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中的爱心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中的爱心学校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笔者所在学院在去年暑期举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三下乡”活动可谓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报名踊跃,培训认真,行程中吃苦耐劳,团结友爱。“三下乡”在给广大群众带去精神食粮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志愿者们上了最为生动的一课,其中的爱心学校便充分体现了这种自我教育的过程。对于一些积极要求上进的学生来说,没有参加本次的“三下乡”活动成为了他们的遗憾,志愿者的精神感染了他们,让他们有了下一次积极投身其中的强烈愿望。

上海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中的爱心学校

姚 萍[1]

所谓朋辈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充分发挥大学生伙伴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相互传授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及时进行思想、心理的交流和沟通,引导伙伴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伙伴的关爱,借以见贤思齐、激发上进,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教育方式[2][2]。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以此为契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而志愿服务中的爱心学校则成为大学生朋辈教育的理想平台。

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多重教育功能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于社会无疑具有巨大的服务补充功能,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充满服务社会的热情和满腔的豪情。以笔者所在学院在去年暑期举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三下乡”活动可谓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报名踊跃,培训认真,行程中吃苦耐劳,团结友爱。在服务乡村百姓的过程中,他们流汗流泪,被热情的观众、也被自己感动着。在此过程中,他们完成了一次人生历练的升华,一次灵魂的洗礼。“三下乡”在给广大群众带去精神食粮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志愿者们上了最为生动的一课,其中的爱心学校便充分体现了这种自我教育的过程。

(一)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本身的自我教育功能

对于“三下乡”活动中的志愿者来说,他们在刚开始报名的时候想到的可能只是单纯的服务社会,甚至有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于西部支教的浪漫情怀,第一次去的学生不会料想到在支教过程中也会面对艰难。当身临其境来到广西后,“三下乡”的志愿者们逐渐由兴奋转变为疲劳,然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团队中一名担任武术表演的同学由于天气炎热,演出服不透气,背后长满痱子,有时候没有舞台只有水泥地,他也从未降低过表演的水准,白天他还积极参与行李的搬运,志愿者们被他的精神感动着,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一些平时看上去很娇气的女生们也在感冒或者发热后坚持着,白天为集体洗衣做饭,晚上投入演出。更有一位体重两百多斤重的男生,在烈日下,坚持着走了三四个小时的山路。

每年的“三下乡”我们都会经历艰难险阻,在烈日下走三四个小时山路后到达一所名叫“念恩小学”的山里学校,我们将在那里开展爱心学校的教学。在那里教学时,找不到一根完整的粉笔,都是粉笔头。每当看到山里孩子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眼、听到孩子们一声声甜甜地叫着“哥哥、姐姐”时,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往往对自我的付出感到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同时也对身残志坚的阮文凭老师心生崇敬。在爱心学校的教学中,往往会发现平时学生们从未展现过的魅力,在讲台上他们投入、专注,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在实现着自我提升。

以上这些自我经历与爱心学校中收到的感悟都是在“三下乡”活动中志愿者们互相激励的原动力,通过观察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他们发现着对方身上的闪光点,被他人的事迹感染着、鞭策着,也促使了志愿者们想用更好的表现来回馈队友们付出的辛苦和努力,荣誉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团队精神由此激发,这样活生生的事例教育与理论灌输式的思政教育相比真的是事半功倍。

(二)大学生志愿者对于身边非志愿者学生的榜样作用

在志愿者返校后,常常会以寝室或者班级为单位开展志愿者经历的交流,没有参与志愿活动的学生往往会被志愿者的描述所吸引,并为他们所获得的荣誉和收获感到骄傲或者羡慕,在这些宣讲会和经验交流会上,爱心学校的教学经历往往是最好的事例,因为在爱心教学中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对于外面的世界和我们带去的艺术类教学的喜爱让志愿者们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力量和意义。对于一些积极要求上进的学生来说,没有参加本次的“三下乡”活动成为了他们的遗憾,志愿者的精神感染了他们,让他们有了下一次积极投身其中的强烈愿望。在接下去的一年中,这类学生往往会在各方面积极表现,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期来年可以顺利入选“三下乡”队伍,非志愿者队伍也有了属于他们的自我教育过程。

