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爱心学校课程设置对当前社会教育的完善

爱心学校课程设置对当前社会教育的完善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原本已有的社会教育形式和机构已无法满足如此巨大的需求量,另一方面对于部分特殊群体,昂贵的社会教育费用是他们无法承担的,因此爱心学校的开办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前社会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创办爱心学校创新了单一的社会教育举办形式,将高校与社会基层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综上所述,爱心学校的创办对于社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爱心学校课程设置对当前社会教育的完善

紫薇[1]

爱心学校源于上海师范大学的一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1994年暑假创办之初,它只是校团委在上海师大校园内举办的一个劳模子女夏令营。1995年,上海地区就出现了10个类似的中小学生暑期学习班,它免费向社区开放,成为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假期的场所,这一年它被正式命名为“爱心学校”。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发展的背后,体现的是对时代变迁中公民对于社会教育的需求剧增的敏锐把握。一方面原本已有的社会教育形式和机构已无法满足如此巨大的需求量,另一方面对于部分特殊群体,昂贵的社会教育费用是他们无法承担的,因此爱心学校的开办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前社会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一、社会教育的概念和功能

广义的社会教育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的社会教育则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现代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2]。事实上,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职能就是通过社会教育来实现的。

现代学校教育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青少年一代的成长也迫切需要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社会要求青少年扩大社会交往,充分发展其兴趣、爱好和个性,广泛培养其特殊才能,因此,社会教育对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社会教育日益发展,尽管目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越来越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3]

二、当前社会教育的现状

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协调社会教育力量可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能将分散的、自发的社会影响纳入正轨。社会教育的好坏依赖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建设程度和整个社会教育大气候的形成,这需要全社会较长时间的努力。

目前社会教育的现状是服务对象急剧扩大,社会教育的内容日益丰富,从单纯专业知识技能向多领域、多学科,社会教育的机构也从主要由正规成人教育机构转向全社会参与,休闲时间的增加以及人们了解社会、学习知识的需求增加对社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爱心学校的创办对于完善社会教育的意义

在中国,社会教育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文化馆、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广播电台、电视台,社会教育的举办形式主要分为社会举办型和学校举办型。创办爱心学校创新了单一的社会教育举办形式,将高校与社会基层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创办于1994年,是师大学子利用假期将所学知识奉献社会,同时提升自身素质的一种志愿者活动形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爱心学校形成了以下这些鲜明特点:第一,种类多样。爱心学校接收的学员从社区中的中小学生到企业职工子女、山区乡村的留守儿童,从社会弱势群体、到社会功臣、离退休老干部到外国友人等。第二,内容丰富。爱心学校注重办学理念的创新,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宣传、外语、计算机学习、人文科普知识普及、艺术文体活动等。同时提倡与时代发展同步,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学习形式,例如在世博期间开设世博礼仪、世博英语课程。第三,覆盖面广。爱心学校除了遍布上海市各区县及部分省市外,还实现了学员年龄跨度的全覆盖,从4岁的学龄前儿童到106岁老人,都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第四,形式灵活。有部分爱心学校实现了场所固定,学员呈流动性,如利用社区健身中心、肯德基门店等建立了流动的爱心学校。第五,坚持公益。爱心学校自开办以来一直坚持其公益无偿的原则,除了接受场地、材料等方面的资助,不向学员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

从以上五个鲜明的特点可以发现,爱心学校发挥了社会教育的几大作用:第一,直接面向全社会,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天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第二,不仅面对青少年,还面对社会成年和老年群体。这不仅满足了更多年龄层群体的学习需求,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第三,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很少受地位、年龄、资历的限制,很好地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第四,实现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同步,更有利于人的个性需要和全面发展。综上所述,爱心学校的创办对于社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四、我校爱心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量身订制,因地制宜

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老年群体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些兴趣和爱好若能得到培养,就能表现出某一方面的才能,这不仅会让青少年得以更加个性化的发展,也会让成年、老年群体找到归属感和满足感。相对而言,学校教育很难满足同一班级中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学生的特定需要,爱心学校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爱心学校的教员根据自身优势设置课程,可以满足不同学员群体的爱好和需求,然后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使学员在自己所爱好的活动中施展才华、发展自我、快乐生活,由此也凸显出爱心学校课程的设置是量身订制的。

爱心学校常被很多人称为“没有围墙”的学校,它的课程设置往往表现出“三大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室内与室外相结合”。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生活背景的学员,课程还需要做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同时也会因为每所爱心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同样的课程会有不同的上法,因而展现出不同的风格。

(二)突出优势,以教促学(www.daowen.com)

如果把创办的每所爱心学校比作一个个铁打的营盘,那么其中的教员和学员就好似流水的兵。每期爱心学校开班都会迎来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教员,这就是爱心学校这么多年来依然勃勃生机的奥秘。正因为每所爱心学校都吸纳了具有不同专业优势的教员,所以才能开设出如此种类繁多、内容充实而又特色鲜明的课程,一些紧紧把握时代特点而又个性十足的课程更是外面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中找寻不到的。之所以这些爱心学校的特色课程可以开设得如此有底气,也是因为有高校丰富的专业资源和人才资源作保障,才能生生不息。

