育人载体有效推广

不少高校都有诸如爱心学校这样的育人载体。譬如:成立于2006年的复旦大学“爱心公益站”通过招募并组织义工一对一地上门进行义务家教活动。成立于1995年的华东师范大学义务家教志愿者服务队18年爱心风雨无阻,在2012年由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11]。但依旧有些高校的“义务家教”活动仍处于“散兵游勇”状态,尚未形成规模体系。这样的育人载体该如何有效全面推广呢?

部分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供借鉴。比如美国教育部门对每个学生做志愿者的时间都有明确要求—必须有60小时的社会志愿者工作记录;日本的部分学校甚至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校的正式课程,并开设有关志愿者活动知识的学科课目。笔者认为,随着高校完全学分制的推进和实施,高校可以仿效西方,前瞻性地把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育人载体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教学系统并给予相应学分,保障其有效推行。

对此,上海师范大学为我们做了很好的尝试。爱心学校作为学校为大学生开设的一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课程,要求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都要有到社区等地开办免费的爱心学校的经历。将该课程正式列作大学生的必修课,计为1个学分。然而,推行这样的举措,单靠共青团一家的努力是孤掌难鸣的,还需要高校教务部门、学工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只有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爱心学校这样的育人载体才能真正走进课堂,走近每个高校学生。

(二)如何实现“高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无缝对接

对高校团委来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育人目标;而对于中学来说,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才是最中心的工作,中学老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面对高校、中小学德育工作脱节的现象,如何依托爱心学校实现“高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无缝对接又是另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2013年5月,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高校对口中学团建促进行动”工作的通知》[12]。通知要求通过工作项目结构调整和工作资源优化配置,引导高等院校结对帮扶中学团建,促进中学团组织活力和团干部能力的显著提升,促进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巩固全团工作的基础和源头。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爱心学校这样的实践载体应该立足中学共青团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活动优势和阵地优势,向中学共青团输送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只有有的放矢,在团学共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创新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了良好的合作,针对中学共青团的需求“传经送宝”了,才能获取高校和中学对“促进行动”的支持,才能将“促进行动”转化为一次“育人行动”,进而实现“高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无缝对接,达到“双向育人,双向共赢”的良好局面。

【注释】

[1]陈立俊,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部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课题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第2期。

[2]涂皘,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3]陈立俊,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部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课题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第2期。

[4]涂皘,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5]中国文明网:《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

[6]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雁群出版社2010年版。

[7]王庆华:《志愿文化在大学生文化自觉构建中的价值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3期。

[8]郑永廷:《论高校文化发展与文化自觉》,《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期。

[9]李娜:《大学生感恩教育探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12期。

[10]《18年,绘就最美“爱心地图”—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的故事》,《光明日报》2012年5月13日。

[11]《华东师大志愿者服务队义务家教接力18年》,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n/ 2013/0123/c1053-20302454.html(阅读时间2013年1月23日)。

[12]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高校对口中学团建促进行动”工作的通知》,中青办发[2013]13号,2013年5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