(三)大学生志愿者对于整个社会青年们的作用

在“三下乡”过程中,我们不仅教育了自己的学生,也为社会上与他们年龄相仿的青年们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大学生的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如今社会的志愿风向标,2010年世博会、201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如今我校的爱心学校也已经成立了20周年,足迹也已遍布世界的很多国家。大学生志愿者们处处展示着自己的风采,也带动了许多年轻人共同投身到这项服务社会的活动中来,朋辈教育的积极作用在此显露无遗。

二、以志愿者服务为载体的朋辈教育模式

在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为载体的朋辈教育模式中,如何做好后续的教育也不容忽视。以“三下乡”为例,学校和学院都从多方面进行了朋辈教育的探索,并形成一系列保障机制,以期更好地扶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令朋辈教育能够真正做到有平台,可持续发展

(一)志愿者的亲身经历宣讲

“三下乡”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多方面材料,通过照片、视频、文字对志愿者服务过程进行了全方位记录,并且制作了纪录片。返校后,在学院以及学校的范围内进行了巡回演讲,志愿者同学们图文并茂的描述加上感人至深的纪录片令很多在场的同学热泪盈眶。近年来每逢在大一新生中宣讲,都会有一整个班级的同学在演讲结束后全班留下申请参加来年的“三下乡”活动。同学们被演讲者打动了,他们认为让自己的学长来进行宣讲效果非常好。朋辈教育的感染力十分巨大,他们是一群年龄相仿的大学生,更容易被自己的同龄人的勇气、爱心和坚强深深感动。特别是其中爱心学校的教学经历,让同学们更加感受到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以及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当自己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方能换位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给老师带来的影响。这段“三下乡”中的爱心学校经历对于教育学生如何尊重教育、尊重教师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对优秀志愿者的表彰激励

在“三下乡”过程中,两位同学由于表现出色在志愿者工作一线入党,对于党员同学来说这是一种鞭策,对于非党员同学来说这是榜样。朋辈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扩大,大学生们不再以那些离自己生活很远的电影上的英雄为榜样,而是以自己身边最亲近的同学为榜样,他们更加真实,更加有说服力。非党员同学中的入党积极分子也因此而感到了前进的动力。

返校后,学校以及学院及时给予了“三下乡”志愿者们以鼓励和表彰,对于特别优秀的志愿者给予了校级荣誉。在这样的政策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同学希望能投身到这个光荣的团队,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奖,但是他们愿意成为这个光荣的集体中的一分子。(www.daowen.com)

那些在爱心教学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也在这些表彰与激励中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和兴趣所在,当中有不少学生都在毕业后选择了考研、支教或者从事教师行业,而他们的选择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弟学妹,从而使低年级学生在自身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以及毕业后就业去向都有了比较明确的奋斗目标。

(三)“传、帮、带”的志愿精神传承

一次志愿活动成熟了一批志愿者,他们留下了热情,带回了经验,通过一批又一批新老志愿者的交替,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生生不息。去年的“三下乡”活动已经结束了半年,转眼今年的“三下乡”活动又将到来,不少志愿参与今年“三下乡”志愿活动的学生们已经早早地摸清了广西的情况,志愿者需要具备的技能,去那里需要注意的事项。负责制作短片的同学们也开始物色低年级专业水平较高的同学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不同年级的学生们因为这个活动熟悉了,有了共同语言和目标,业余生活有了充满正能量的话题,从而对提高班风、学风的角度来看都非常有益,而这都是通过志愿者们“传、帮、带”的志愿精神传承实现的,朋辈教育的功能性又有所扩充。

