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青年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

青年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年志愿服务与高校实践育人,其适用群体都是青年学生,两者几乎完全重合。(四)爱心学校是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现实典范爱心学校的办校理念是“三心”:献大学生一份爱心、给孩子和弱势群体一份关心、唤社会一份热心。上海师范大学的成功经验,雄辩般证明:依托青年志愿服务打造出的爱心学校品牌是落实推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极佳途经。

青年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

李泱泱[1]

1994年春节前后,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新春热心行动开始,形成了以“一助一”为主要方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拉开了上海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序幕,就在当年,上海师范大学在校内举办了一个劳模子女夏令营活动,从此开启了爱心学校的志愿服务模式。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创立的爱心学校是上海师范大学在构建高校实践育人新模式的成功尝试。同时,通过举办爱心学校献爱心参与公益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也给青年志愿服务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如今20年过去了,上海青年志愿者行动经历了初具规模、蓬勃发展以及后世博的转型发展三个时期的考验并赢得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同;爱心课堂也已经不再是上海师范大学的社会实践品牌,更是上海城市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发挥青年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让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在爱心课堂里共同成长,使青年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显得尤为重要。

一、青年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

(一)新时期青年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者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这种崇高性集中体现在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所凝结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基于道德和良知的不图回报的精神,一种自觉自愿奉献社会的精神。这种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力弘扬这种精神,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有利于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内外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培养公民意识,向全社会传扬青年志愿者精神,使学生争当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统一的践行者。

(二)实践育人理念的深刻内涵

实践育人就是基于实践的观点而形成的育人理念,是指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课外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热情和兴趣,开展与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促进他们形成高尚品格、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型育人方式。

任何实践都是人的社会实践。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属性是教育的内在属性。实践育人理念不是不要理论教育,片面强调实践教育;也不是忽视学校教育,片面强调社会教育。而是要兼顾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兼顾校内的实践教育和校外的实践教育。

(三)青年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之功效

实践育人其实质就是让青年投身社会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如何调动大学生有效参与,仅靠传统的手段已经很难发挥作用。志愿服务恰恰尊重了人的主体地位,特别能够顺应青年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创新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有序参与社会服务的活动载体,为青年搭建了参与社会建设、实现自身价值的开放式平台。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正是基于爱心奉献、热心公益、友爱互助、共同进步的志愿精神而得以成长、壮大、发展。

青年志愿服务与高校实践育人,其适用群体都是青年学生,两者几乎完全重合。同时,思想理念、行为方式、平台构建、目标方向诸多方面均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爱心学校是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现实典范

爱心学校的办校理念是“三心”:献大学生一份爱心、给孩子和弱势群体一份关心、唤社会一份热心。爱心学校的开办使更多的大学生通过参与青年志愿服务学会了分享,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奉献,学会了包容。上海师范大学的成功经验,雄辩般证明:依托青年志愿服务打造出的爱心学校品牌是落实推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极佳途经。

二、服务对象收获关怀和爱心

爱心学校实施20年来,在“三心”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一直坚持从服务对象所需出发,合理利用上海师大自身教师和教学资源,不断拓展授课范围配合灵活的授课形式,探索出了一条将志愿服务与学校实践育人相结合的成功途径。服务对象家长也写来感谢信:“爱心学校让陌生的人亲近起来,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希望爱心学校永远办下去。”

(一)夯实基础知识,完备知识体系

爱心学校发挥上海师范大学的丰富教师资源优势,在主科教学、辅导上采取灵活的授课形式、突破地域的限制、丰富有趣的课程设置充分激发出服务对象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简单、快乐的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年寒暑假,上海师大均要成立百余所爱心学校,高墙内的爱心学校、工读生爱心学校、家政女工爱心学校、网上爱心学校、助盲爱心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爱心学校、村妇计算机爱心学校,还有送至病榻边的爱心学校。它授课形式灵活:有的为孩子培养书画兴趣、有的为学生辅导功课、有的教授下岗工人再就业技术,还有的为退休老人讲解养生保健知识。

志愿者小谢向我们介绍了爱心学校的美育课堂,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开设的课程多元而丰富,如舞蹈排练、情景剧排练、创意绘画、电影赏析等。同时融合智育、劳育元素打造系列课程,如在“小小建筑师”的课堂,学员们首先分组搭建3D木质拼图,而后自行设计美化方案,进行上色和装饰后与全班进行分享,学员们收获颇丰,在提升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在爱心学校中,有了志愿者的课业辅导,孩子们能够将课堂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查漏补缺,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功底,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成长做好准备;在志愿者的亲情陪护中,丰富的课外活动不断完善着孩子们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做好准备。

(二)规范行为意识,更好融入城市

爱心学校以“三心”为办学理念,通过组织服务对象亲身参与如:到部队过军营一日生活,到岗亭慰问交通警察,为敬老院老人做好事、到社区宣传“十八大”精神和“七不规范”等的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对象能够面对面的感受志愿者的一言一行,从而潜移默化的在模仿中规范自我行为。

沪语学堂是城市融入的典型课程,志愿者通过沪语教学,帮助学员们克服语言不通造成的交际困难,促进对上海文化和社会的理解。志愿者围绕沪语教学,开发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社会群体开设相匹配的课程。面对活泼好动的来沪青少年,志愿者教授俚语和从祖辈那里流传下来的顺口溜,配以形象的动作让沪语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而对于已踏入社会岗位的青年,他们则以沪语的常用语为教学重点,并结合各自的实际岗位融入专业用语讲课,减少了他们在日后与同事沟通中的语言障碍。(www.daowen.com)

这样的良性互动能够满足来沪外地服务对象作为新上海人的城市归属感与自我认同感,培养他们城市主人翁意识,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更好的融入城市。