爱心学校的教员们都是在校大学生,一路走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学生”这个身份,第一次当“老师”对其中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种体验的宝贵之处不仅在于新经验的累积,更在于通过体验“教学”为这些教员打开了一扇扇“学习之窗”,如果不想做“晃荡的半桶水”就要做好学无止境的准备,将自己更加全身心地投入今后的学习钻研中去。

爱心学校向教员们展示了什么是以兴趣为主线,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优化课堂教学,以及如何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一个个有待思考的命题,这段教员经历是以反思为手段,不断促进教员的个人成长。

(三)融入生活,重视拓展

爱心学校的许多课程都没有预设的教材,内容来源生活,面向生活,最后也回归于生活。教员除了要认真上好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寻找素材、构思教学环节、准备相应的教具等,投入的工作量是很大的。要做一名好的爱心学校教员就必须时时刻刻做有心人,关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留意周围的人和事物,一方面让学员可以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将课堂中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点缀生活、充实生活,为我们美好的生活服务

爱心学校的课程设置就是要打破学校教育的门槛,加强学习视野和空间的拓展、延伸,将跨学科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整合、利用。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善于挖掘这本“教材”,利用学员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加强与学校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五、以上海师大美术学院爱心学校开设传统艺术普及类课程为例

上海师大美术学院爱心学校不仅在数量上保持平均每年1所的递增速度—从1998年暑期的1所发展至2012年暑期的16所,而且在爱心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动足了脑筋,从早期与其他学院开办的爱心学校在课程上有众多雷同,发展至目前注重挖掘学院专业优势资源,课程设置上凸显传统艺术特色,开设了诸如传统剪纸、泥塑、京剧脸谱制作、书法扎染风筝制作、皮影制作与表演等一系列传统艺术普及类的课程,并且每所爱心学校都是各有侧重,别具特色,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因此爱心学校里不仅有青少年学员还有不少中老年学员,都想体验这些外面花钱也学不到的课程。

以2012年暑期学院与康健社区学校合办的爱心学校为例,在正式开班前爱心学校的新任校长与康健社区学校就暑期爱心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充分沟通。得知社区学校拥有一批会皮影制作和表演的人才,他们想以社区的青少年人群为基础成立一支皮影队,既可以达到保护和传承中国民间传统技艺的目的,又可以丰富社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一举两得,但苦于原有的人才资源几乎全部是由年龄在65—70岁的老人组成,他们虽然积累了不少皮影制作和表演的经验,但无论是从体力还是对于传统皮影表演内容的创新方面都无法满足向当代青少年进行传授和教学的需要。为此,学院负责此所爱心学校的学生负责人想到了发挥专业所长,招募学院热爱民间美术的学生担任教员,由社区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从旁指导,由学生教员亲自完成皮影剧本创作、角色和布景设置以及皮影制作等关键环节,再将这些关键步骤形成教案后,这个以皮影为主题特色内容的爱心学校就正式开班了,该班吸引了社区中不少年龄在5—16岁的青少年朋友报名学习,在开班的一个月里,学员们在各位教员和老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尝试分工完成了各角色皮影的制作以及整部皮影戏的排演,并最终在之后的九九重阳节时成功地为康健社区的老人们进行了表演,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值得一提的是,爱心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不仅充满了欢笑,学生教员们也受益匪浅,他们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完成了从皮影学习者到皮影传授者的蜕变,这样的变化是巨大的,更加折射出爱心学校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并且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文明古国,也正是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我国发达的手工制造业,加之我国地缘辽阔,不同的文化造就了各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在这漫漫历史长河的过程中,尤其以民间为主要群体,民间美术便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无论大人小孩对电子产品运用自如,而对传统手工艺知之甚少,再加上学校教育因学业压力更是无暇顾及这一方面的普及和培养,众多传统艺术无人问津,逐渐落寞。如今我们利用爱心学校这样一个平台,既向更多的人呈现了精彩纷呈的传统艺术世界,让更多在城市钢筋水泥中长大的孩子了解这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为我们这座城市的公民艺术教育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艺术教育本应该由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承担,但由于艺术普及教育未在现行教育体制中占有重要一席,因此并不能达成提升公民整体素质这一目标。既然一方力薄,那社会教育当然要尽可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鉴于经费、场地、设施等多方面的限制,开办爱心学校并设置相关的艺术类课程无疑是对社会教育形式和内容的一种完善。

上海师大美术学院爱心学校开设传统艺术普及类课程不仅是为了向更多人传授传统艺术的基础技能,更重要的是传播美学思想,提升审美能力,同时搭建起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平台,借助艺术的形式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为切实提升公民素质尽绵薄之力。

【注释】

[1]高紫薇,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团委书记百度百科:“社会教育”,http://baike.baidu.com/view/295908.htm。

[2]高紫薇,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团委书记。 百度百科:“社会教育”,http://baike.baidu.com/view/295908.htm。

[3]百度百科:“社会教育”,http://baike.baidu.com/view/295908.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