今年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我院2012级的大一学生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有一位南京的学生,从军训时参加“三下乡”宣讲活动他就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热情,终于在暑假期间他如愿通过面试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在结束了广西之行后,他又放弃了回家的机会,积极投身到了浦东的爱心学校教学中。这样的学生每年都会涌现一批,因为学长的感人经历他们投身其中,而后又通过他们的经历在下一次新生军训宣讲中感染新入校的大学生,爱心就这样一代一代传递了下去。

三、大学生志愿者的朋辈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

朋辈教育于社会实践而言,也不能完全忽略可能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朋辈教育尽管益处良多,但毕竟是同龄人的交往,满怀豪情,可能过分夸大志愿者活动所能获得的利益,避开志愿者活动可能具有的隐患。同时大学生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时难免有所分歧,朋辈教育者没有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可能会在教育方法上有所欠缺。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大学生之间的朋辈教育也未必都是好的结果。例如有些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不纯,只是为了在综合素质测试评分中能够评优评奖,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比较强。有些志愿者活动技术含量低,与专业结合度不高,没有创新意识。还有一些志愿者服务则缺乏一定的科学管理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每年都是“报名了叫我”,结业后散伙的状态。面对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的学校对大学生的朋辈教育开展一定的指导,尤其是对朋辈教育的负责学生做好支持、鼓励与监督。

四、大学生朋辈教育的未来展望

大学生朋辈教育已经逐步在实践中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面对高校的扩招,辅导员们也面临着所带班级学生多,思想政治工作难做的局面,及时组织一支朋辈教育团队,以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势在必行

(一)建立专业朋辈教育团队

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为例,高校中的各类学生组织都可以成立朋辈教育团队,类似社团或者园区中的党支部或者团支部。学生组织的负责人或者指导教师可以物色选拔各方面能够起到表率作用的学生作为朋辈教育团队的负责人。目前在大学生中非常受欢迎的“朋辈辅导员”在一些高校已经应运而生,他们是学生中的一员,他们受过专业的培训,学生更愿意与他们交流。在我们的爱心学校中,爱心学校的校长往往就担任了“朋辈辅导员”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爱心学校里小朋友们的小老师,也是爱心教员们的团队负责人,通过他们身体力行的带头作用,爱心教员们能够感受到爱心学校的志愿者团队是一个平等有序的团队,大家都愿意为爱心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效果往往比老师下达指令性的教学计划要好得多。

(二)开展朋辈教育团队培训

朋辈教育的团队培训目前常见的有寝室长培训、心理委员培训等,为了更好地开展爱心学校的志愿者教学和管理,还有针对寒暑假社会实践的爱心学校校长培训。今后我们可以针对学生需求量大的问题举行更多的朋辈教育系列培训,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做到朋辈教育,也能做到朋辈监督。例如我们可以组织爱心学校的志愿者们开展爱心课堂的说课比赛、模拟教学,非师范类学生邀请师范类学生开展师范生技能的培训或讲座,使朋辈教育能有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空间。

(三)更多形式开展朋辈教育

在“三下乡”结束后,我们的志愿者进行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宣讲,作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我们还精心编排了反映“三下乡”感人故事的小品,充分结合了专业、丰富了朋辈教育的形式,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充满真情实感,真实的体验来自真实的生活,没有丝毫的虚伪做作,观看的学生们无不为其中的感人情节潸然泪下。

我校今年恰逢爱心学校成立20周年,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纪念活动,例如爱心学校征文、爱心学校校长和教员寄语征集、爱心学校实物展等,通过以往爱心学校的学长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以及教学实物令同学们对爱心学校的存在价值及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也是朋辈教育新的探索模式。今后,大学生朋辈教育的形式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真正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助助人。

【注释】

[1]姚萍,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团委书记。 姚斌、刘茹:《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08年第9期。

[2]姚萍,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团委书记。 姚斌、刘茹:《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08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