(三)感受城市志愿文化,反哺再助他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大潮已经涌动了30多年。随着人口迁移规模不断扩大,“家庭式”流动比例不断上升,随同父母一起迁移的流动人口子女日益增多。在上海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使得外来农民工子女有机会逐渐融入上海本地社会文化,感受志愿热情,使这些“小候鸟”身心健康成长并梦想成为“大鸟”后也可以帮助“小候鸟”。实现助人与自助的良性循环,营造快乐志愿、随手公益的城市志愿文化。

爱心学校把爱心洒播到孩子们的心灵,当孩子们长大,他们也加入了传递爱心的行列。1999年担任爱心学校教员的杨赟在1995—1998年就是爱心学校的志愿者。高中三年,杨赟听说社区来了一些大学生做义务教育,就志愿帮忙:写会标、组织会场当“兼职”小老师……看到大学生哥哥姐姐对爱心学校的投入和热诚,他在报考大学的志愿书上坚定写下了“上海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

三、志愿者在爱心学校里得到培训和提升

上海师范大学是教师的摇篮,今天的学生即为明天的老师。爱心学校为他们铺设了一条从学校通向职业生涯的金光大道

(一)立足教师储备,提升专业技能

爱心学校让在校大学生做老师、任校长,目标和方向非常明确:就是要让每个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爱心学校架起了师范学生走向教师的桥梁,爱心学校让每位大学生提前体验到“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一名优秀的教师则是一位综合素质较高的集成者,成功的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应该是:饱满的教学热情、娴熟的专业知识、有活力的教学、良好的态度……而这些素质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爱心学校给了这些未来老师的许多“第一”:第一次踏上讲台;第一次听到整齐的“老师好”;第一次的“紧张又兴奋”,甚至于第一次的尴尬;第一次的“不得已”,而更多的是第一次的“成就感”和第一次的“满足感”。正是这些第一次,让这些未来的老师们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在将来走向社会、走进课堂,便不再陌生、不再忐忑。

曾经的爱心学校教员龚婷婷以“第一次上课,一场虚惊”为题,记录下了她“生平第一次教书,既兴奋又不安”的心情:“由于自己粗心差点搞砸了第一天的教学,作为一名大学生真是很惭愧。”也就是第一次做老师的实践,她感触很深:“几十天的努力没有白费,许多宝贵的社会经验是我们在校内无法学到的,只有到社会上亲自实践,才能学到。这些社会经验能使我更加清楚地看清自我,用更全面、更正确、更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为我将来走上社会打工好基础,做好铺垫”。

(二)培育奉献精神,增强人文情怀

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20年里,学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爱心学校的老师也是一茬接着一茬,但爱心学校越办越多、越办越火。这一以贯之的不变因素就是永恒的爱心和学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扩大和日益弘扬的则是充满热情和真情的无私奉献精神。大学生在爱心学校里志愿服务社会,不仅激发了他们向社会奉献爱心的热情,更教会了他们如何成为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有志青年。笔者认为,爱心学校的可贵之处,还远不在于此。爱心学校的创举是通过培育奉献精神,并结合培养合格教师的实践,让未来的教师成为一名具有丰富人文情怀的人民教师。

生活中,一个人只有具备真正的人文情怀,他才可能具有魅力,同样,只有具备人文情怀的教师,才是有魅力的教师。爱心学校的老师们,无论其经历之不同、所教内容之有别、任教环境之优劣,每个人对其服务对象报以深情和对工作成就的认同是一致的,他们所受到的社会赞许是一致的,而这些都源自于每位未来老师的爱心和热心。

(三)了解社情民意,感触社会脉搏

把爱心学校办进社区、办入社会,大学生们在爱心学校任教锻炼。一方面,体现了学以致用,为大学生接触社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帮助他们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将来就业;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爱心学校从教,同时也是在社会、社区工作,发挥专业优势和知识优势,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尤其是义务从事帮扶弱势群体,为社会增加了新鲜血液。从这一层面上看,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显然是一种创新实践育人、推动社会和谐的双赢之举。

所有的爱心学校都紧密依托社区而建,办学点一般设在社区活动室或当地中小学校。爱心学校的成就在于:一是不断创新,在课题和项目上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和热点,特别是将爱心学校的品牌打造成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青年志愿项目,激发了青年学生的极大热情。二是注意引导,提升青年学生的适应能力。大学生走进社会办学校,带去了先进的知识与技能,有利于推动社区发展,但大学生相对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善于在工作中磨炼自己,在与社会、服务对象打交道过程中,学会怎样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三是注重实效,从社会层面看,老百姓的事,就是国家大事。关注和接触社情民意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关注国家大事。由此,爱心学校的未来老师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一件件生动的场面,感知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现状。深刻感受他们即将踏入的社会,为更好的融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四)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增长才干

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加强自身多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走上社会的时候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爱心学校没有了课堂教学的太多束缚,足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爱心学校任教能让学生严格地自我约束,培养自律能力;通过爱心学校深入社会,依靠自己的力量主动去获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爱心学校任教靠自己的劳动而工作,增强学生自立能力;在讲台上展示发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中,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让学生做爱心学校的校长,有利于提升组织协调能力。

曾经的爱心学校校长梁艳体验着“从刚开始不被别人信任,举步维艰,到最后居委会主动前来联络,希望我们将爱心学校继续办下去;从刚开始招生名单上学员人数寥寥无几,到后期许多居民慕名而来,教室里‘人满为患’。走过风雨的7月,我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团结。脱去稚嫩的外表,显出一颗日渐成熟的心”。

衷心祝愿爱心学校越办越火、青年志愿事业更加兴旺!

【注释】

[1]李泱泱,共青团上海市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